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大二轮配套讲义 4-11“追根求源”的遗传物质及其本质(含答案)内容摘要:

4、)酶:解旋酶、合酶。 (6)特点:边解旋边复制,_。 7抓准 制中的“关键字眼”(1)制:用 15N 标记的是“亲代 是“培养基中原料 ”。 (2)子代 求 例是“含 15N 的”还是“只含 15N 的”。 (3)相关计算:已知某亲代 含某碱基 m 个。 “复制 n 次”消耗的该碱基数:_。 “第 n 次复制”消耗的该碱基数:_。 题组一遗传物质探索的经典实验1遗传物质的相关判断(1)赫尔希与蔡斯以噬菌体和细菌为研究材料,通过同位素示踪技术区分蛋白质与 明了 遗传物质(2015江苏,4C)()(2)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均证明了 遗传物质(2013新课标,5 改编)()(3)肺炎双球 5、菌转化实验证明 主要的遗传物质(2012福建,2D 改编)( )(4)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比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更具说服力(2012 江苏, 2B)()(5)分别用含有放射性同位素 35S 和放射性同位素 32P 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2011 江苏, 12A)()(6)32P、 35S 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实验分别说明 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2011江苏,12D)()(7)噬菌体能利用宿主菌 模板合成子代噬菌体的核酸(2012重庆,2B 改编)()(8)用 35S 标记噬菌体的侵染实验中,沉淀物存在少量放射性可能是搅拌不充分所致(2011 江苏,12C)()2关于格里菲思和艾弗里完成的肺炎 7、。 以上 4 个实验中小鼠存活的情况依次是()A存活、存活、存活、死亡B存活、死亡、存活、死亡C存活、死亡、存活、存活D死亡、死亡、存活、存活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三个提醒(1)加热杀死的 S 型细菌,其蛋白质变性失活;而 加 热过程中,双螺旋解开,氢键断裂,但缓慢冷却时,其结构可恢复。 (2)转化的实质是 S 型细菌的 段整合到了 R 型细菌的 ,即实现了基因重组。 (3)转化后形成的 S 型细菌可以 遗传下去,说明 S 型细菌的 遗传物质。 4(2015天水二模)“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是研究遗传物质的经典实验,主要过程如下: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细菌混合培养搅拌、离心检测放射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9、的相关判断(1)沃森和克里克以 分子为研究材料,采用 X 射线衍射的方法,破译了全部密码子(2015江苏,4D)()(2)双链 子中一条链上的磷酸和核糖是通过氢键连接的(2014新课标,5C)()(3)磷酸与脱氧核糖交替连接构成 的基本骨架(2009广东,24D)()(4)植物细胞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均可发生 复制(2014新课标,5B)()(5)沃森和克里克提出在 螺旋结构中嘧啶数不等于嘌呤数(2012江苏,2C)()(6)制需要消耗能量(2013海南,4A)()(7)真核细胞染色体 复制发生在有丝分裂前期(2011海南,25D)()(8)真核生物 子复制过程需要解旋酶(2009江苏,12C) 12、2014山东, 5)某研究小组测定了多个不同双链 子的碱基组成,根据测定结果绘制了 子的一条单链与其互补链、一条单链与其所在 子中碱基数目比值的关系图,下列正确的是()12(2015南昌模拟)5溴尿嘧啶) 既可以与 A 配对,又可以与 C 配对。 将一个正常的有分裂能力的细胞,接种到含有 A、G 、C、T 、5种核苷酸的适宜培养基上,至少需要经过几次复制后,才能实现细胞中某 子某位点上碱基对从 TA 至 GC 的替换()A2 次 B3 次 C4 次 D5 次一个 子复制后,有以下结论(1)经 n 次复制,子总 数为 2氧核苷酸链数为 2n1 条。 (2)子代所有链中始终保持 2 条母链,且占子代 子总链数的 1/2n。 (3)一个 子第 n 次复制时,形成的 子总数为 2n1 个。 题组四再练重难题,练后不再难13(2015临汾模拟)替代 T 与 A 配对,而掺入新合成的 中。 当用姬姆萨染料染色时,一条单链掺有 着色深,两条单链都掺有 着色浅。 现将水稻(2n24)根尖分生组织放在含有 培养液中进行培养,如图 ac 依次表示加入 连续 3 次细胞分裂中期,来自 1 条染色体的各染色体的显色情况( 阴影表示深蓝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