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历史选修一 5.3《欧洲宗教改革的发展》学案(含答案)内容摘要:
2、多年,使之成了欧洲宗教改革的中心,获得了“新教的罗马”之称。 重点精讲如何理解加尔文的宗教改革运动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1)加尔文坚持圣经的绝对权威,冲破了天主教会不可动摇的权威。 (2)主张“先定论” ,为资产阶级发财致富作辩护,对西方资本主义的兴起影响极大,有利于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 教材互补加尔文(注:人民版翻译为“卡尔文”)认为,上帝要求世界上每个人都要有所成就,发财致富、扬名于世与积德行善一样都是上帝恩准的事业。 加尔文的先定论为资产阶级的剥削提供了理论辩护,符合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同时又是劳动人民的精神鸦片。 (人民版)加尔文创立的加尔文宗,教义更加符合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教会组 4、洲各国的民族意识,催生了独立于罗马教廷的民族国家教会,促进了欧洲民族国家的成长和资本主义的发展。 二、英国的宗教改革和清教徒运动1背景(1)罗马教会在英国生活腐化,敲诈民众。 (2)英国人民普遍反对教皇干预英国事务,民族意识高涨。 (3)宗教改革派要求简化礼拜仪式,建立摆脱教廷控制的民族教会。 2内容(1)1529 年,亨利八世免除罗马教廷驻英特使的约克大主教之职。 (2)制定教会立法须经国王批准的规定,取消教皇法庭的最高司法权。 (3)1534 年,国会通过至尊法案 ,承认国王是“英国教会在世唯一最高元首。 ”(4)封闭全部修道院,财产收归国王所有。 (5)国教会通过三十九条信纲 ,作为国教会的官方教义。 5、(6)16 世纪下半叶,资产阶级发起清教徒运动,主张纯洁教会,清除旧教影响。 思维升华英国的宗教改革表面上是王权与教权的冲突,实际上是新贵族、资产阶级与旧贵族特别是教会贵族的矛盾,是形成中的民族国家与外国干涉、掠夺的矛盾。 英国的宗教改革是依靠王权自上而下发动的,保留了较多的天主教成分。 历史认识英国宗教改革有其特殊性。 改革由国王为首的中央政府推动,自上而下进行,国王在改革中成为英国教会的最高领袖,有权任免教职和决定教义。 虽不再从属于罗马教廷,但改革没有触动天主教的教义和仪式,英国国教会成为封建专制统治的御用工具。 比较对比16 世纪欧洲各国的宗教改革性质上有何不同。 (1)马丁路德改革、加尔文改革、英 7、)实质目的:利用宗教改革之机,与教皇决裂,建立民族教会、强化王权。 材料二另一个重要法案是 1534 年通过的至尊法案。 它把宗教改革 5 年来国王取得的权力综合起来,宣布国王是英国教会唯一和至高无上的首脑,拥有决定一切宗教事务的权力,包括推荐神职人员、规定教义至此罗马教皇在英国的权威被彻底摧毁。 程汉大英国政治制度史思考(1)概括材料的基本主张。 (2)材料体现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改革的实质和最终结果是什么。 答案(1)加强王权,否定罗马教皇的权威。 (2)王权与教权的矛盾。 实质是加强日益强大的王权。 最终结果:使英国摆脱了罗马天主教会的控制,建立了本民族的教会英国国教,加强了封建王权。 三、欧洲宗教改革的 9、的高涨和民族国家的发展。 (2)经济上:在宗教改革运动中,天主教会被剥夺的财产很大一部分落到新兴资产阶级手里,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3)思想上:宗教改革否定了天主教会的权威,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4)对资产阶级革命:加尔文教和清教成为尼德兰革命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旗帜。 深化探究材料图一一部圣经就比教皇加教士还要重图二欧洲宗教改革形势图(17 世纪初)思考(1)图一中,右边是圣经 ,左边是教皇和教士,一本圣经比教皇和教士都重。 据画面内容,你可以联系到宗教改革的哪些重要信息。 (2)据图二可以看出,宗教改革以后,出现了哪些新的基督教派别。 他们分别分布在哪些地区或国家。 (3)结合材料信息,说一说宗教改革 11、及参与教会的圣事。 ”这位改革者应是()A威克里夫 B马丁路德C加尔文 D亨利八世答案人的灵魂是否得救,是由上帝挑选预定” ,这是加尔文“先定论”的内容。 由此可判定 C 项正确。 2加尔文在阐述自己的宗教观点时提出了宗教精神,他认为真正的宗教精神包括()自由平等服从个人主义A BC D答案尔文强调个人主义,但反对服从。 31534 年,英国议会通过了至尊法案 ,它规定()A废除传统的宗教仪式 B英王为教会的最高领袖C 圣经是最高权威 D在英国禁止信仰天主教答案教改革后,英王成为英国国教的最高领袖,但天主教教义、宗教仪式没有发生任何改变。 4宗教改革体现了社会发展和时代的要求,主要体现在()A有利于实 13、历史舞台;增强了欧洲民族意识,促进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发展;使语言、文学、艺术、音乐、教育等诸多领域发生了深刻变化;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思想武器。 解析本题一方面考查基础知识,如第(1)问;另一方面考查思想的发散性,如第(2)问,从政治、经济、文化三个基本方面来组织答案,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探究与思考1提示(1)加尔文是宗教改革运动中伟大的改革家。 