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历史必修3孙中山三民主义内容摘要:

展) 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推翻满清政府,但不盲目排满; 有反帝意愿,但没有明确提出反帝 核定地价,涨价归公 ,由国民共享; 后又提出“土地国有”,用赎买来实现。 是资本主义的土地革命纲领 ,但不彻底。 民族革命 政治革命 社会革命 孙中山在 《 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 》中说: “ 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 ” 回答 : ⑴ 孙中山为什么主张进行 “ 民族革命 ”“ 政治革命 ” 和 “ 社会革命 ”。 ⑵ 这三种革命和三民主义是什么关系。 表达了资产阶级政治上经济上的利益要求 反映了实现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愿望 是辛亥革命的重要理论指导 是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纲领 性 质: 进步性: 局限性: 4. 三民主义的评价 思考:三民主义是什么性质的纲领。 怎样评价。 没有明确提出反帝要求 也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 1911年 10月 10日,武昌起义爆发 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成立 1912年 2月 12日,清帝退位,清朝结束 《 临时约法 》 内容: 主权在民,国民一律平等; 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特别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 性质: 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性质宪法 意义: 对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制度,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具有进步意义 捍卫民主共和的斗争 ( 1)背景: 北洋军阀的专制统治,尤其是袁世凯复辟帝制 ( 2)斗争: ① 1913年,宋教仁被刺,发动 “ 二次革命 ” ② 19141915年反袁复辟,开展 护国运动 ③ 1917年反对张勋复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