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二轮文档 1-4-3生物的变异与进化(含解析)内容摘要:

2、 A 基因频率为 60%,a 基因频率为 40%。 假设这两个种群大小相等,地理隔离不再存在,两个种群完全合并为一个可随机交配的种群,则下一代中 基因型频率是()A75% B50% C42% D21%答案一个足够大、没有自然选择、随机交配的自然种群中,符合基因的平衡定律,当等位基因只有 A、a 时,设 p 代表 A 基因频率, q 代表 a 基因频率,则(pq)2p 221,其中 因型频率, 2 因型频率,q 2 是 因型频率。 依题意,当两个大小相等的种群合并成一个种群后,A 基因频率为(80%60%)/270%,a 基因频率为(20%40%)/230%,因此,随机交配,下一代中 基因型频率为 4、丁发生的染色体变化属于染色体变异,并不能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故 C 错;地理隔离并非新物种形成的必经途径,故 D 错。 42014海南高考某动物种群中,a 和 因型的个体依次占 25%、50%和 25%。 若该种群中的 体没有繁殖能力,其他个体间可以随机交配,理论上,下一代中 a因型个体的数量比为()A331 B441 C120 D12 1答案题意,此动物种群中,体无繁殖能力,其他个体间可随机交配,故在 两种基因型的个体组成的群体中,A 基因频率为 2/3,a 基因频率为 1/3,则下一代中 4/9、1/9 正确。 52014江苏高考下图是高产糖化酶菌株的育种过程,有关叙 6、相关基因的突变率不会明显提高,故 D 项错误。 62014广东高考某种兰花有细长的花矩(右图) ,花矩顶端贮存着花蜜,这种兰花的传粉需借助具有细长口器的蛾在吸食花蜜的过程中完成。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蛾口器的特征决定兰花花矩变异的方向B花矩变长是兰花新种形成的必要条件C口器与花矩的相互适应是共同进化的结果D蛾的口器会因吸食花蜜而越变越长答案据题意可知,兰花的花矩顶端贮存花蜜,只有具有细长口器的蛾才能吸食花蜜,而兰花传播花粉也离不开细长口器的蛾,两者之间相互选择,是共同进化的结果。 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A 错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是隔离, B 错误;蛾的口器长短是由基因控制的,不会随着取食花蜜而 10、5 大问题(1)关于“互换 ”问题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参与互换的基因为“等位基因” ;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互换,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参与互换的基因为“非等位基因”。 (2)关于“缺失 ”问题子上若干“基因”的缺失属于染色体变异;基因内部若干“碱基对”的缺失,属于基因突变。 (3)关于变异的水平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属于“分子”水平的变化,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不到。 染色体变异是“细胞”水平的变异,涉及染色体的“某一片段”的改变,这一片段可能含有若干个基因,在光学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故常用分生组织制片观察的方法确认是否发生了染色体变异。 (4)涉及基因“ 质”与“量”的变化 13、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D基因突变能够产生新基因,基因重组能够形成新的基因型点拨选项 A,染色体缺失也可能导致隐性基因丢失,这时候便不利于隐性基因的表达,是否能提高个体的生存能力,这与基因表达后产生的性状是否适应生存环境有关,染色体缺失不一定能提高个体的生存能力。 选项 B,T 2 噬菌体是一种 毒,发生的变异类型只有 1 种,就是基因突变。 选项 C,同源染色体中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 选项 D,基因突变的结果是产生新的基因,基因通过重组产生新的基因型。 答案基因是一种与功能基因(正常基因)有相似序列,但失去原有功能的基因。 下图表示真核生物体细胞内假基因形成的两种途。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