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历史选修1日本明治维新内容摘要:

武士道教育,要求必须效忠天皇;只向天皇负责,不受内阁干预。 : 忠气节、正礼仪、尚武勇、重信义、崇俭朴 军事改革 ,富国强兵 ⑴ 实行 义务兵役制 , 取消 了武士垄断军事的特权 ⑵ 仿照欧美组建一支 常备军 ⑶ 改进军事装备 :引进新式武器、建军工企业 ⑷ 设立军事院校 ,培养军事人才。 ⑸ 进行效忠天皇的 武士道教育 : 尚武、忠君 作用: 建立了一支现代化军队,对于提高日本的国家地位有重要作 (废约、民族独立) 局限: 封建军国主义色彩,使日本迅速走上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根据材料归纳日本军事改革的目的有哪些。 对外侵略 对内镇压人民起义 小结: 明治维新措施 项目 内 容 目 的 政治 经济 文化 军事 ( 1)废藩置县 ( 2)四民平等 ( 1)土地和地税改革( 2)殖产兴业 提倡“文明开化”, 努力发展教育 实行征兵制,建立“皇军” 加强中央集权 发展资本主义 发展近代教育 为对外扩张创造条件 (一)明治维新的性质 : 一次 不彻底的资产阶级改革 2020年上海高考题: 学术界一般认为,日本“明治维新”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但是,在最近一次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有些学者主张:“明治维新”应理解为一次“明治革命”;而另一些学者则提出“明治中兴”的解释。 ( l)你认为其中哪一种观点更合理。 为什么。 ( 2)请说明另外两种观点的可以理解之处。 (1)“改革 ” 说 : 明治维新由天皇主持且自上而下完成。 日本由此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道路 . ⑵ “革命 ” 说 : 明治维新是在武装倒幕的前提下进行的 ,它确立了以天皇为首的地主和资产阶级的联合专政 . ⑶ “中兴 ” 说 : 维新前 ,日本遭受外来侵略 ,天皇被幕府架空 .维新后 ,天皇重掌朝政 ,促进了经济发展 ,维护了民族独立 . 四、明治维新的性质及影响 (1 ) 积极作用: 崛起为东方强国 ①经济 :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 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 ,实现了由落后农业国向先进工业国的转变。 ②政治 :实现了由早期中央集权向后期 君主立宪政体 的过渡 ,成为亚洲第一个立宪国家。 ③文化 :西方近代思想文化得到传播,社会面貌发生深刻变化。 ④对外 :废除不平等条约, 摆脱了民族危机 ,跻身世界强国行列。 为亚洲近邻提供了启迪和经验。 明治维新是日本 历史的转折点 ,是日本走上近代化 (资本主义 )道路的标志。 体现在: (二)明治维新的影响: (2 )局限性: 封建残余严重 ,踏上对外侵略扩张之路 ①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势力 : ② 随着经济军事实力的增长,竭力 推行军国主义 , 开始对亚洲邻国进行 侵略扩张 ,成为新兴的帝国主义国家 ,给亚洲国家带来灾难 (挑起二战 ) A、 经济 :半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的消极性不断显现 ,农民的贫困 ,影响市场扩大 ,制约工业发展。 B、 政治 :天皇专制 ,藩阀长期垄断政权 ,议会形同虚设 ,人民没有民主权利。 C、 文化 :武士道精神 和 天皇崇拜思想 的根深蒂固。 【 经济上 】 :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崛起为东方强国) 背景 ( 1)国际: ( 2)国内: 19C后半期西方列强忙于侵略中国,清政府忙于镇压起义 明治政府加紧改革发展资本主义 表现 1) 19世纪 80年代,日本的工业革命出现了高潮,轻工业和重工业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在政府的保护下,日本的垄断组织也较早地产生了。 2) 19世纪 90年代初,初步实现了工业代,成为亚洲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a、资本主义工业体系确立 b、重工业发展迅速(以钢铁、机器制造为代表) 3) 19世纪末 20世纪初,日本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 国际环境相对宽松 1)使日本改变了封建落后的状况,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2)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 ,实现了由落后农业国向先进工业国的转变。 意义 ①明治维新的 推动 作用 ②政府的扶持与保护 ③对外侵略的推动 (资金、市场 ) ④ 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 思考 :19世纪末 20世纪初日本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 背景: 过程: 内容 : 特点: 评价: 【 政治上 】 : 建立起近代立宪政体: 1889年 《 大日本帝国宪法 》 ( 1)农民: ( 2)中小资产阶级和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