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历史选修一 2.3《商鞅变法的成果与影响》学案(含答案)内容摘要:
3、鞅新法适应了时代的发展趋势;新法深入人心,妇幼皆知。 二、秦国因商鞅变法而强盛商鞅变法是以法家理论为指导的一场深刻的社会改革,从根本上改变了秦国的面貌,使秦国迅速强盛起来。 1在军事上,商鞅实行的变法“教民耕战” ,奖励军功,很快在秦国形成一支能征善战的军队。 2在经济上,商鞅变法进行的土地制度的改革,确立了土地私有制,使秦国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从而使秦国成为富强之国。 3在政治上,军功爵制的推行、县制的建立、什伍户籍制和连坐法的实施等,废除了旧贵族的世袭特权,瓦解了分封制,健全了封建国家机器的职能,强化了中央集权。 4经过商鞅变法,秦国迅速赶上并超过东方六国,成为战国七雄之 4、首,并最终统一了东方六国,为后来秦嬴政统一全国,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教材百家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最彻底的一次变法。 它不仅推进了秦国社会的发展,而且推动宗法分封制向中央集权制转型,为秦始皇建立大一统帝国奠定了基础,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所以后世有人说:“百代犹得秦政法。 ”(岳麓版)重点精讲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1)变法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符合新兴地主阶级的要求,这是根本原因;(2)商鞅本着“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的指导思想,采取了符合秦国实际的改革措施;(3)法律一经制订就坚决执行;(4)秦孝公重用、支持商鞅。 深化探究材料一“夫秦卒与山东之卒也,犹 6、对商鞅变法的评价是否正确。 结合史实说明。 (2)“山无盗贼”和“民勇于公战”跟哪些变法条款有关。 试作简要评述。 答案(1)基本正确。 商鞅变法废除了旧贵族特权,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加强了地主阶级中央集权制度,秦国逐步强大起来。 (2)连坐制度的实行,形成“山无盗贼” ;奖励军功则形成“民勇于公战”。 商鞅变法的这些条款,一方面有利于社会稳定和发展,强化了法律意识;另一方面严刑峻法也有消极影响。 三、商鞅变法的深远影响1商鞅变法是春秋战国时期较为彻底的一次改革运动,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2商鞅变法通过重法措施,使秦国成为封建时代具有法治性质的社会。 3变法中的户籍制度,发展经济的措施,尤其 7、是实行郡县制和中央集权等政策法令,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改革启示法家推行改革的方法和手段值得我们反省。 一是改革手段以严峻著称,不尊重他人生命,动辄采用过激的流血手段,用血腥手段镇压改革的人。 人为地激化了改革的矛盾与斗争。 二是为改革不择手段的做法和牺牲式的改革精神不值得提倡。 改革者不仅要长于推进改革,而且还要善于保护自己的性命,珍爱上天给予每个人只有一次的生命。 改革需要义无反顾,但也不需要献身。 重点精讲为什么说商鞅变法是一次成功的改革运动。 (1)从结果看:商鞅虽死,秦法未变。 实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在兼并战争中取得优势。 (2)从背景看:适应了历史发展潮流,迎合了生产力发展需求。 (3)从影响看:除 9、革放在它所属的特定历史环境中去加以评价。 首先应该分析当时的历史条件、历史要求,再看这些改革在多大程度上适应或者违背了这一历史要求,它对社会历史发展到底起了什么作用。 深化探究材料一2011 年 3 月, 大秦帝国的作者孙皓晖在名家讲坛做报告,关于商鞅变法,他将其成功归结于对社会清醒而理性的认识,以及变革高层的团结和高度共识。 他说,商鞅变法有着文化坐标的意义,成功涉及了国家运作的各个方面。 2011 年 3 月,网民“幽谷闲云”发表网论:“商鞅的变法措施(如主张战争、将统治下的人民全都集中起来),在几千年来,许多新兴朝代在还尚未取得成功时几乎都是走商鞅的变法路线,其主要特点就是将统治下的物力、人力、 10、财力全部由政府控制,主张集体主义,全民动员,一切只是为了战争,最后统一天下。 ”思考(1)两则材料都认识到了商鞅变法的深远影响,一个侧重于“国家运作”方面,一个侧重于“军事扩张”方面。 你能给他们分别找一找论据吗。 (2)自己试一试用一句话评一评商鞅变法的行为。 答案(1)国家运作:重立法、明赏罚、奖军功、建制度,从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生活习俗等各方面都将社会纳入国家有序有效的管理中,这种中央集权制为以后历代所效仿,影响深远。 军事价值:实行什伍连坐制度,奖励耕织,奖励军功,统一度量衡,移风易俗等措施有利于经济的繁荣,社会的稳定,提高了军队战斗力。 随着综合国力的上升,秦最终完成了统一。 (2)“ 12、秦国不仅富了,而且在七国中,还是强国。 我打了十年仗,只有这几年才真正扬眉吐气,次次凯旋而归啊。 思考(1)请你为上面场景定一个题目。 从中可了解到商鞅变法实行了哪些措施。 (2)上面对话中涉及到商鞅变法取得了哪些成就。 由此判断商鞅个人结局的悲惨是否意味着变法事业的失败。 答案(1)题目自拟。 奖励军功;按军功授爵位;奖励耕织;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等。 (2)成就:农业发展,国力壮大,对外战争连续胜利;社会稳定,成为七国中的强国。 并不意味着失败,因为判断改革成败的依据不是个人的命运,而是看目的是否达到,成果是否维持。 课堂小结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最为彻底的一场封建改革。 通过改革,秦国废除了旧的井田制度、血 13、缘宗法制度,确立了封建土地制度,建立了封建中央集权制度,奖励军功,极大地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实现了秦国的富国强兵,为秦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对秦国乃至中国历史的发展都起了重要作用。 当然由于受时代以及阶级属性的限制,商鞅变法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局限性,对此我们要学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给予商鞅变法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 1商鞅之死是悲惨的,其悲惨结局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变法遭到了旧贵族的强烈反对B变法失去了最高统治者的支持C商鞅本人具有天资刻薄的性格D变法不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答案鞅之所以出现悲惨的结局,在于变法从根本上触犯了旧贵族的既得利益,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 2从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北师大版)历史选修一 2.3《商鞅变法的成果与影响》学案(含答案)
相关推荐
古希腊的奴隶在矿坑中劳动 返 回 返 回• 希腊世界的衰落: • ( 1)公元前 4世纪,希腊城邦危机。 • ( 2)公元前 337年,希腊大部分城邦臣服于新兴的马其顿王国。 • ( 3)罗马的统治 、雅典等希腊奴隶制城邦兴起 5世纪,希腊进入全面繁荣时期 古希腊 的繁荣 雅典 民主政治 课堂小结 学习与探究 学习测评 ( )。 ( )。 D B讨论:我说雅典民主 史海拾贝 贝壳放逐法
责任啊。 比起一般的殴斗死伤事件,这事当然重要得多。 」 皇帝 三公 御史 大夫 丞 相 太 尉 奉 常 郎 中 令 卫 尉 廷 尉 典 客 宗 正 治 粟 内 史 少 府 太 仆 九卿 三公九卿制 请思考:秦朝中央官僚机构有何特点。 第一,它是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行政体制。 “ 三公九卿 ” 分工严密,各司其职,而又互相牵制,任何人都无法独揽大权,最终军权完全操纵在皇帝一人手中
党委意见。 2、干部队伍不适应。 一是个体工作能力缺乏。 农村工作中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要求乡镇干部适时调整新思维、讲究新方法去解决。 二是整体工作效能不高。 三是部分干部干劲缺乏、作风不实。 (二)调控财力基础薄弱 必要的财力是乡镇调控力的重要保证。 就目前永嘉县而言,乡镇的财力基础相当薄弱。 一是乡镇财政可用资金严重不足。 山区乡镇财政基础十分薄弱,沿江乡镇虽然财源相对充足
了历史的考验,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成为指导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为维护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促进国际关系健康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 ——唐家璇在 2020年 6月 28日会见印度报业托拉斯记者约瑟夫时的讲话 1标志新中国外交的成熟,为开创中国外交新局面奠定基础。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意义: 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是我国处理国与国关系,参与国际事务所遵循的一 项基本原则。 国内
法的认识并说明理由 .( 注意根据宪法的内容进行评价 ) ①美国联邦宪法(美国 1787年宪法)是世界是第一部 成文宪法。 ②作用: A、 加强了美国中央政府的权力 ,使美国成为一个真正统一的国家; B、 确立共和政体,权力相互制约,避免了绝对权力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资产阶级民主 ; C、 协调了中央和地方、大小州、南北方之间的矛盾,为 美国社会的长期稳定和发展繁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D、
2、我市抽查了某校七年级 8 个班的班额人数,抽查数据统计如下:52,49,56,54,52,51,55,54,这四组数据的众数是()A52 和 54 B52 C53 D54【考点】众数【分析】根据众数的定义找出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即可【解答】解:数据中 52 和 54 均出现了 2 次,出现的次数最多,这组数据的众数是 52 和 54,故选:A3 (2016 海南 3 分)某班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