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专版)2016中考物理 第3讲-物态变化(含答案)内容摘要:

3、体 非晶体示例 海波、金属、冰 石蜡、松香、玻璃、沥青特点 _一定的熔点 _一定的熔点熔化条件 温度达到熔点,且继续_ 持续吸热凝固条件 温度达到凝固点,且继续_ 持续放热【提示】(1)晶体熔化和凝固图像中都有一段与“时间轴”平行、与“温度轴”垂直,它表示此过程中物质的温度不变.(2)、放热情况 方式汽化 _态_态 _热 _和_液化 _态_态 _热 _和_【提示】通常看到的“雾状物”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如露和雾)和从容器中蒸腾出来的“热汽”的水蒸气液化(如开水壶冒的“白汽”)腾发生位置 液体表面 液体表面和内部发生条件 任何温度 达到沸点,继续吸热剧烈程度 缓慢 剧烈_影响因素_吸热快慢 6、了湿头发3(2015柳州三模)春天河里的冰块会慢慢地变成水,冰变成水属于下列物态变化中的( )A熔化 B汽化 C液化 D升华命题点 2物态变化与热量(2014贵港)下列现象发生的过程中,放出热量的一组是( )春天,冰雪融化成溪流夏天,从冰箱里面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秋天,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冬天,室外地面上出现了霜A B C D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气态,由液态变成气态都要吸热;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固态,由液态变成固态都要放热物态变化与热量的关系图:升华(吸热) 凝华(放热)固 态 熔 化 ( 吸 热 ) 凝 固 ( 放 热 ) 液 态 汽 化 ( 吸 热 ) 液 化 ( 放 热 ) 气 态 8、现象 冰箱中取出一瓶饮料,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饮料瓶外表面,水蒸气在液化过程中要_(填“吸热”或“放热”) 物态变化解释生活中现象(2015贺州)夏天,细心的玲玲发现刚从冰箱拿出的冰棒上附着一层白色的粉末,产生这种现象的物态变化是( )A汽化 B液化 C凝固 D凝华找出物质发生状态变化前后的状态,对比定义就可以判断物质所发生的物态变化类型8(2015河池二模)在北方的冬天常会看到下列现象,其中属于液化的是( )A户外行人嘴里呼出的“白气”B拿到室内的冰块化成水C室外冰冻的衣服变干D树上出现的雾凇9(2014百色)夏天,我们从冰箱的冷藏室里拿出饮料罐,不久就发现饮料罐外壁会“冒汗 10、图像中,反映晶体凝固过程的图像是( )12(2015河池)图示是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根据图像特征可判断该物质是_(填“晶体”或“非晶体”);加热到第 10 ,该物质的状态为_(填“液态” “固态”或“固液共存”)第 12 题图 第 13 题图13(2014桂林)如图所示,是 A、B 两种物质的熔化图像由图可知_(填“A”或“B”)物质是晶体,该晶体的熔点是_物质的熔化和凝固特点熔化与凝固是中考探究的热点,命题热点是:始时间、结束时间;2015贺州)为了探究“冰熔化过程的规律” ,小王同学采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并根据实验数据画出如图乙所示图像(1)实验中使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_。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