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历史必修3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1内容摘要:
“和与中”、“崇德利用”、“天人协调”等,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所在。 也有人认为 ,传统儒学可以实现现代化的转化你同意哪一观点。 请大家各抒己见,进行讨论。 • 同意第一个观点 ——儒学的本质是消极的、保守的,中国社会要进步,必须彻底‚打倒孔家店‛。 • 因为,儒学的思想核心是封建的伦理道德。 它是建立 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封建自然经济基础之上的,是封建 专制制度的理论基础。 从儒家思想的内涵上看, 第一 ,儒教宣扬天是超自然的宇宙神,天命是宇宙神的 意志和意愿。 这是宗教宿命论的世界观。 它的目的在于 压抑人的自主意识和斗争意志,把人变成无条件顺从封 建统治阶级的奴隶。 第二 ,儒学宣扬‚忠‛、‚孝‛思想,企图使封建王权神圣 化、封建统治秩序和家长制合法化。 第三 ,儒学以‚孝‛为基本理念的‚三纲‛、‚五常‛,宣扬 了封建伦理道德,毒害了人民健康的道德生活。 • 同意第一个观点 ——儒学曾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前期对维护国家的统一,社会的安定起过积极作用。 • 但到了封建社会后期,甚至中国近代,其消极、保守 的作用越来越显著,已经成为阻碍社会进步的绊脚石。 我可以举一些实例。 如 明清时期 统治者为加强专制统治 实行‚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 ,把人们的思想严格束缚在 儒学的范畴内,结果造成中国在近代科技上的落后;再 如 辛亥革命后袁世凯为复辟帝制在文化领域掀起尊孔复 古逆流 遭到先进知识分子的强烈反对,为此他们掀起了 新文化运动,矛头直接指向封建的儒家思想。 陈独秀在 《 新青年 》 上发表了一系列全面批孔的文章,论证孔子 旧礼教不适合现代社会。 李大钊指出孔子是历代专制之 护符。 鲁迅在 《 狂人日记 》 里深刻揭露了中国几千年来 封建统治和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 可见,早在明清时期 儒学就已经成为阻碍社会进步的思想。 因此,中国社会 要进步,必须‚打倒孔家店‛,彻底抛弃儒家思想。 • 同意第二种观点 ——儒学中大量积极健康的内容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所在。 • 儒学思想博大精深,其中包含大量健康向上的内容,对我们青年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很有意义。 比如, 《 周易大传 》 中‚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的刚健有为精神, 《 论语 》 中所提倡的 舍生取义、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的 品质,以及‚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的历史使命感, 《 孟子 》 中提出的‚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的独立人格以及‚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 ‛的忧患意识, 《 春秋公羊传 》 中强调的天下统一的思想等等,都是儒学所宣扬的优秀价值原则。 这些价值原则经过两千多年的浸润,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是不能抛弃的。 • 同意第二种观点 ——儒学思想在中国盛行几 千年,已经渗入中华民族的骨髓,成为中华民 族精神的灵魂。 如‚ 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 乎。 ‛的‚守中‛思想和‚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 以为和 ‛的境界,构成了儒学特有的‚ 中和为用 ‛ 的和谐观念,是后人道德修养和处理事物的基 本原则和方法,也铸造了中华民族求同存异、 团结一致、整体向上的和谐观念和进取精神。 • 同意第二种观点。 儒学的 ‚ 天人合一 ‛ 思想阐 释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在中国传统思想中,无 论是庄子 ‚ 不以人助天 ‛‚ 无以人灭天 ‛ 的顺应自 然思想,还是 荀子 ‚ 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 而用之 ?”的改造自然思想,都体现了天人之间 的相互协调。 这一思想也同样是我国传统文化 中的瑰宝。 而且认识这一点对当今我国自然环 境的保护,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有着非常重 要的现实意义。 • 探究六 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包括儒学在内的传统文化呢。 • 探究七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儒学能不能推动中国的现代化呢。 探究六 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包括儒学在内的传统文化呢。 • 我们既不能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一切都好,也不能把中国落后的一切根源归之于传统文化而完全抛弃。 • 科学态度和方法应该是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探究七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儒学能不能推动中国的现代化呢。 • 可以的。 比如,儒学中‚ 为政以德‛、‚以民为本 ‛的政治思想对我国的 民主建设 就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儒学中的 教育思想 对我们的学习同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如‚ 三人行,必有吾师 ‛‚ 学而时习之 ‛ ‚温故而知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等等。 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潮冲击下,只要赋予中国传统儒学以新的时代涵义,就可以推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 可以的。 ‚ 仁者,爱人 ‛是儒学的思想核心。 在现实生活中它能够帮助我们建立 和谐的人际关系。 儒家‚修己安人‛、‚正心修身‛ 的主张也可以帮助我们完善自己的性格,在市场经济的今天不能惟利是图。 • 1993年,世界各地进行了 “ 全球伦理 ” 的大讨论。 全球主要的宗教代表把儒家的 “ 己所不欲,勿施与人 ” 视为人类和平共存的基本原则,并写进 《 全球伦理宣言 》。 可见,儒学对世界的 和平发展 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而中国的现代化需要一个 和平的国际环境。 • 报道,过去深受中国儒学影响的。人民版历史必修3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1
相关推荐
1925年 12月,发表 《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 ,指出农民是中国无产阶级最广大和最忠实的同盟军。 ③ 1927年初,发表 《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 ,强调农村革命的意义 ④ 1927年,领导湘赣边秋收起义,创建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 革命实践 知识整理 【 例 1】 1927年 9月,毛泽东创作了 《 西江月 秋收起义 》 : ‚ 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 匡庐一带不停留
2、重理解父母,事事听从父母的安排C与父母平等沟通,有话好好说 D孝敬父母要从现在做起,015 年 6 月 28 日至 7 月 2 日在武汉举行,主题是“青春、健身、拼搏、友谊”。 这一盛会是世界中学生体育竞技的舞台,更是交流与合作的平台。 这启示我们 合作中竞争的目标是宽容他人、悦纳自己 竞争中合作的真谛是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竞争中合作应体现“双赢”的原则 竞争中也需要礼貌待人、文明交往A B
1、从军行一、诗人名片杨炯(650693。 ),唐代诗人。 华州华阴(今属陕西)人。 杨炯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齐名,并称“初唐四杰”。 显庆四年(659)举神童。 上元三年(676)应制举及第,补校书郎。 武则天垂拱元年(685)因从祖弟杨神让参与徐敬业起兵一事连坐,出为梓州司法参军。 天授元年(690)任教于洛阳宫中习艺馆。 如意元年(692)秋迁盈川(今四川筠连县)令,吏治以严酷著称
1年英法联 军攻入圆明园之后散 出宫外的。 今藏日本 中村不折氏书道博物 馆。 其书法苍劲谨严,沉 稳厚重,字里行间可 体会出颜书行笔的气 韵和结体的微妙变化。 颜真卿 祭侄稿 天下第二行书 《 玄秘塔碑 》 (局部) 柳公权 所写楷书,体势劲媚, 骨力道健。 较之颜体,柳字 则稍清瘦,故有“颜筋柳骨” 之称。 张旭 《 肚痛帖 》 释文:忽肚痛不可堪 /不知是冷热所 /致欲服大黄汤
3、对吸收量远远小于 17 条件下离子相对吸收量,可以得出结论: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与温度的变化有关,B 项错误;该植物幼根吸收该离子的过程是主动运输,需要载体和 解释放的能量,C 项错误;从实验结果可知,与空气相比,氮气环境不利于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D 项错误。 32015课标全国卷下列过程中,不属于胞吐作用的是
2、既能疏花疏果,又能防止落花落果,故 C 项正确。 生长素及其类似物具有促进插条生根的作用,故 D 项正确。 22015课标全国卷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植物幼嫩叶片中的色氨酸可转变为生长素B成熟茎韧皮部中的生长素可以进行非极性运输C幼嫩细胞和成熟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相同D豌豆幼苗切段中乙烯的合成受生长素浓度的影响答案长素可以由色氨酸在酶的催化作用下生成,A 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