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考前三个月 专题强化3-细胞的代谢(含答案)内容摘要:

4、浓度和酶浓度图甲中 的限制因素是底物浓度,而 P 点之后的限制因素有酶浓度和酶活性;图乙对反应底物的要求是底物足量。 2有关酶的本质和生理特性等实验的设计思路实验名称 对照组 实验组 衡量标准验证某种酶的本质是蛋白质或 缩脲试剂待测酶液双缩脲试剂是否出现紫色已知 罗红试剂待测酶液吡罗红试剂是否出现红色验证酶具有催化作用 底物适量蒸馏水底物等量的相应酶溶液底物分解速率验证酶具有专一性 底物相应酶液同一底物另一酶液或另一底物相同酶液底物是否被分解验证酶具有高效性 底物无机催化剂底物等量的相应酶溶液底物分解速率探究酶的最适温度温度梯度下的同一温度分别处理的底物和酶液混合探究酶的最适 度下的同一 别处理 6、的情况。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从甲图可以知道 时植物淀粉酶的活性最高B从乙图无法知道酶 c 的最适温度C从甲图可以知道若 酸性变成碱性时淀粉酶的活性逐渐升高D从乙图可以知道活性温度范围最广的酶是 解析温度过高、过酸、过碱都能使酶彻底失活,这种失活是不可逆转的,从甲图可以看出,植物淀粉酶的最适 5 和 6 之间,人的淀粉酶的最适 7 左右。 在乙图中酶活性温度范围最窄的是酶 b,酶c 活性受温度影响的曲线不完整,因此从乙图中无法知道酶 c 的最适温度。 2(多因子坐标曲线)啤酒生产时,麦芽中多酚氧化酶(作用会降低啤酒质量,因此,制备麦芽的过程中需降低其活性。 如图为不同 温度对 性影响的曲线。 下列叙述 8、 2 2 质量分数为 3%的蔗糖溶液 2 2 2 %的 淀粉酶溶液 1 0 60 60 100 100 碘液 2 滴 2 滴 2 滴 2 滴 2 滴 2 滴注:表中“”表示没有添加。 A 淀粉酶溶液的用量是无关变量B两组实验可用于验证酶的专一性C三组实验可说明温度能影响酶活性D设计上述实验的目的是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答案反应温度上看,有 0 、 60 、 100 三种情况,因此,温度为自变量之一,探究的是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在每组相同温度条件下均设置了两组实验:底物不同,所用酶的种类相同。 因此,底物种类为另一个自变量,验证的是酶 的专一性,故 D 错;淀粉溶液、蔗糖溶液、 淀粉酶溶液、碘液的用 10、有活性时相比,空 间结 构发生了改变, 说明酶的功能由其空间结构决定,A 正确。 同一种酶,氨基酸种类和数目相同,故酶 1 的变构位点和活性位点的结构不同是因为氨基酸的序列不同,B 正确。 从图中可知,酶 1 只催化两种底物合成产物 A 的反应,具有专一性,C 错误。 酶 1 与产物 B 结合使酶 1 无活性,合成产物 A 的反应会中断,这样可以防止细胞生产过多的产物 A,(实验装置图)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用于研究温度对凝乳酶催化乳汁凝固的影响。 先将酶和乳汁分别放入两个试管中,然后将两试管放入同一水浴(温度用 表示) 环境中保温 15 将酶和乳汁倒入同一试管中混合,保温并记录凝乳所需要的时间。 经过多次 11、实验,记录在不同温度下凝乳所需要的时间,结果如下表。 装置 A B C D E t/ 10 20 30 40 50 60凝乳时间 /凝固 凝固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该实验说明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 40 左右是凝乳酶比较适宜的温度B将装置 A 内的混合物加热到 40 会发生乳汁凝固C必须先将酶和乳汁分别保温一段时间,再倒入同一试管中混合,然后保温并记录乳汁凝固所需要的时间D将装置 F 内的混合物降温到 40 就会发生乳汁凝固答案表格中数据可知,在温度 为 40 时凝乳时间最短,说明凝乳酶活性比较高,但是由于设置的温度间隔较大,不能直接确定 40 为凝乳酶的最适温度,可能比其略高或 13、数为 20%的肝脏研磨液,新配制的体积分数为 3%的过氧化氢溶液,质量分数为 5%的盐酸溶液,质量分数为 5%的氢氧化钠溶液,蒸馏水等。 (1)实验原理:过氧化氢酶可以使过氧化氢分解成水和氧气。 (2)实验步骤:如图所示,先在 1 号、2 号、3 号试管中各加入 2 配制的体积分数为 3%的过氧化氢溶液,再向 1 号试管内加入 1 馏水,向 2 号试管内加入_,向 3 号试管内加入_,并振荡试管。 向 1 号、2 号、3 号试管内各滴入 2 滴_。 仔细观察各试管内_,并记录。 (3)实验结果: _。 (4)通过上述实验,得出的结论是:过氧化氢酶的活性需要适宜的_。 (5)将某一溶液 接由 1 升到 10 的过程中,过氧化氢酶的活性_,原因是_。 (6)在坐标图中画出过氧化氢酶的活性与 关系曲线(画出大致趋势即可)。 (7)要鉴定过氧化氢酶的化学本质,可将该酶液与双缩脲试剂混合,若反应液呈紫色,则该酶的化学本质为_。 答案(2)1 量的)氢氧化钠溶液(试剂量和试剂名缺一不可)1 量的) 盐酸。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