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历史必修3孙中山三民主义内容摘要:
展) 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推翻满清政府,但不盲目排满; 有反帝意愿,但没有明确提出反帝 核定地价,涨价归公 ,由国民共享; 后又提出“土地国有”,用赎买来实现。 是资本主义的土地革命纲领 ,但不彻底。 民族革命 政治革命 社会革命 孙中山在 《 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 》中说: “ 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 ” 回答 : ⑴ 孙中山为什么主张进行 “ 民族革命 ”“ 政治革命 ” 和 “ 社会革命 ”。 ⑵ 这三种革命和三民主义是什么关系。 表达了资产阶级政治上经济上的利益要求 反映了实现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愿望 是辛亥革命的重要理论指导 是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纲领 性 质: 进步性: 局限性: 4. 三民主义的评价 思考:三民主义是什么性质的纲领。 怎样评价。 没有明确提出反帝要求 也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 1911年 10月 10日,武昌起义爆发 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成立 1912年 2月 12日,清帝退位,清朝结束 《 临时约法 》 内容: 主权在民,国民一律平等; 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特别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 性质: 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性质宪法 意义: 对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制度,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具有进步意义 捍卫民主共和的斗争 ( 1)背景: 北洋军阀的专制统治,尤其是袁世凯复辟帝制 ( 2)斗争: ① 1913年,宋教仁被刺,发动 “ 二次革命 ” ② 19141915年反袁复辟,开展 护国运动 ③ 1917年反对张勋复辟。人民版历史必修3孙中山三民主义
相关推荐
覆地的变化。 大大缩小了全球的空间距离,使全人类进行相互音质信息交流与共享、信息传递与汇集成为可能;推动了知识经济的产生与发展;使人类的生产、生活、工作、学习、思维等方式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促进了传统产业的更新改造;使人类进入信息时代。 消极影响: 导致信息泛滥、垃圾信息、网络安全和网络犯罪等;各国之间围绕互联网的竞争造成世界更加动荡不安;虚拟社会对人们生活和学习工作特别是对青少年产生消极影响。
车 机械加工制造业诞生 近代技术体系最终确立 瓦特改良蒸汽机 骡机水力织布机二、“电气时代”的到来 电力的广泛运用 理论前提: 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 技术突破 电动机:雅可比、格拉姆 发电机:西门子 爱迪生:电灯、发电站 内燃机的发明应用 内燃机:卡尔 〃 本茨、戴姆勒 柴油机:狄塞尔 影响 促进了交通事业的发展(汽车、飞机) 推动石油开采业的发展,加速石油化学工业的产生 化学工业的建立:
2、势能的是()A秋千由最高点荡向最低点B张开的弓把箭水平射出去C骑自行车匀速驶上斜坡D正在腾空上升的礼花弹答案D解析秋千由最高点荡向最低点是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张开的弓把箭水平射出去是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骑自行车匀速驶上斜坡是人体内的化学能转化为重力势能;正在腾空上升的礼花弹是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故只有 D 正确3有关功和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力对物体做了多少功
3、的中日僵持不下4 “春秋笔法”是中国史学家常用的书写历史方法之一,作者往往用不同的字来表达态度,不发议论而将褒贬寓于叙事之中。 因此,不少重要的历史概念实际上已隐含着作者的某种倾向性判断。 下列历史概念中具有这种特色的是( )A鸦片战争 B太平天国C甲午战争 D维新变法5天地会是清代民间秘密结社组织之一。 它以“反清复明”为主要口号,其成员主要来自下层劳动群众、三教九流、无业游民以及农民。
3、用:连接词在从句中替代它前面的先行词;3)成分作用:连接词在从句中要充当句子成分。 3)连接词:只起连接作用,在从句中不充当任何句子成分。 常见的有: 外,还有 as if、as 示“ 仿佛,好象”,能引导表语从句。 名词性从句的考查要点:(1 ) 导名词性从句的区别;(2 ) 导名词性从句的区别;(3 )名词性从句与定语从句、状语从句的区别;(4 ) 形式主语、宾语的情况;(5
3、继续运动,是因为脚对球正在做功D 不踢球时球会慢慢停下来,说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7. 为改善地铁地下车站的通风状况,专家设计了抽气管道,道上方遮雨盖的形状应设计成下列图中的 A B C 图所示是运动员在铅球比赛中的场景。 铅球离手后,在空中飞行过程中动能 时间 t 变化的曲线最接近的是图中的 9如图为我国新型反潜巡逻机机尾的“棍子”叫做磁异探测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