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 专题12-《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导学案内容摘要:
2、。 他根据带湖四周的地形地势,亲自设计了“高处建舍、低处辟田”的庄园格局,并对家人说:“人生在勤,当以力田为先。 ”因此,他把带湖庄园取名为“稼轩” ,并以此自号“稼轩居士”。 当年农历十一月,由于受弹劾,官职被罢,带湖新居正好落成。 辛弃疾回到上饶,开始了他中年以后的闲居生活。 三、文题背景1这首词约写于辛弃疾遭谗落职退居上饶期间。 元夕,农历正月十五之夜,也称元宵节、灯节。 2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须经过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此第三境也。 这第三种境界 4、。 如在“回首”后作个较长的停顿,然后轻轻地、充满深情地读出“那/人” ,最后一句读得更慢些。 这首词主要塑造了一个孤高、淡泊、自甘寂寞的女性形象。 上片写元夕热闹的场面。 下片“蓦然回首”的一瞬间,写出了发现她的惊喜之情。 梁启超认为此词“自怜幽独,伤心人别有怀抱” ,词中的“她”应是作者遭受投闲置散的冷落而不趋众、不媚世的人格写照。 二、悟读,诗情画境“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无论以什么样的标准,它都是中国最经典的情话之一。 苦苦找寻的惘然,失而复得的惊喜。 辛弃疾用一阕青玉案证明了自己生命中深藏不泯的柔情,感动了他生命中的女子,也打动了千年以后的人们。 三、品读,鉴赏评析1诵读 5、辛弃疾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想一想,词中的“那人”是什么样的形象。 词人是如何通过背景渲染来塑造这一形象的。 答案辛弃疾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的“那人”是一个孤高、淡泊、自甘寂寞的女性形象,同时也是词人自己人格的写照。 对这个形象,词人是把她放在火树银花的元宵佳节极其热闹的背景上,连用两层比衬手法来塑造的。 词的开头写灯火场景,对那些“笑语盈盈”的观灯妇女来说是正衬,而对孤高的“那人”来说则是反衬。 越写灯火热闹,越见“那人”孤高的品格。 那“宝马雕车”中的人儿和戴着“蛾儿” 、 “雪柳”的妇女,对“那人”也是反衬。 词人运用两层衬托手法,对主要人物形象起到了突出、强调的作用。 2 “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 7、超评这首词说:“自怜幽独,伤心人别有怀抱。 ”“幽独”在这首词中是怎样表现出来的。 简要陈述词人在这首词中寄寓了自己怎样的“怀抱”。 答案通过寻找一个孤高、淡泊、独在“灯火阑珊处”的女子,表现了词人内心的孤独、寂寞。 词中寄寓了词人在政治上(事业上)的失意苦闷的心情,表达了不愿跟统治者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清平乐检校 山园,书所见辛弃疾连云松竹,万事从今足。 拄杖东家分社肉,白酒床头 初熟。 西风梨枣山园,儿童偷把长竿。 莫遣旁人惊去,老夫静处闲看。 注 检校:核查。 床头:指酿酒的糟架。 (1)这首词从哪几个方面描写了词人“万事从今足”的心态。 答案“连云松竹” ,是欣赏大自然美景,写的是精神上的满足。 分肉送酒,梨枣丰收,写物质上的满足。 (2)下片描写了一个特写镜头,请赏析其中的“偷”和“看”两个字的妙处。 答案一个“偷”字,写出了贪嘴孩子的天真童趣和心虚胆怯、惟恐被人发现的神情。 一个“看”字,既有观看之意,又有看护之意,表现了词人对“偷”梨和枣的儿童的欣赏、爱护之情。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 专题12-《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导学案
相关推荐
2/24 当 α终边落在第一象限时 y x o 的终边 M P Sinα=MP COSα=OM 2020/12/24 当 α终边落在第二象限时 y x o 的终边 M P Sinα=MP COSα=OM 2020/12/24 有向线段 MP的数量等于角的正弦,把有向线段 MP叫做 正弦线 有向线段 OM的数量等于角的余弦,把有向线段 OM叫做 余弦线 定义介绍: 2020/12/24
存在同时满足下列三个条件的角 ? 53s i n)1( 135c os)2( 2tan)3( 不存在 2020/12/24 已知 ,求 的值 . 53s i n ta n,c o s例 1 从而 解 :因为 , 1s i n,0s i n 所以 是第三或第四象限角 . 由 得 1c o ss i n 22 .2516531s i n1c
2、、放大光圈 ()(3)只有在保持细胞活性的条件下,才能用健那绿( 詹纳斯绿 B)染色观察动物细胞中的线粒体 ()(4)用高倍显微镜观察黑藻叶片细胞,叶绿体在细胞内是均匀分布的 ()(5)将洋葱表皮分别置于 0.2 g/ 0.3 g/糖溶液中,观察并比较细胞质壁分离的情况,预期结果是在 0.2 g/糖溶液中洋葱表皮细胞质壁分离现象更明显 ()(6)若比较有丝分裂细胞周期不同时期的时间长短
1、将进酒一、诗人名片李白安史之乱时期755 年,安史之乱爆发,李白避地东南,来往于宣城、金陵、溧阳一带。 后隐居于庐山。 玄宗之子永王李璘率师东下,恭请李白,李白遂满怀热忱毅然从戎。 不料肃宗李亨与永王李璘之间又祸起萧墙,李璘兵败被杀。 李白也因此获罪下狱,不久被流放夜郎(今贵州正安西北)。 当时李白正陷于“世人皆欲杀”的危险处境之中,以致杜甫还误信了流言写诗寄托沉痛的哀思。 李白沿江西上
上的象限角表示为 k360176。 + 45176。 , k∈ Z (假) (假) (真) (假) (真) (假) 基础训练 α适合- 180176。 < α<- 90176。 ,则 α是第几象限角。 如果 α是第三象限的角 , 那么 α的取值范围可表示为怎样的不等式 ? k360176。 + 180176。 < α < k360176。 + 270176。 ,k∈ Z 第三象限角 基础训练 1
2、却并不曾在这个飞扬跋扈的对手面前认输,他们拼尽全力与对手掰手腕,直至打败对手,取得胜利。 野猎人中,“小李子”扮演的不再是西装革履,风度翩翩的潇洒绅士,而是蓬头垢面,茹毛饮血,与自然鏖战的拓荒英雄。 3. 以下四副对联分别对应四位文学家,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金石文章空八代 江山姓氏著千秋刚正不阿留得正气凌霄汉 幽而发愤著成信使照尘寰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