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题型专练 非选择题标准练(1)内容摘要:

2、行到 0.5 s 时, 14C 首先出现在中;反应进行到 5 s 时,14C 出现在(O)中。 该实验的自变量是。 【解题指导】解答本题的关键:(1)关键信息:图中曲线表示玻璃罩内 2)隐含信息:玻璃罩内 璃罩内 明该植物吸收 解析】(1)由图可知,015 璃罩内 此影响甲品种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由图可知,乙植物幼苗可使玻璃罩内 明乙植物吸收 存活的时间就更长。 (2) 3,因此短时间内 14C 首先出现在 实验在不同时间分别测定含 14C 的物质,故自变量为反应时间。 答案:(1)含量乙(2)C 3反应时间2.(10 分)下图表示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几种调节方式。 请据图回答问题:最新学习考 4、极的时间不同,故可以观察到电流表指针偏转 2 次。 Y 为突触后神经元,刺激 Y 处时产生的兴奋不能通过图中的突触,故电流表指针不发生偏转。 (2)由于兴奋通过突触包括神经递质的释放和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两个过程,检测到 Z 处神经递质的量与给予药物前相同,说明该药物不影响神经递质的合成与释放,因此该药物最可能抑制突触后膜上递质受体的作用。 (3)图中细胞甲为分泌细胞,因此人在抵御寒冷时,细胞甲最可能是下丘脑的相关细胞,细胞甲通过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调节垂体进而调节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因此分泌物 a 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激素分泌后是弥散在内环境中的,但由于只有靶细胞上才有能够与激素 6、时体现出该群落具有 结构。 【解题指导】解答本题的关键:一年生草本、多年生草本和灌木高度不同,需要的光照强度也不同。 【解析】(1)弃耕农田在植被恢复过程中所经历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随时间的推移,群落中物种的丰富度会逐渐增加。 (2)在 bc 段,由于物种逐渐增多,从而导致物种逐渐消失,可能是物种不耐受弱光,而物种的种群密度逐渐降低到相对稳定状态,可能是物种耐受弱光。 三个物种均为植物,其种间关系为竞争,由于三种植物高低不同,体现出该群落具有垂直结构。 答案:(1)次生增加(2)物种耐受弱光,物种不耐受弱光竞争垂直4.(10 分)右图为人类某种遗传病的家系图(深颜色表示患者)。 已知相关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