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历史必修3改变世界的高新科技2内容摘要:
• 1. 1961年 , 苏联发射了 “ ” 载人宇宙飞船 , 宇航员加加林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飞上太空的人。 • 2. 1969年 , 美国的 “ ” 号成功登陆月球 , 航天员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登上了月球。 • 三 、 航天飞机: 1981年 , 美国第一架 试飞成功 , 是宇航事业的又一个里程碑。 苏联 东方一号 阿波罗 — 11 航天飞机 • 航天事业发展的作用是什么。 • 精讲: 航天事业的发展为人类的发展开辟了新的天地。 各种民用 、 军用卫星陆续升空 , 广泛运用于气象 、 资源勘探 、 通信等许多领域。 可以预见的是航天事业的发展将会大大改变和改善人类的生活状况。 目前各种实用卫星的开发 , 已经给人类带来了许多益处 , 对科学技术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必将产生巨大的影响。 • 3. 英国广播公司 (BBC)在有关报道中指出 ,中国是世界上第三个有能力独立进行载人航天的国家 , 同时嫦娥工程也有很多技术和尝试是开创性的。 这是中国 “ 大国雄心 ” 的展示 , 因为 “ 一个普通的发展中国家 , 是不会试图飞到月球的 ”。 这说明 ( ) • A. 中国已经是世界上的超级大国 • B. 当代科技发展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展示 • C. 航天技术决定了一个国家的兴衰 • D. 中国科技在世界上已经处于领先地位 • 解析: 航天事业的发展说明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 , 故 B正确;中国现在依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 , 故 A错误;航天技术是一个国家科技发展的重要表现 , 但不能说其决定国家的兴衰 ,材料信息也不能说明我国科技已经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 答案: B • 互联网的诞生、特点及评价 • 1. 诞生 • (1)以计算机和通信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 , 为互联网的诞生奠定了理论基础。 • (2)20世纪 60年代 , 在美苏争霸的 “ 冷战 ” 期间 , 美国出于和苏联争夺世界霸权的需要 , 加紧了对信息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开发 , 直接推动了互联网的诞生。 • 2. 特点:界面直观 、 音色兼备 、 链接灵活和高速传输。 知识点整合 全方位、多角度看问 题 • 3. 评价 • (1)积极影响 • ① 引起了社会 、 经济 、 文化等方面的巨大变化 ,人类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 • ② 引起了人们工作和生活方式的革命 , 同时也引起了一场学习的革命。 • (2。岳麓版历史必修3改变世界的高新科技2
相关推荐
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斯普特尼克 1号”从苏联拜科努尔发射场升空。 虽然这颗卫星只会在太空噼啪作响,但它标志着人类的活动空间已经从陆地、海洋、大气层扩大到了宇宙空间,人类从此打开天门,放眼宇宙。 苏联发射的世界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1965年,苏联科学家检测“东方”号的运载火箭。 1961年 4月 12日,世界上第一艘载入宇宙飞船“东方”号在苏联发射升空。 苏联第一位宇航员加加林
系 二、战国时期墨家代表人物 墨子学说 ——墨子 关于墨的说法: 其一:受过墨刑的人,即面额刺字纹,抹以黑, 罚为工匠。 其二:是平民的通称,因平民称“黥首”,平民无 冠,头是黑色。 墨家代表农与工肆之人(小生产者) 年代: 国籍: 地位: 著作: 墨子 生平 战国 鲁国 墨家的创始人,第 一个巨子 《 墨子 》 墨子的思想学说 “兼爱”或“仁” 尚力 反对 不义 的兼并战争 墨子 的影响
合 , 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 • 2. 哲学: 反对儒家 “ ” , 主张变法革新。 • 三 、 影响 • 1. 适应了建立统一的 政治体制的需要。 • 2. 与儒家思想互为表里 , 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统治思想的理论基础。 法 是古非今 中央集权 • 法不阿贵 „„ 刑过不避大臣 , 赏善不遗匹夫。 • ——《 韩非子 》 • 结合这段材料谈谈你对韩非 “ 法治 ” 思想的认识。 • 提示
1、2016/11/28作者:杜牧执教者:党岘中学 吴国强2016/11/28同学们,一年四季,你最喜欢哪个季节。 为什么春 夏秋 冬2016/11/28因 为 有了春、夏、秋、冬,所以我 们 看到了一 个 奇妙、美 丽的大自然。 但是秋天,是一 个多姿多彩的季 节 ,收 获 的季 节。 今天我 们来学习 一篇有 关 秋季的名 诗。 2016/11/28同学们去过北京的香山吗 ?到了深秋,香山上
2016/11/28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辉。 2016/11/28作者简介认知阅读拓展阅读理解阅读教学目标2016/11/28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了解梁晓声及其作品 ;有感情读课文,识记并理解文中的生字生词,把握课文内容 ,掌握文章主题思想。 通过对母亲的外貌,动作,语言描写,体会母亲的慈祥与善良和我对母亲的感激。
• 提示: 宋明理学都承认 “ 理 ” 的存在;神秀认为只要加强自身修炼 , 就能成佛;程朱理学继承了这种思想 , 主张通过接触世间万事万物 ,在体会到各种知识的基础上加深对先天存在的“ 理 ” 的体验。 慧能认为佛在心内 , 只要静心自悟便能成佛;陆王理学继承了这一思想 , 提出 “ 心即是理 ” , “ 理 ” 不需要到身心以外的事物上去寻找 , 心就是天地万物的渊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