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历史必修3宋明理学3内容摘要:

—— 《 朱子语类 》 格物致知:格物,接触事物;致知,获得知识; 《 礼记 大学 》 :“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 ”朱熹把格物致知看做是把握理的途径。 通过接触世间万事万物,在体会到各种知识的基础上加深对理的体验,最终贯通明理。 清末兴办新式学堂,“格致”成为对声光化电等自然科学部门的统称。 格物致知与实践出真知有何区别。 ① “理” ②通过“ 格物致知 ”的方法把握“理”(认识论) ③ “存天理 ,灭人欲”(把天理和人欲对立起来) 程朱理学的主要思想 妇女的贞节观念 理学统治地位的确立 • 元朝曾将 《 四书章句集注 》 作为科举考试的内容。 • 明成祖亲自主持编纂了以程朱理学为规范的 《 五经大全 》《 四书大全 》《 性理大全 》等书,作为官定读本和朝廷科举考试的准绳,程朱理学发展到鼎盛阶段,确立了在思想界的统治地位。 (二)陆王心学 陆九渊,江西金溪人,曾在江西象山讲学,人称象山先生。 南宋思想家,心学开创者。 王守仁,浙江余姚人,曾在阳明洞筑室,世称阳明先生。 明代思想家。 代表人物: 陆九渊 王守仁 陆九渊心学 ◆ 心是天地万物的渊源 “阳明心学” ◆ “致良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