他在日内瓦推行宗教改革 20 多年,使日内瓦成了欧洲宗教改革的中心。 (2)他的神学思想更加激进。 他的先定论反映了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市民阶级的要求,对资本主义的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3提示宗教改革运动摧毁了天主教会的精神独裁,传播了资产阶 15、A。 2马丁路德的“因信称义”和加尔文的“信仰得救” ,带有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主要是()A否定教皇地位 B个人宗教信仰自由C否定封建特权 D宣扬圣经精神答案丁路德和加尔文的观点都是强调了上帝在人的心中,人的精神自主权在于自己,否定了教皇作为上帝代言人的身份和特权。 也就是说,宗教改革中的人文精神是从神学的角度解放人的思想,鼓励人去创造,提倡人自己的精神。 3欧洲宗教改革的主张或措施中为新兴资产阶级的政治斗争提供借鉴的是()A剥夺天主教会的财产B加尔文主张建立民主、共和的教会组织C加尔文主张勤勉敬业和积极进取D因信称义答案尔文主张建立民主、共和的教会组织符合了新兴资产阶级中大胆、果敢分子的要求,他们以此为旗帜掀起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4亨利八世宗教改革不同于加尔文宗教改革的是()领导宗教改革的是国王教义方面保留了天主教主教制、基本教义和仪式没收教会财产,归王室所有否认教皇是最高领袖A B C D答案是亨利八世宗教改革的内容。 是其相同点。 所以亨利八世宗教改革不同于加尔文宗教改革的是。 5马丁路德、加尔文和亨利八世宗教改革的共同影响包括()确定了“教随国定”的原则建立了以国王为首脑的教。(北师大版)历史选修一 5.3《欧洲宗教改革的发展》学案(含答案)
相关推荐
参与,因为只有学生主动参与,才有高效率的课堂。 孔子: 查阅孔子档案 孔子,名丘,字仲尼, 靓名: (前 551年 9月 28日~前 479年 4月 11日 ) 生卒: 鲁国(今山东曲阜 ) 籍贯: 没落的奴隶主贵族后裔 成分: 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学创始人 头衔: 第一组: 概述主要成就 教育上主张 “有教无类”, 不分贵贱:“因材施教”,区别对待:学生学习“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3、 30 分)算正确的是 ( )A2a3a6a B (3a 2) 3 27 Ca 4a D (ab) 2a 2abb 2 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5 块完全相同的小正方体所搭成的几何体的俯视图,小正方形中的数字表示在该位置小正方体的个数,其主视图是 ( )有 8 人进入复试,他们的复试成绩(百分制)如下:70,100,90,80,70,90,90,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因此, 新文化运动仍然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性质的思想文化运动。 一战期间中国政治 思想领域出现的进步潮流 • 民主共和。 • (护国运动、反对张勋复辟、护法运动。 ) • 实业救国。 • (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发展,出现著名的实业家。 ) • 民主科学。 • (新文化运动。 ) • 社会主义。 • (李大钊宣传马克思主义。 ) 近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三派主要力 量在反封建和学习西方问题上的特点 •
学方法和手段,不断提高培训的效果。 创新管理理念,加强培训制度建设,工作总结《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总结》。 建立了督学、评学和考学制度,每期培训班均成立班委会,学员编成若干学习小组,全体学员编定座位,对号入座,每天安排 一名教员值班,上课前点名,强化考勤制度。 学习班结束前统一进行理论考试,并评出优秀学员进行表彰。 (二)切实抓好干部在岗自学 组织了全县 **名公务员参加更新知识第三、第四阶段的考试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 荀子 》 战国时期儒家代表 :荀子 阅读下列材料 : 材料反映了荀子的什么思想。 “天行有常 ” 、 “ 制天命而用之 ” 等 唯物思想。 “君舟民水 ” . 15 荀子 主要 思想 政治 :主张 “ 仁义 ” , “ 君舟民水 ” 哲学 :“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等 唯物 思想 知识归纳 : 孟子、荀子对孔子思想的发展 孔子 孟子
— Deactivate Area_Code 为 127 时, Activate 值为 255 —— Activate Area_Code 为 128 时, Activate 值为 40H —— Stop 80H —— Clear HKDP30S 软件包归档文件 第 17 页 共 43 页 唐春霞 20201224 C0H —— Operate 注意:三种状态的切换顺序必须为: Oper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