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历史选修3缓和与对抗交替1内容摘要:

联的解体 1)标志--- 199 12 独联体成立 2)解体的原因: 1)根本:斯大林体制的僵化,改革的失败,长期的争霸,国力的消耗,经济衰退 2)内因:戈尔巴乔夫政治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国家政策的变化,导致国内局势失控 3)外因:西方国家的长期和平演变 4)催化剂:八一九事件 “ 冷战 ” 的结束 1989东欧剧变 1990德国统一 1991苏联解体 实质:东欧各国和苏联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 标志:两极格局瓦解 缓和 1972尼克松访苏 对抗 第二次缓和 冷战结束 1987导弹条约 ① 1979苏联侵阿富汗 ② 1980年 “ 卡特主义 ” ③ 1981里根主义 1989东欧剧变 1990德国统一 1991苏联解体 思考 1:归纳总结出美苏争霸在 60年代后期 —— 80年代双方态势的变化历程,找出态势变化的原因 思考 2:在争霸的三个阶段中美苏对中国的政策有什么样的变化。 时间 50年代中- 60年代初 60年代末- 70年代末 80年代中后期 领导人 美国政策 苏联政策 争霸态势 赫鲁晓夫、肯尼迪 和平政策 平起平坐共同主宰 勃列日涅夫、尼克松 既有缓和 又有紧张 优势在美 尼克松主义 积极进攻 苏攻美守 优势在苏 戈 尔巴乔夫 里根 里根主义 星球大战计划 全球收缩 “新思维” 美攻苏守 优势在美 时间 50年代中- 60年代初 60年代末- 70年代末 80年代中后期 美国对华政策 苏联对华政策 孤立和反对中国 推行霸权政策,造成中苏关系恶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