人教版历史选修3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内容摘要:
的力量,对日作战,美国拥有军事优势 …… 而这是根本的。 —— H•米歇尔 《 第二次世界大战 》 下册 材料二 8月 6日,美国以第一颗原子弹投到日本海军基地 —— 广岛, …… 事后调查该市死伤总数,死者计 6万人,伤 10万余人,而伤者亦大多数无法治疗。 —— 《 日本拒绝乞降受降目击记 》 美国海军力量的优势;苏联的参战;美国对日本的综合优势 回答:①在关于日本战败的原因分析方面,有哪些主要的论点。 ②你如何评价原子弹在对日作战中的作用。 ③你对日本人民遭受原子弹轰炸的悲剧如何认识。 ④西方人士在分析日本战败原因方面是否客观公正 ? 为什么 ? 原子弹不是战胜日本的决定因素,但起了加速日本投降和减少人员伤亡的作用 许多日本人是原子弹的受害者,造成这一悲剧的元凶是日本法西斯集团,美国政府也负有一定的责任。 不完全公正。 因为他们忽略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巨大作用。 日本法西斯的投降 美国海军力量的优势;苏联的参战;美国对日本的综合优势 材料三 日军兵力分布情况 太平洋战争爆发时 1942年 日本投降时中国战场 35个师团 太平洋战场10个师团 东南亚战场 7个师团 中国战场 37个师团 太平洋、印度洋战场 15个师团 中国战场(不含东北) 111万多人 东南亚、太平洋战场不到 109万人 —— 杨小彬 《 中国抗战与第二次世界大战 》 材料四 罗斯福总统说:“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他们可以毫不费力地把这些地方打下来,并且可以一直冲向中东 …… 和德国配合起来,举行一个大规模的夹攻,在近东会师,把俄国完全隔离起来,吞并埃及,切断通过地中海的一切交通线。 ” 日本法西斯的投降 ⑤ 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说明中国战场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作用。 ( 1)中国战场是反法西斯战争中开始最早,持续时间最长,结束最晚的。 ( 2)牵制日本法西斯的主力,有力配合其他战场的作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 3)做出巨大民族牺牲。 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巨大的贡献。 法西斯国家的投降 意大利的投降:1943年 9月 —— 法西斯轴心国集团开始瓦解 德国的投降: 1945年 5月 —— 欧洲战事结束 日本的投降:1945年 9月。 —— 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结束 结合下列材料说明二战取得胜利的原因 中华民族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为人类文明进步事业作出了彪炳千古的历史贡献。 苏联卫国战争给德国法西斯以毁灭性的打击,并同盟军一起夺得反法西斯战争欧洲战场的胜利;美英盟军在太平洋战场的反攻 都是对中国抗日战争的巨大支持和宝贵援助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正义战争,它给全人类留下的历史启迪也最为珍贵。 —— 江泽民 战争的正义性。 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战争遭到了包括本国反战力量在内的世界人民的强烈反对。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及同盟国之间的密切配合,对迅速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同盟国的经济力量对轴心国形成压倒性优势 世界各国人民的浴血奋战。 人民是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力量。 政治上相互协调,经济上互相支援,军事上互相配合。 盟国之间的相互。人教版历史选修3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
相关推荐
用指南》和 GB/T 280012020 idt OHSAS 18001:2020《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要求》建立、实施并有效保持本公司的质量 /环境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用以证实本企业有能力稳定的提供满足顾客和适用 的法规要求的产品,并通过持续改进和预防不合格的过程,自我完善,追求卓越,从而达到顾客满意;使公司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制度的完善、有效
地、逃避赋税之人最激烈反对的是: A、均输法 B、市易法 C、方田均税法 D、青苗法 北宋前期统治者认为“富室连田阡陌,为国守财尔。 缓急盗贼窃发,边境扰动,兼并之财,乐于输纳,皆我之物。 ”这表明北宋政府 : A、大力抑制土地兼并 B、纵容土地兼并以便于筹集军费 C、准备搜刮百姓以抗辽 D、减轻人民负担,限制大地主特权 王安石变法所触及的主要矛盾是 : A、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B
如何去 做。 知识 能力 意识 由谁来做。 检验 监视 确认 绩效指标。 用何资源。 如何去 做。 准则 方法 测量 设施 设备 环境 针对顾客需求和期望的领导作用与承诺 针对顾客需求和期望的领导作用与承诺 — 过程 分析乌龟 图 质量方针 本公司的质量方针是以质量管理的 基本原则为基础制定的,是本公司总的质量宗旨和质量方向。 为实现顾客满意的目的,确保顾客的需求和期望得到满足
食品原料均不得出口。 …… 他制定了一项法律,把公民们的 注意力引向 工艺: 如果一个人没有 让儿子学会一种职业 ,他便不能强迫儿子 赡养他,并且让元老议会检查每个人的谋生之道,要 惩罚没有职业的人。 同 时梭伦鼓励有技术的 外邦手工业者移居雅典 ,并优先授予其公民权。 …… 改 革度量衡制度 ,使之与科林斯和优卑亚等城邦通行的标准统一。 ②鼓励发展农工商业 雅典奴隶制经济发展,为民主政治奠定了
生产力发展 ,封建经济产生。 新兴地主要求改革奴隶制度。 民间办学兴盛,百家争鸣。 诸侯兼并,战争频繁。 铁器、牛耕使用 私田增多 井田制瓦解 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 生产力 决定 生产关系 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 决定 新兴地主阶级要求变革 百家争鸣 大发展 大变革 大动荡 小结: (一 )社会经济的发展: 农业生产的发展 : 手工业技术的进步 : 商业日趋活跃 : 铁农具、牛耕 、兴修水利
4:戊戌变法有何历史意义。 三、变法失败的原因与变法的历史意义 ⑴ 根本原因 失败原因 :维新派势力过于弱小,而封建顽固势力十分强大(悬殊的力量对比是失败的根源) ⑵ 重要原因 ① 领导无力:缺乏坚强的组织领导; ② 缺乏群众基础:脱离人民群众; ⑤ 变法手段单一:采取单纯的自上而下的 “ 和平 ”“ 合法 ” 方式。 ③ 存在依赖幻想:只是寄希望于没有掌握实权的光绪皇帝和极少数帝党官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