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21)电学实验(2)(含答案)内容摘要:
2、电路。 为了使测量误差尽可能小,还需在电路中用导线将_和_相连、_和_相连、_和_相连(均填仪器上接线柱的字母代号)。 实验时发现电流表坏了,于是不再使用电流表,剩余仪器中仅用电阻箱替换掉滑动变阻器,重新连接电路,仍能完成实验。 实验中读出几组电阻箱的阻值 R 和对应电压表的示数 U。 用图象法处理采集到的数据,为在直角坐标系中得到的函数图象是一条直线,则可以_为纵坐标,以_为横坐标。 2(2015海南单科,12)某同学利用图(a)所示电路测量电容器充电时两极板间的电压随时间的变化。 实验中使用的器材为:电池 E(内阻很小)、开关 2,电容器 C(约100 F)、电阻 200 电阻 电压表 (量程 6 V 7、纸上将所缺数据点补充完整并作图,根据图线求得斜率k_A 1 1 ,截距 b_A 1。 (4)根据图线求得电源电动势 E_V,内阻 r_。 考点 21电学实验(二)一年模拟试题精练1(2015北京东城区一模)指针式多用电表是实验室中常用的测量仪器,请完成下列问题:在使用多用电表测量时,指针的位置如图所示,若选择开关拨至“1”挡,则测量的结果为_ ;若选择开关拨至“50 ,则测量结果为_(2015石家庄质检)在物理课外活动中,刘聪同学制作了一个简单的多用电表,图甲为电表的电路原理图。 已知选用的电流表内阻 0 、满偏电流 0 选择开关接 3 时为量程 250 V 的电压表。 该多用电表表盘如图乙所示,下 10、大,为测定这个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某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图中电流表的内电阻很小,对电路的影响可以不计; 验中其阻值随温度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 该同学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 S,测出不同温度 t 及所对应的电流表读数 I,取得多组数据,然后通过作出有关物理量的线性图象,求得电源的电动势 E 和内阻 r。 a请写出该同学所作线性图象对应的函数表达式_。 b请在图丙的虚线框内坐标图中作出定性图象(要求标明两个坐标轴所表示的物理量,用符号表示)。 c若该图象斜率的绝对值为 k,纵截距为 b,则 E_, r_。 参考答案考点 21电学实验(二)两年高考真题演练1解析(1)因三节干电池的电动势约为 ,。高考物理(21)电学实验(2)(含答案)
相关推荐
2、山丘 B洼地 C山脊 D山谷位于南极洲麦克默多湾(约 78S)以西的麦克默多干燥谷,大约有 200 多万年没有降水,是地球上条件最严酷的荒漠,也是南极大陆唯一没有冰雪覆盖的地方。 干燥谷中有冰层 达数米厚的盐湖。 下图为南极洲麦克默多干燥谷景观图。 据此完成 45 题。 4麦克默多干燥谷降水少的原因是A受极地东风的影响,风力强劲 B受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C受寒流影响,降温减湿 D受地形影响
3、现。 这就是造成希腊城邦文明的地理根源。 探究点 2城邦政治材料与古代东方国家一样,在爱琴文明时代(约公元前 20前 12 世纪)与“荷马时代”(约公元前 11前 9 世纪),希腊各邦普遍实行君主制,约在公元前 7 世纪,希腊的君主制土崩瓦解,取而代之的是贵族集体当政的国家体制。 雅典的贵族政治也是在这个时期确立的。 贵族制与君主制不同,它是一种集体领导的制度,因此必须实行平等协商
改革 ( 1)目的:为了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加速解放战争的胜利 ( 2)内容 ① ( 1946) 《 五四指示 》 政策: 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 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 ② ( 1947) 《 中国土地法大纲 》 政策: 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 ( 3)意义: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激发了广大农民积极参军、参战,支援前线,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的进程。 国民大革命和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打土豪
1、2016/11/28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率初步3 等可能事件的概率2016/11/28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概率的计算(1) 会列举出某一事件中可能出现的各种结果 必须一一列举出来 , 不能重复列举 , 也不能漏掉某种可能 .(2) 理解概率的计算方法:2016/11/28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要正确计算出某一结果的概率 , 必须弄清此结果可能出现的次数 , 确定所有结果一共出现的次数
2、 D. 2 2. 如图所示的几何体的俯视图是( )3. 我市今年一季度内国内生产总值为 77 643 000 000 元,这个数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 011 B. 011 C. 010 D. 77643106 4. 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 B. 2 C. x2 D. ( = 5. 质地均匀的骰子六个面分别刻有 1 到 6 的点数,掷两次骰子,得到向上一面的两个点数,则下列事件中
2、你不愿被人欺骗,那你就不要欺骗他人。 这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如果只想“我高兴就好”“我便利就行”,不顾及他人的感受,那人与人之间就必然失去友善,社会也难以和谐。 人们可能都有类似的经历:在早晚高峰堵车时,总有这样的司机,只图自己的一时便利而不顾他人,左穿右插,随意变线加塞儿。 这种做法,轻则会惊吓对方,进而引发纠纷,重则会造成交通事故,甚至危及生命。 不论出现哪种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