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 专题3-《将进酒》导学案内容摘要:
1、将进酒一、诗人名片李白安史之乱时期755 年,安史之乱爆发,李白避地东南,来往于宣城、金陵、溧阳一带。 后隐居于庐山。 玄宗之子永王李璘率师东下,恭请李白,李白遂满怀热忱毅然从戎。 不料肃宗李亨与永王李璘之间又祸起萧墙,李璘兵败被杀。 李白也因此获罪下狱,不久被流放夜郎(今贵州正安西北)。 当时李白正陷于“世人皆欲杀”的危险处境之中,以致杜甫还误信了流言写诗寄托沉痛的哀思。 李白沿江西上,至巫山时遇赦放还。 762 年,李白病死于安徽当涂令族叔李阳冰家。 初葬采石矶。 后人遵诗人遗志,改葬青山。 李白平生浪迹天下,身世遭遇大起大落,富有传奇色彩,其诗今存九百多首。 二、诗词故事李白诗讽县太爷唐代彰明县令平时也爱吟诗 2、作对,对李白也很谦恭,故同李白有了交往。 一次,李白随县令一起察看江水暴涨的情况,路过一段河堤,忽见江岸边的芦苇丛里有个溺死的女尸,随波摇荡,小鸟瞅着尸体噪叫,鱼儿围着尸体转悠。 李白心酸,县令诗兴大发,高声吟道:“二八谁家女,飘来倚岸芦。 鸟窥眉上翠,鱼弄口旁朱。 ”李白听了很不满意,便接着吟道:“绿发随波散,红颜逐浪无。 何因逢伍相。 应是怨秋胡。 ”县令知道李白在讽刺他,也无可奈何。 李白吟完扬长而去。 李白如何讽刺他呢。 他用了“秋胡戏妻”的典故。 春秋时,有个叫秋胡的,出外十年,当了官,回家探亲,看见桑园里有个美貌妇女,他不知道正是自己的妻子,便前去调戏,遭到妇女的臭骂。 李白以古喻今,讽刺县太爷的流氓 3、无赖。 三、文题背景1 将进酒原是汉乐府短箫铙歌的曲调,题目意译即“劝酒歌” ,故古词有“将进酒,乘大白”云。 这首诗约作于天宝十一载(752),他当时与友人岑勋在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的颍阳山居做客,三人尝登高饮宴。 人生快事莫若置酒会友,诗人又正值“抱用世之才而不遇合”之际,于是满腔不合时宜借酒兴诗情,来了一次淋漓尽致的抒发。 2采石矶太白楼联侍金銮,谪夜郎,他胸中有何得失穷通。 但随遇而安,说什么仙,说什么狂,说什么文章身价。 上下数千年,只有楚屈原、汉曼卿、晋陶渊明,能仿佛一人胸次;踞危矶,俯长江,这眼前更觉天地空阔。 试凭栏远眺,不可无诗,不可无酒,不可无奇谈快论。 流连四五日,岂惟牛渚月、白苎云、青山 4、烟雨,都收来百尺楼头。 注:此联概括了伟大诗人李白一生的主要精神,对其极度加以颂扬。 3安徽当涂县李白墓对联青山埋傲骨,岂肯折腰事权贵;白发怀丹心,甘愿低头为庶民。 一、诵读,整体感知1按照所标出的节拍、韵脚字诵读该诗,感知内容。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 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 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 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 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 杯岑夫子,/丹丘生。 /将进酒,/杯莫。 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 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 醒古来 5、/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 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 谑主人/何为/言/少钱。 径须/沽取/对君/。 酌五花马,千金。 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裘2在前面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该诗。 提示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愤激,诗人的感情发展变化为:悲欢愤狂。 具体分析见下表:二、悟读,诗情画境李白的诗意,伴酒而来。 是酒造就了他,还是他成就了酒,无须深究。 但可以想像,没有酒,起码少了半个李白。 酒之于他,不是杯中物,是灵魂相握的知己,是另一个可以说话的声音。 无论浅酌还是痛饮,饮尽的必是一份心情,一种态度,还有只属于他自己的人生。 就是这样一个李白,一个诗意的李白,一个豪 6、饮的李白,最终,归于永远的李白。 他让人们明白,在岁月的不停流逝中,在人生的各种境况际遇里,伴酒的可以是一个寻常百姓,也可以是这样一位千古“诗仙”。 不论寻常与伟大,短暂与永恒,岁月如酒,生命如酒。 三、品读,鉴赏评析1如何理解“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句话。 开头两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试具体分析。 答案(1)黄河源远流长,落差极大,如从天而降,一泻千里,东奔大海。 如此壮观的景象,定非肉眼可以穷极,作者是想落天外,语带夸张。 上句写大河之来,势不可挡;下句写大河之去,势不可回。 一涨一消,形成舒卷往复的咏叹味。 (2)开篇的这组长句既有比喻以河水一去不返喻人生易逝,又有反衬作用以黄河的伟 7、大永恒衬出生命的渺小脆弱。 这个开端可谓悲感已极,却不堕纤弱,可说是巨人式的感伤,具有惊心动魄的艺术力量,同时也是由长句开篇的气势造成的。 2怎样理解“天生我材必有用”这句话。 答案这是一个令人击节赞叹的句子。 “有用”而“必” ,何等自信。 简直像是人的价值宣言,而这个人“我”是须大写的。 于此,从貌似消极的现象中露出了深藏其内的一种怀才不遇而又渴望用世的积极的本质内容来。 3试将将进酒中“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跟“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作一比较,说说二者在内容和表现手法上有什么不同,为何有这不同。 