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专版)2016中考物理 第1讲-机械运动(含答案)内容摘要:

2、确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正确记录:测量值由、估计值和组成【提示】当刻度尺的零刻度线磨损时,可使某整数刻度线对齐物体一端,然后用另一端的刻度值减去这一整数刻度值,际单位制:,常用单位:、.1 h=60 600 代:日晷、沙漏、滴漏、脉搏等;现代:秒表、机械钟、_的差异叫误差产生原因 测量工具、测量环境、人为因素减小误差的方法 _、用更精密的仪器误差与错误区别 误差只能减小而不能_,而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和主观粗心造成的,是能够避免的【提示】多次测量取平均值,=(2+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时,要选取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作为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参照物判断物体确定研究对象;根据题意选取 4、_计算公式:_ 变形_、_单位 国际单位制中_,交通运输中常用单位_;换算:1 m/s=_km/h(2)变速直线运动定义 _叫变速直线运动公式 平均速度表示的是物体通过某段路程的_;公式:_常识 人步行速度 1.2 m/s,自行车速度 4 m/s,大型喷气客机速度 900 km/h,客运火车速度 140 km/h,高速小汽车速度 108 km/h,光速和无线电波速度 3108 m/s【提示】(1)平时我们所说的速度指的是平均速度,对于平均速度应指明是物体在哪段路程或哪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2)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是保持不变的,不能说速度与路程成正比, 长度、时间的测量(2015河池)宁宁跑 7、物是运动的;若位置没有变化,则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是静止的4(2015来宾)小明坐在高速行驶的火车上,说他是静止的,所选的参照物是( )A地上的房子 B路边的树木C他身旁的座椅 D走过他身边的乘务员5(2014桂林)“五一”期间,小明和爸爸第一次乘坐如图所示动车小明在行驶的动车上透过窗户看到路旁的风景树疾速向车后退去这是因为小明所选的参照物是( )A路旁风景树 B路旁的房子C小明乘坐的动车 D铁轨6(2015梧州)小明乘坐梧州南站开往广州南站的动车,当动车行驶时,看到桌面上的苹果保持静止不动,则他所选的参照物是( )A铁轨 B桌面 C路旁的树木 D从旁边走过的列车员命题点 3速度及相关计算(201 8、5玉林、防城港)一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了 120 路程,前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为 60 km/h,后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为 40 km/20 )A所用时间为 2.4 h B所用时间为 2.6 均速度为 48 km/h D平均速度为 50 km/h(1)求时间: t ,走完全程的时间 t 等于前一半路程的时间 t 2)平均速度总路程总时间, v2015呼和浩特)如图所示,两木块自左向右运动,现用高速摄影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记录下木块每次曝光时的位置已知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是相等的两木块运动情况在图像中描述正确的是( )8(2015钦州)如图所示是测量小车运动平均速度的实验装置示意图,让小车 10、学,若说他是静止的,则所选的参照物是( )A路旁的树木B小明背着的书包 C迎面走来的行人D从小明身边驶过的汽车2(2015玉林一模)一辆小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在第 1 s 内通过了 5 m ,第 2 s 内通过了 10 m ,第 3 s 内通过了 15 m ,则这辆小车( )A在第 1 s 内是做匀速直线运动B在这 3 s 内做变速直线运动C在这 3 s 内都做匀速直线运动D只在第 2 s 内做匀速直线运动3(2015贵港二模)小明用一把刻度尺测量一个物体长度,记录如下:10.5 0.6 0.8 1.2 0.6 该物体的长度应该为( )A10.6 BC10.7 D2015泰州)下列物体的运动 12、 4 s 甲、乙相遇甲、乙的速度分别为 v 甲 、 v 乙 ,P、 Q 间的距离为 s,则( )A v 甲 v 乙 , s16 m B v 甲 v 乙 , s8 v 甲 v 乙 , s16 m D v 甲 v 乙 , s8 空题7(2015苏州)如图所示,被测物体的长度为_ 2015柳州三模)某大桥全长约 1.7 军骑摩托车以 10 m/s 的匀速通过此桥,需_ s,以摩托车为参照物,小军是_的9(2015崇左)设计时速为 225 km/h 的“超级巴士”在迪拜投入运营当它以 180 km/h 的速度行驶时,20 过的路程是_ _为参照物,司机是静止的10(2015百色)在体育中考 50 m 短跑测试中,小明看到终点线快速向他靠近,这时他是以_(填“自己”或“终点线”)为参照物的,最终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