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历史必修2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ppt复习课件内容摘要:
工业化开辟了道路 19531956 把生产资料由私有制转变为公有制,并实行集体经营 1958 提高、扩大公有化程度和规模 严重挫伤了生产者的积极性 1978今 以公有制为前提,改变经营管理方式,分户经营、自负盈亏等 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也为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创造了条件 C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或调整 解放了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赠送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董事长范尔霖。 依据图 5中的信息判断,当时的中国 ①已经出现了股份制企业 ②开始建立股票交易市场 ③初步形成市场经济体制 ④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已全面展开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疑难解惑 答案: B • 2.( 2020)山东文基 35. “全会对于中央在二中全会以来十个月的工作表示满意。 …… 所有这一切,都为全党把工作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准备了良好条件。 “这段文字摘自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次重要会议的公报。 ”关于这次重要会议的正确说法是 • ①高度评价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 ②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 ③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 • ④标志着党在指导思想上拨乱反正任务的完成 • A.①③ B.①④ • C.②③ D.②④ 答案: A • 5.美国史学家说:“由于其众多的人口,中国在经济发展上的特殊问题是如何在避免忽视乡村方面的同时加强工业、如何在建设强大的国家工业的同时使乡村的民众摆脱物质上的贫困”。 以下举措中最有利于解决这一问题的是 • A.进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 B.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 • C.普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D.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答案: D • ( 1)弊端:生产资料高度公有化,分配上实行平均主义,经营管理上高度集中。 (3分 ) • ( 2)原因:人民公社体制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阻碍农业生产的发展;当时农村普遍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或农村普遍推行经济体制改革)。 (4分 )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也促进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 2分) • ( 3)我国民主政治发展日益制度化、法律化。 ( 2分)认识:我国的改革是全面的,包括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或写发展民主政治),以及其他各领域的改革。 ( 2分)没有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和现代化建设就不可。人民版历史必修2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ppt复习课件
相关推荐
3、0. (C) 72. (D) 60了绿化校园,3 0 名 学 生 共 种 78 棵 树 苗 , 其 中 男 生 每 人 种 3 棵 , 女 生 每 人 种 2 棵 , 设 男 生 有 x 人 , 女 生 有 根 据 题 意 , 所 列 方 程 组 正 确 的 是 , 78()23()2300()27830()78 师 为 了 解 学 生 周 末 学 习 情 况 , 在 所 任 班 级 中 随
1970~ 197 1979~ 1984四个时期国内生产总值 (GDP)增长率的变化。 其中与 1959~ 1964年相对应的是 ( ) 【 试题解析 】 选 C。 1959~ 1964这一时期我国正在进行 “ 大跃进 ” 和 “ 人民公社化运动 ” ,最终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并且经历了连续三年的严重困难时期。 所以,整个国内生产总值 (GDP)下滑到最低点, 1960年党中央提出 “
帝号。 ”丞相绾 ﹑ 御史大夫劫 ﹑ 廷尉斯等皆曰:“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 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 臣等谨与博士议曰:‘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 ’臣等昧死上尊号,王为‘泰皇’,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 ”王曰:“去‘泰’,着‘皇’,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 他如议。 ”制曰:“可。 ” „„ 朕为始皇帝。
5、7)在胚胎移植时,对供体和受体母牛都要进行相同激素处理(2012 江苏, 9A 改编)()(8)胚胎分割时需将原肠胚的内细胞团均等分割(2009江苏, 8B)()(9)采用胚胎分割技术产生同卵多胚的数量是有限的(2015江苏, 3C)()(10)利用胚胎分割技术可以获得两个基因型完全相同的胚胎(2010 江苏, 16C)()(11)胚胎干细胞具有细胞核大
美矛盾,然后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其结局;第 (4)问注意辩证地分析其作用。 答案 (1)变化: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 变化,欧洲普遍衰落,工业比重下降,美国经济实 力膨胀。 原因:欧洲是主要战场,而美国本土远离 战场,战时大量的军火、战略物资的生产需要和贷 款让美国获利匪浅。 (2)原因:①协调世界经济;②稳定经济秩序;③防 止战争的悲剧重演。 主导:美国。 (3)美国企图
各阶层人士的提倡与推动。 (2)不利因素:民族资本实力薄弱;外国资本的渗透掠夺;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 有利因素:政府重视、支持;民营企业家的个人努力。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8小题,每小题 4分,共 32分) 60年代,有人写道:“火轮船自入中国以来,天下商民称便,以是知火轮船为中国必不能废之物。 ”这反映了当时中国 ( ) A.已有新式交通工具 B.组建了近代海军 C.商民反对轮船运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