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历史必修三 第28课《国运兴衰,系于教育》学案(含答案)内容摘要:
2、文盲、提高人口素质、培养合格公民的重要手段。 2措施(1)1986 年全国人大六届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2)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党和政府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 (3)国家实施了“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 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发起“希望工程”。 3成就:我国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战略目标。 三、高等教育的发展1初步发展:新中国成立初,中国基本参照苏联经验,对高等院校进行改造、调整。 2曲折发展(1)1958 年, “教育大革命”涉及诸多方面,高校实行三类办学体制,造成很大混乱。 (2)1961 年开始,教育部对高等教育进行全面调整,高等教育进入稳定 4、者成为各行各业懂得科学技术和管理现代化的专家、学者、技术人员。 而科学技术人员和高层管理人才的培养,必须通过教育来获得。 2不断提高劳动者素质,发掘劳动者的巨大智力资源。 生产力中最具活力的财富,是人的知识和智力,特别是在知识经济时代,人的智力开发及其作用的充分发挥,显得日益突出。 人的智力开发速度快慢,最终将直接反映在社会发展的速度与质量上。 3培养民族的创新意识,增强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综合国力。 创新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动力,无论什么时代,社会都需要不断创新。 创新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巨大力量资源,创新使民族的视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拓展。 4教育的大力投入,有利于发展中国家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 江泽民在全国第三次教育 5、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 他强调:“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振兴,全民有责。 ”如何理解“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的深刻含义。 答案(1)国际上:综合国力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的竞争。 无论就其中哪一方面实力的增强来说,教育都具有基础性的地位。 (2)国内: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还没有根本转变,沉重的人口负担还没有转化为人力资源的优势。 劳动力的素质和技术创新能力不高,已经成为制约我们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能力增强的一个主要因素。 而这一切都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教育来完成,只有这样,中华民族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新中国教育的发展历程1 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 7、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该法律规定“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应当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 3 “文化大革命”后,高考制度得以恢复。 下图是当年考生使过的准考证。 那一年是()A1966 年 B1968 年 C1977 年 D1978 年答案977 年,我国恢复中断的高考制度。 4在进行改革开放的同时,党和国家把发展科技和教育事业放在现代化建设的首位,实行()A “教育革命” B整风C “科教兴国”战略 D工农教育答案实行改革开放的同时,邓小平提出教育应优先发展的思想,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方针,把发展科技和教育事业放在现代化建设的首位,大量增加教育投入,实行“科教兴国 9、料二我知道科学、教育是难搞的,但是我自告奋勇来抓。 不抓科学、教育,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就成为一句空话。 邓小平教育战线的拨乱反正问题材料三科技进步、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从根本上说取决于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培养大批人才。 我们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这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根本大计。 江泽民在中共十四大上的报告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二回答,邓小平是如何看待教育、科技与现代化建设三者之间的关系的。 (2)依据材料三,归纳江泽民报告的主要观点。 答案(1)发展教育为科学研究提供人才;科学和教育的发展是现代化建设的基础。 (2)科技进步、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都离不开 12、大,在中国占的比率还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 对比这几种经济增长模式,至少可以说明两个问题:现代社会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它改变了传统社会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劳动和资本增长的模式,转而主要依靠科技和知识的增长。 这说明,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是与科技的进步紧密相关的,而科技发展需要人才,所以教育也就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还可以从中看出中国和世界发达国家在经济增长要素方面存在的差异。 中国经济增长还不是主要依靠科技的发展,这说明中国的“科教兴国”战略虽然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跟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还需不断地加大在科教方面的投资,继续推动科技和教育的发展。 【自我测评】(教材 示这是一个答案比较 14、,故选 B 项。 2 “1978 年春天,27 万多青年学子白日放歌、青春作伴,跨入大学校门。 ”出现这一情景的前提是()A恢复中断十年的高考制度B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C提出优先发展教育,实施“科教兴国”战略D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答案文革”结束后,邓小平在教育战线全面拨乱反正,整顿教学秩序,恢复中断十年的高考制度,组织编写新教材,倡导尊师重教。 因此 A 项正确。 B 项发生在 1978 年底,995 年,D 项是在 1986 年,均与题干时间不符。 3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曾决定,为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必须切实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据此可知这个决定是(。(岳麓版)历史必修三 第28课《国运兴衰,系于教育》学案(含答案)
相关推荐
阻 G FN 假如物体还受其它力做功 ,机械能是否还守恒 ? 在 只有重力做功 的 物体系统内 , 物体的动能和重力势能可以相互转化时,机械能 条件 只有重力、弹力做功 在具体判断机械能是否守恒时,一般 ① 对于 某个 物体,只受重力(弹力)做功;受其它力,而其他力不做功 , 则该物体的机守 ②对于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物体 (包括弹簧在内组成的 系统 ,如果系统只有重力做功或弹力做功,物体间只有动能
4),得到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大小: 三、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 至此,牛顿一直是在已有的观测结果和理论引导下进行推测和分析,观测结果仅对“行星绕太阳运动”成立, 这还不是万有引力定律。 地球对苹果的引力 地球对月球的引力。 问题: 牛顿是怎样把天体间的引力与地球对地面附近物体的引力统一起来证明它们遵循相同的规律进而得到万有引力的。 著名的月地检验 四、万有引力定律 定律表述
2、意别让它的刺钩着我的袖子。 6 月初,我们劳动回来,天气很热,大家就在门前空场上吃饭,这时隐隐约约飘来一种花香。 我一下就想起在香山脚下夹道的丁香,清香醉人。 但我知道这里是没有丁香树的。 到晚上,月照窗纸,更是香浸草屋满地霜。 当时很不解其因。 第二天傍晚我又去担水,照旧注意别让枣刺刮着胳膊,这才发现,原来香味是从这里发出的。 真想不到这么不起眼的树丛能发出这么醉人的香味。 从此
1、最新学习考试资料试卷件及海量高中、比例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基础巩固 知反比例函数 y 的图像经过点(1,2),则 k 的值为() B C1 D2122已知如图,A 是反比例函数 y (k0)的图像上的一点,x 轴于点 B,且面积是 3,则 k 的值是()A3 B3 C6 D63点 P 在反比例 函数 y (k0)的图像上,点 Q(2,4)与点 P 关于 y 轴对称,则反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天体有关 公式表述: a,太阳处于圆心。 次方的比值都相等,即 32r kT例 ,它们绕地球运转的轨道半径之比是 1: 2,则它们绕地球运转的周期之比为。 1 : 2 2【 解 】 : 设两人造地球卫星的轨道半径分别为 r r2,周期分别为 T T2,且 r1 : r2 = 1 : 2,则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 33122212rrTT所以 3113322112 22TrTr
第 谷(丹麦) 开普勒(德国) 四年多的刻苦计算 ↓ 二十年的精心观测 ↓ 8分的误差 → ← 否定 19 种假设 ↓ 行星轨道为椭圆 若是匀速圆 周运动 …… 怎么回事 呢 …… 潜心研究 所有的行星围绕太阳运动的轨道椭圆, 太阳处在所有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开普勒第一定律 (轨道定律) 对于每一个行星而言,太阳和行星的连线在 相等的时间内扫过相等的面积。 开普勒第二定律 (面积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