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考前三个月 专题强化12-现代生物科技专题(含答案)内容摘要:

4、指的是从库中获取目的基因,不需要利用 术,也用不到解旋酶。 C 项,过程中使用的感受态细胞要用 不是用 液制备。 D 项,过程鉴定目的基因是否已经导入受体细胞,可以用标记的目的基因为探针来检测受体细胞中是否存在目的基因,即利用 子杂交鉴定。 2下图是利用基因工程培育抗虫植物的示意图。 以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的构建需要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 合酶参与B侵染植物细胞后,重组 粒整合到的染色体上C的染色体上若含抗虫基因,则就表现出抗虫性状D只要表现出抗虫性状就表明植株发生了可遗传变异答案 项,为重组 粒,其构建需要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 接酶参与。 B 项,含重组 组 粒上的目的基因整合到受体细胞()的染色体上 6、也未必能正常表达答案 项,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大多特异性地识别 6 个核苷酸序列,但也有少数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能识别 4 个、5 个或 8 个核苷酸序列。 B 项,应中温度周期性变化是为变性、复性和延伸创造条件。 另外,耐高温的 合酶只是在延伸阶段发挥催化作用,变性和复性过程不需要酶的催化。 C 项,载体质粒上的抗生素抗性基因可作为标记基因,供重组 鉴定和选择,而不是抗生素合成基因。 D 项,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后不一定能正常表达。 4图 1 表示含有目的基因 D 的 段长度(碱基对)和部分碱基序列,图 2 表示一种质粒的结构和部分碱基序列。 现有 、 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它们识别的碱基序列和酶切位点分别为:C 7、 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A若用限制酶 全切割图 1 中 段,会破坏 2 个磷酸二酯键B若图 1 所示 线方框内的碱基对被 TA 替换,用限制酶 全切割后会产生 3 种不同的 段C若切割图 2 中的质粒以便拼接目的基因 D 应选择限制酶 若用上述条件构建含有目的基因 D 的重组质粒并成功导入细菌体内,则此细菌在添加抗生素 A 和B 的培养基中不能存活答案题意可知,图 1 中的目的基因含有 2 个限制酶 切割位点,完全切割后会破坏 4 个磷酸二酯键,故 A 错误;若图中碱基对被替换后,限制酶 切割位点只有 1 个,完全切割后能产生 2 种不同的 段,故 B 错误;若切割图 2 中的质粒,并且不能 12、羊乳中检测到_,说明目的基因成功表达。 答案(1)同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或同种限制酶)子杂交(或核酸探针)(2) 超数排卵获能(处理)(3) 显微注射法 性别鉴定 全能性(4)或人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解析(1)用同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对目的基因和载体进行切割,以形成相同的黏性末端。 检测目的基因是否已插入受体细胞 用 子杂交技术。 (2)对供体母羊注射促性腺激素可以使其超数排卵,采集的精子需要经过获能处理后才具备受精能力。 (3)将重组表达载体导入受精卵( 动物细胞)常用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 为了获得母羊,需要对胚胎进行性别鉴定。 利用胚胎分割和胚胎移植技术可获得多个转基因个体,依据的原理是早期胚胎细胞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