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历史选修3缓和与对抗交替1内容摘要:
联的解体 1)标志--- 199 12 独联体成立 2)解体的原因: 1)根本:斯大林体制的僵化,改革的失败,长期的争霸,国力的消耗,经济衰退 2)内因:戈尔巴乔夫政治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国家政策的变化,导致国内局势失控 3)外因:西方国家的长期和平演变 4)催化剂:八一九事件 “ 冷战 ” 的结束 1989东欧剧变 1990德国统一 1991苏联解体 实质:东欧各国和苏联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 标志:两极格局瓦解 缓和 1972尼克松访苏 对抗 第二次缓和 冷战结束 1987导弹条约 ① 1979苏联侵阿富汗 ② 1980年 “ 卡特主义 ” ③ 1981里根主义 1989东欧剧变 1990德国统一 1991苏联解体 思考 1:归纳总结出美苏争霸在 60年代后期 —— 80年代双方态势的变化历程,找出态势变化的原因 思考 2:在争霸的三个阶段中美苏对中国的政策有什么样的变化。 时间 50年代中- 60年代初 60年代末- 70年代末 80年代中后期 领导人 美国政策 苏联政策 争霸态势 赫鲁晓夫、肯尼迪 和平政策 平起平坐共同主宰 勃列日涅夫、尼克松 既有缓和 又有紧张 优势在美 尼克松主义 积极进攻 苏攻美守 优势在苏 戈 尔巴乔夫 里根 里根主义 星球大战计划 全球收缩 “新思维” 美攻苏守 优势在美 时间 50年代中- 60年代初 60年代末- 70年代末 80年代中后期 美国对华政策 苏联对华政策 孤立和反对中国 推行霸权政策,造成中苏关系恶化。岳麓版历史选修3缓和与对抗交替1
相关推荐
导弹 表现 1 1983年,有 5000万人参加“欧洲安全与合作行动周”活动 2 1983年 10月全欧反核武器“行动日”,有上万人参加集会游行 3 和平运动参加者强列反对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核军备竞赛,要求进行裁军,建立“无核区” 4 美国、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都出现各种形式的和平运动。 1985年,联合国大会通过 《 国际和平年宣言 》 ,宣布 1986年为“国际和平年”
2、关叙述(1)分别用含有放射性同位素 35S 和放射性同位素 32P 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 ()提示用 32P(35S)对噬菌体的标记过程为用含 32P(35S)的培养基先培养细菌,再用细菌培养噬菌体。 (2)分别用 35S 和 32P 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进行长时间的保温培养 ()提示用 32P 标记噬菌体的侵染实验,若保温时间过长,会导致上清液中存在少量放射性。 (3)用
2、 恰如其分B荫庇 蹩脚 电饼珰 老成持重C稽首 蠕动 元宵节 久负胜名 D荣膺 奢靡 里程碑 一塌糊涂3下列各句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1)最近,国家海洋局审议批准了第 25 次南极 总体方案,各项准备工作已经全面有序展开,建设南极内陆站是这次科考活动的核心任务。 (2)朋友是一把伞, 不能遏制狂风恶浪, 也能撑起一方晴天,让你倍感真诚和友谊的难能可贵。 (3)苏轼擅长书法
2、糖,进而形成淀粉和蔗糖。 (2)由图 1 可知,随着去除棉铃百分率的提高,叶片光合速率_。 本实验中对照组( 空白对照组)植株的 定速率相对值是_。 (3)由图 2 可知,去除棉铃后,植株叶片中_ 增加。 已知叶片光合产物会被运到棉铃等器官并被利用,因此去除棉铃后,叶片光合产物利用量减少,_降低,进而在叶片中积累。 (4)综合上述结果可推测,叶片中光合产物的积累会_ 光合作用。
2、王亚平做了大量失重状态下的精美物理实验关于失重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航天员仍受重力的作用B航天员受力平衡C航天员所受重力等于所需的向心力D航天员不受重力的作用答案析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空间站中的航天员,所受重力全部提供其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处于完全失重状态,并非航天员不受重力作用,故 A、C 正确,B、D 错误3铁路转弯处的弯道半径 r 是由地形决定的弯道处要求外轨比内轨高,其内外轨高度差
3、养物质中,水、无机盐、维生素是小分子的物质不经过化学性消化能够直接被人体消化道吸收,而蛋白质、淀粉和脂肪是大分子物质需经过化学性消化 后分别变成氨基酸、葡萄糖、甘油和脂肪酸小分子物质,才能被吸收。 食盐(属于无机盐) 、葡萄糖、维生素属于小分子的物质,所以不经过化学性消化能够 直接被小肠吸收,而淀粉、芝麻油(属于脂肪)是大分子物质,需经过化学性消化后才能被小肠吸收。 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