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大二轮配套讲义 13-31微生物的利用与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内容摘要:

3、氧 无氧呼吸产生酒精 1825 果醋 醋酸菌 _ 糖(酒精)醋酸 3035 腐乳 毛霉等 _ 蛋白酶、脂肪酶水解蛋白质、脂肪 1518 泡菜 乳酸菌 _ 无氧呼吸产生乳酸 题组一聚焦微生物的利用1微生物利用的相关判断(1)某研究小组从有机废水中分离微生物用于废水处理。 接种后的培养皿须放在光照培养箱中培养(2013江苏, 18C)()(2)纯化菌种时,为了得到单菌落,常采用的接种方法有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2011新课标,39(2)改编)( )(3)在琼脂固体培养基上长出的单个菌落含有多种细菌(2011重庆, 2A)()(4)检测土壤中细菌总数实验操作中,确定对照组无菌后,选择菌落数在 3 5、问题:(1)该小组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检测水样中的细菌含量。 在涂布接种前,随机取若干灭菌后的空白平板先行培养了一段时间,这样做的目的是_;然后,将 1 样稀释 100 倍,在 3 个平板上用涂布法分别接入 0.1 释液;经适当培养后,3 个平板上的菌落数分别为 39、38 和 37。 据此可得出每升水样中的活菌数为_。 (2)该小组采用平板划线法分离水样中的细菌。 操作时,接种环通过_灭菌,在第二次及以后划线时,总是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划线。 这样做的目的是_。 (3)示意图 A 和 B 中,_ 表示的是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培养后得到的结果。 (4)该小组将得到的菌株接种到液体培养基中并混匀,一部分进行静 7、看本实验采用的是_(填“前者”或 “后者”)。 (3)一段时间后,培养基出现无透明圈和有透明圈两种菌落,我们筛选的目的菌是_菌落中的细菌,该菌落生长所需的氮元素主要来源于_。 (4)为弄清固体培养基中的非目的菌来自 C 瓶菌种还是培养基,应如何设置对照组。 _。 细菌培养和计数方法的易失分点(1)稀释涂布平板法:分离细菌,也能计数(结果偏小)。 (2)平板划线法:只能纯化细菌,不能计数。 (3)显微计数法:不能区分细菌死活( 结果偏大)。 题组二聚焦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5传统发酵技术的相关判断(1)醋酸菌在无氧条件下利用乙醇产生醋酸(2014广东,4A)()(2)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利用葡萄汁产生酒精(20 9、015江苏, 17)关于“腐乳的制作”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将腐乳坯堆积起来会导致堆内温度升高,影响毛霉生长B腐乳坯若被细菌污染,则腐乳坯表面会出现黏性物C勤向腐乳坯表面喷水,有利于毛霉菌丝的生长D装坛阶段加入料酒,可有效防止杂菌污染7图 1 是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实验流程,图 2 是某同学设计的果酒和果醋的发酵装置。 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完成图 1 中的实验流程。 (2)冲洗的主要目的是_,冲洗应特别注意不能 _,以防止菌种的流失。 (3)图 2 装置中的充气口在_时关闭,在_ 时连接充气泵,并连续不断地向内_。 (4)排气口在果酒发酵时排出的气体是_产生的 _,在果醋发酵时排出的是_。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