答案内容上相同的是,都表现了诗人对权贵的鄙弃和蔑视的态度;所不同 8、的是,前者所谓“开心颜”包含着个人对精神自由的追求,而后者所谓“长醉不复醒”显得消极一些。 总起来说,前者于愤激中略见昂扬,后者于愤激中略见低沉。 在表达形式上二者的不同是很明显的。 前者是直白,锋芒直指“权贵” ;后者是曲达,以“钟鼓馔玉”借代权贵。 之所以有上述不同,可能跟诗人创作时的心境和所选用的题材有关。 梦游天姥吟留别写于初离长安之时,诗人余恨未消,又以“游仙”为题材,而“安能”二句有卒章显志的作用,不能不直截了当地说出诗人心中的意愿;而将进酒作于此后约七年光景,又值朋友欢聚饮酒,尽吐胸中块垒,也要跟饮酒合在一起说,因而只能采用曲达。 4诗人说到“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时,为什么单举 9、曹植为例。 答案首先要正确理解“古来”二句的意思:“圣贤” ,不是单指孔孟,也包括所有“抱利器而无所施”的贤能之士;“饮者” ,决非一般酒徒,而是“圣贤”中逃之于醉乡的人。 说圣贤“寂寞” ,并非贬抑,不过是“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之意;说饮者“留名” ,固属偏激之辞,表现了诗人的狂放,但既在酒宴上,自然要强调饮酒的意义,也是可以理解的。 曹植很有才干,但遭兄、侄猜忌,终不得用。 李白钦佩他的才干,同情他的遭遇,借以自况,故用为例证。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听蜀僧濬弹琴李白蜀僧抱绿绮 ,西下峨眉峰。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 ,馀响入霜钟。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注 绿绮:古代名琴 10、。 流水:借用“高山流水”典故。 霜钟:山海经中山经载,丰山有九钟,霜降而鸣。 (1)诗的第二联中“一挥手”和“万壑松”分别表现了什么。 答案“一挥手”:弹琴的动作,表现蜀僧技艺的高超。 “万壑松”:指自然界中宏伟的响声,表现琴声的铿锵有力。 (2)结合全诗谈谈你对第四联“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的理解。 答案诗人听完蜀僧弹琴,举目四望,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青山已罩上一层暮色,灰暗的秋云重重叠叠,布满天空。 时间过得真快啊。 解析理解诗歌本身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诗歌首联写蜀僧弹琴前的准备,颔联写蜀僧弹琴。 用“一挥手”写动作,用“万壑松”写效果;颈联写作者听后的感受,心如同被流水洗过一样畅快,而且音乐不绝于耳,余音与钟声融合在一起;尾联则写诗人陶醉在琴声中,不知不觉已是傍晚了。 整首诗意境幽美,化用典故显示了李白对蜀僧的倾慕之情。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 专题3-《将进酒》导学案
相关推荐
2、。 他根据带湖四周的地形地势,亲自设计了“高处建舍、低处辟田”的庄园格局,并对家人说:“人生在勤,当以力田为先。 ”因此,他把带湖庄园取名为“稼轩” ,并以此自号“稼轩居士”。 当年农历十一月,由于受弹劾,官职被罢,带湖新居正好落成。 辛弃疾回到上饶,开始了他中年以后的闲居生活。 三、文题背景1这首词约写于辛弃疾遭谗落职退居上饶期间。 元夕,农历正月十五之夜,也称元宵节、灯节。
2/24 当 α终边落在第一象限时 y x o 的终边 M P Sinα=MP COSα=OM 2020/12/24 当 α终边落在第二象限时 y x o 的终边 M P Sinα=MP COSα=OM 2020/12/24 有向线段 MP的数量等于角的正弦,把有向线段 MP叫做 正弦线 有向线段 OM的数量等于角的余弦,把有向线段 OM叫做 余弦线 定义介绍: 2020/12/24
存在同时满足下列三个条件的角 ? 53s i n)1( 135c os)2( 2tan)3( 不存在 2020/12/24 已知 ,求 的值 . 53s i n ta n,c o s例 1 从而 解 :因为 , 1s i n,0s i n 所以 是第三或第四象限角 . 由 得 1c o ss i n 22 .2516531s i n1c
上的象限角表示为 k360176。 + 45176。 , k∈ Z (假) (假) (真) (假) (真) (假) 基础训练 α适合- 180176。 < α<- 90176。 ,则 α是第几象限角。 如果 α是第三象限的角 , 那么 α的取值范围可表示为怎样的不等式 ? k360176。 + 180176。 < α < k360176。 + 270176。 ,k∈ Z 第三象限角 基础训练 1
2、却并不曾在这个飞扬跋扈的对手面前认输,他们拼尽全力与对手掰手腕,直至打败对手,取得胜利。 野猎人中,“小李子”扮演的不再是西装革履,风度翩翩的潇洒绅士,而是蓬头垢面,茹毛饮血,与自然鏖战的拓荒英雄。 3. 以下四副对联分别对应四位文学家,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金石文章空八代 江山姓氏著千秋刚正不阿留得正气凌霄汉 幽而发愤著成信使照尘寰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
1、梅州数学试卷 第 1 页 (共 23 页)梅州市 2016 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数 学 试 卷说 明:本试卷共 4 页,24 题,满分 120 分. 考试用时 90 答题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准考证号、姓 名、试室号、座位号,再用 2B 铅笔把试室号、座位号的对应数字涂黑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答案选项涂黑,如需改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