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七上《山行》课件内容摘要:
1、2016/11/28作者:杜牧执教者:党岘中学 吴国强2016/11/28同学们,一年四季,你最喜欢哪个季节。 为什么春 夏秋 冬2016/11/28因 为 有了春、夏、秋、冬,所以我 们 看到了一 个 奇妙、美 丽的大自然。 但是秋天,是一 个多姿多彩的季 节 ,收 获 的季 节。 今天我 们来学习 一篇有 关 秋季的名 诗。 2016/11/28同学们去过北京的香山吗 ?到了深秋,香山上 满 山遍野,一片火 红 , 你们 想不想去看看那山上的 红叶,那就 随 我到北京香山公园 一游 吧。 香山2016/11/28那么你 们 小学 时 怎么学古 诗 的。 2016/11/28作者简介:杜牧(公元 2、803约 852年)唐代诗人,汉族,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宰相杜佑之孙。 晚唐杰出诗人,尤以七言绝句著称。 擅长文赋,其 阿房宫赋 为后世传诵。 有 樊川文集 二十卷传世,为其外甥裴延翰所编。 全唐诗 收杜牧诗八卷。 人号“小杜”,以别于杜甫。 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大李杜” 李白和杜甫。 2016/11/282016/11/28山行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2016/11/28小组合作,利用文中的注释及词语手册,合作互助,逐字逐句理解诗文。 有不理解的地方做上标记或写下来。 2016/11/28远上寒山石径斜 ,远上:寒山:石径:斜: 3、向山的远处伸展。 深秋时节的山石头小路倾斜,这里有曲折不直的意思。 句解:在深秋时节的山上,有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伸向远方。 2016/11/28白云生处有人家。 白云生处:白云生处和白云深处比较:深:浓厚,浓郁;生:生出,存在。 (指有白云缭绕的地方,也说明那地方比较高。 )指飘浮着白云的地方。 句解 : 在白云飘浮的地方隐隐约约可以看到几户人家。 2016/11/28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坐:枫林晚:霜叶:红于:因为傍晚时候的枫树林比 还红被秋霜打过的枫叶句解:四周枫叶如火,更显得红叶娇美,远远胜过早春二月的花,所以诗人被这美景吸引住了,停下车来观赏。 诗人为什么用“红于”而不用“红如”。 因为“ 4、红如”不过和春花一样,无非是装点自然美景而已;而“红于”则是春花所不能比拟的,不仅仅是色彩更鲜艳,而且更能耐寒,经得起风霜考验。 2016/11/28远上 寒山 石径 斜,白云 生处 有 人家。 停车 坐爱 枫林 晚,霜叶 红于 二月 花。 山行杜牧画2016/11/28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山行杜牧远景近景山路绵长 山势高缓白云飘浮 人家居住喜爱枫林 难抑惊喜点明原因 揭示中心这首诗描绘的是秋之色,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同时歌颂了枫叶不畏严寒的精神。 2016/11/28山行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画2016/11/28作业背诵并默写山行2016/11/28。(北师大)七上《山行》课件
相关推荐
• 1. 1961年 , 苏联发射了 “ ” 载人宇宙飞船 , 宇航员加加林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飞上太空的人。 • 2. 1969年 , 美国的 “ ” 号成功登陆月球 , 航天员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登上了月球。 • 三 、 航天飞机: 1981年 , 美国第一架 试飞成功 , 是宇航事业的又一个里程碑。 苏联 东方一号 阿波罗 — 11 航天飞机 • 航天事业发展的作用是什么。 • 精讲:
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斯普特尼克 1号”从苏联拜科努尔发射场升空。 虽然这颗卫星只会在太空噼啪作响,但它标志着人类的活动空间已经从陆地、海洋、大气层扩大到了宇宙空间,人类从此打开天门,放眼宇宙。 苏联发射的世界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1965年,苏联科学家检测“东方”号的运载火箭。 1961年 4月 12日,世界上第一艘载入宇宙飞船“东方”号在苏联发射升空。 苏联第一位宇航员加加林
系 二、战国时期墨家代表人物 墨子学说 ——墨子 关于墨的说法: 其一:受过墨刑的人,即面额刺字纹,抹以黑, 罚为工匠。 其二:是平民的通称,因平民称“黥首”,平民无 冠,头是黑色。 墨家代表农与工肆之人(小生产者) 年代: 国籍: 地位: 著作: 墨子 生平 战国 鲁国 墨家的创始人,第 一个巨子 《 墨子 》 墨子的思想学说 “兼爱”或“仁” 尚力 反对 不义 的兼并战争 墨子 的影响
2016/11/28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辉。 2016/11/28作者简介认知阅读拓展阅读理解阅读教学目标2016/11/28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了解梁晓声及其作品 ;有感情读课文,识记并理解文中的生字生词,把握课文内容 ,掌握文章主题思想。 通过对母亲的外貌,动作,语言描写,体会母亲的慈祥与善良和我对母亲的感激。
• 提示: 宋明理学都承认 “ 理 ” 的存在;神秀认为只要加强自身修炼 , 就能成佛;程朱理学继承了这种思想 , 主张通过接触世间万事万物 ,在体会到各种知识的基础上加深对先天存在的“ 理 ” 的体验。 慧能认为佛在心内 , 只要静心自悟便能成佛;陆王理学继承了这一思想 , 提出 “ 心即是理 ” , “ 理 ” 不需要到身心以外的事物上去寻找 , 心就是天地万物的渊源 ,
皆备于我,昔之圣贤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者耳。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心皆是理,心即理也。 ——《 陆九渊集 》 材料五 王守仁同朋友在郊外观赏风景时,朋友指着山中开花的树木问: “ 你说天下无心外之物,山中树上的花自开自落,同我心有何相关。 ” 王守仁回答: “ 你不来看此花时,此花与你的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过来,就说明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 材料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