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历史必修2罗斯福新政之一内容摘要:

主要是基于 ( ) A.经济危机造成的巨大影响 B.对国家干预经济政策的怀疑 C.苏联实力壮大带来的威胁 D.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过度发展 解析 由于经济危机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并且激化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矛盾,因此人们才有“西方社会制度失败”的认识。 A 2.美国总统罗斯福说:“什么是衡量进步的标准。 那不是看已经拥有很多的人是否能获得更多,而是看那些几乎一无所有的人是否能够得到足够的保障。 ”为此,美国政府采取的措施有 ( ) ① 保障存款,恢复银行信用 ②发起声势浩大的“蓝鹰运动” ③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④兴修田纳西水利工程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 仔细阅读材料,搞清楚罗斯福这段话的含义。 在这里罗斯福强调的是:穷人的生活能得到保障。 为穷人能得到“足够的保障”,罗斯福政府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兴修水利工程以解决穷人的失业问题。 B 3. 1933年美国国会通过的 《 全国工业复兴法 》 规定:“工人有权组织起来,可选派代表与雇主进行谈判,签订‘集体合同’;雇主不得以工人参加何种工会为雇佣条件;雇主必须遵守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限额。 ”这一法令说明 ( ) A.垄断资产阶级试图加强对工人的剥削 B.保障就业、刺激消费是新政的重要内容 C.经济危机迫使美国放弃自由企业制度 D.社会主义运动在危机期间发展起来 解析 《 全国工业复兴法 》 调整了劳资关系,对工人的就业权利给予各种保障,材料内容就说明了这一点。 B 4.同学们在观看有关美国 20世纪 30年代历史的电影时,发现 30年代的美国商店里,消费者踊跃购买贴着右图标识的商品,而没有贴该标识的商品则受到冷落,美国消费者这样做是为了 ( ) A.抵制国内极右势力 B.为社会捐资,为解决 危机作一份贡献 C.支持政府推行的公平竞争法则 D.购买降价处理的商品,缓解生活的困难 解析 材料表明美国消费者认同政府的做法,这反映出美国人对政府政策的支持。 C 5. 1933年 5月,美国国会通过了 《 紧急救济法令 》 ,到1936年止,美国政府大约支出 30亿美元用于失业救济。 1935年,又通过 《 社会保障法 》 ,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养老金制度和失业保险制度。 材料说明罗斯福政府为克服危机而力图 ( ) A.将临时救济与制度保障相结合 B.将紧急救济与促进就业相结合 C.将促进生产与刺激消费相结合 D.将“以工代赈”与维护稳定相结合 解析 罗斯福新政前期为挽救危机采用了很多临时性措施,如 《 紧急救济法令 》 ;后期则着眼于资本主义的长远发展,进行制度性建设,如养老金制度、失业保险制度等,这表明 A项是符合题意的。 A 6.罗斯福新政实施后,有人说美国的经济中心已从华尔街移到了华盛顿,其含义是指 ( ) A.金融巨头在危机中破产 B.政府经济管理职能加强 C.计划经济取代市场经济 D.私人经济受到限制 解析 华尔街是美国的经济中心,华盛顿是美国的政治中心,说美国经济中心从华尔街转移到华盛顿指的是罗斯福新政实施后国家的经济管理职能加强。 B 能力提升 7.罗斯福新政中有不少有利于工人的措施,如工人有权同雇主谈判,签订“集体合同”,确定了工人的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水平等。 因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