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大二轮配套讲义 2-4“周而复始”的酶和ATP(含答案)内容摘要:

2、图 5:的限制因素是 _,P 点以后的限制因素则是_。 3关注“两类”实验设计(1)验证酶的专一性实验中的注意事项淀粉或蔗糖淀粉酶应用_检测反应物,不能选用碘液,因为碘液无法检测蔗糖是否被分解。 (2)在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的注意事项实验室使用的 淀粉酶最适温度为_。 不宜选用斐林试剂鉴定,因为_是干扰条件。 实验步骤不能颠倒,否则会使实验出现较大误差。 4辨析“四种”化合物结构中的“A ”(1)A”为_。 (2)A” 为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3)A” 为_。 (4)核苷酸:“A”为_。 5区分 产生与利用(1)产生:光合作用的_;有氧呼吸、无氧呼吸。 (2)场所真核细胞:叶绿体类囊体薄膜、线粒体基质和 4、反应活化能”的原理(2013四川,4C 改编)()(6)同一种酶可存在于分化程度不同的活细胞中(2013新课标, 6A)()(7)低温能降低酶活性的原因是其破坏了酶的空间结构(2013新课标, 6B)()(8)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将酶与底物溶液在室温下混合后于不同温度下保温(2014 山东,4D)()2(2015海南,4) 关于生物体产生的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A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或 酶能够将尿素分解成氨和 白酶和淀粉酶都属于水解酶类D纤维素酶能够降解植物细胞壁和细菌细胞壁3(2015南昌二模)模型包括物理模型、概念模型、数学模型等。 而物理模型是指以实物或图画形式直观地表达认识对象的 6、4(2015乌鲁木齐二模)用新鲜萝卜做如下实验:第一组将萝卜磨碎,制得提取液后立即冷藏,取几支试管,分别加入 39 的过氧化氢溶液,30 保温,然后在每支试管中加入 4 滴冷藏的提取液;第二组重复上述实验,但把提取液的添加量减半;第三组重复第一组实验,但在滴加提取液之前先对其进行 80 高温处理。 然后将实验结果绘成下图的曲线,表示一、二、三组结果的曲线分别是()Aa、b、c Ba 、c、bCb、a、c Dc 、b、2015杭州二模)如图表示不同温度下酵母菌发酵时气体产生速率与反应时间的关系。 据图可知:有多种酶参与;最适 7;40 是酵母菌发酵的比较适宜的温度;50 时酶逐渐失活;0 时酶逐渐失 8、同一条曲线的升、降或平的变化,掌握变量变化的生物学意义。 如在分析影响酶促反 应的因素时,一般情况下,生成物的量未达到 饱和时,限制因素是横坐标所表示的因素,当达到 饱和后,限制因素是除横坐标所表示的因素之外的其他因素。 (3)看特殊点:即曲线的起点、终点、顶点、 转折点、交叉点等五点,理解特殊点的意义。 (4)看不同曲线的变化:理解曲线之间的内在联系,找出不同曲线的异同及变化的原因。 题组三要想考得好,实验要抓牢7(2015浙江,31) 现有一种细菌 M,能够合成某种酶,并能分泌到细胞外。 为了研究其培养时间与细胞数、细胞外酶浓度和总酶浓度的变化关系,请根据以下提供的实验材料写出实验思路,并预测实验结 10、解的酶还是催化蔗糖分解的酶,研究人员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过程,请预测可能的实验结果。 水浴加热后,如果_,说明该物质是能催化蔗糖分解的酶;如果_,则说明该物质是能催化葡萄糖分解的酶。 (3)若以上实验完成后,已经确定其为催化葡萄糖分解的酶,且化学本质是蛋白质,现需要确定其催化作用的最适温度,设计实验的基本思路是先确定_,再参照上图中甲试管的处理方法进行预实验。 实验结束后,再在其中砖红色沉淀最少的两支试管所对应的温度区间内,设置_,重复进行实验。 在科学研究中,需要探究最适值的实验很多,如探究某种酶的最适温度、最适 究某植物生长调节剂促进植物生长的最适浓度等, 这类实验都需要先在 较大范围内设置梯度较 12、难以达到动态平衡 (2008天津,6 )()(7)人长时间剧烈运动时,骨骼肌细胞中每摩尔葡萄糖生成 量与安静时相等(2008 天津,6)()(8)线粒体内膜、内质网的膜和叶绿体中进行光反应的膜结构中都能合成 012北京, 1改编)()(9)人在寒冷时,肾上腺素和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细胞产生 量增加(2008 天津, 6)()10(2015海南,3)直接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有机物。 关于 叙述,错误的是()A酒精发酵过程中有 成B为物质跨膜运输提供能量C高能磷酸键水解可释放能量D腺嘌呤、脱氧核糖和磷酸组成11(2014江苏, 14)下列生命活动中不需要 供能量的是( )A叶肉细胞合成的糖运输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