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 专题3-《送友人》导学案内容摘要:

1、送友人一、诗人名片李白离开长安后的漫游李白离开长安后东行,至洛阳与杜甫相识,后又与杜甫、高適一起畅游梁、宋一带,过着饮酒论文、追鹰逐兔的放逸生活。 后来,在山东兖州,又与杜甫相遇,同游泗水、东蒙一带。 随着天宝年间政治形势的每况愈下,李白对国事的倾危深感忧虑和不安。 他四处浪游,漂泊在山东、金陵一带。 一路上写下了许多优秀诗篇。 二、诗词故事赐金放还李白在长安期间,恰逢渤海国呈报的国书故意用他们自己的文字书写,以此蔑视朝廷。 当时这种文字只有李白一人识得。 唐玄宗命李白拟回书,并极为郑重其事,请贵妃为他捧砚。 李白想趁机戏弄杨国忠、高力士,于是请皇上允许让杨国忠代为磨墨,坐下后又让高力士替他脱靴。 玄宗一一应允 2、。 为此,杨、高二人恨之入骨,借机向贵妃进言,谎说李白把杨贵妃比作汉朝行为放荡的皇后赵飞燕,讽刺她。 杨贵妃听信了高力士的话,真的生了气,后来在唐玄宗面前一再讲李白怎么怎么不好。 唐玄宗渐渐对李白也看不惯了,于是把李白赐金放还了。 三、文题背景宣城,在今安徽省宣城县,南齐大诗人谢朓居住和任太守之地,景色优美,李白对此素有情衷。 送友人这首诗是在玄宗天宝末年(754)李白在安徽宣城送别友人时所作。 这首送别诗写得新颖别致,不落俗套。 一、诵读,整体感知1按照所标出的节拍、韵脚字诵读该诗,感知内容。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 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 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 情挥手/自兹 3、/去,萧萧/班马/。 鸣2在前面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该诗。 提示这首诗充满了自然美和人情美。 感情真挚热诚而又豁达乐观,毫无缠绵悱恻的哀伤情调二、悟读,诗情画境李白已经送友人来到了城外,然而两人仍然并肩缓辔,不愿分离。 只见远处,青翠的山峦横亘在外城的北面,波光粼粼的流水绕城东潺潺而过。 天空中一抹白云,随风飘浮;远处一轮红彤彤的夕阳徐徐而下,似乎不忍遽然离开大地。 诗人和友人在马上挥手告别,频频致意。 那两匹马仿佛懂得主人的心情,也不愿脱离同伴,临别时禁不住萧萧长鸣,似有无限深情。 然而送君千里终须一别,只好望着他的身影渐渐地消失在夕阳下三、品读,鉴赏评析1说说该诗是如何借助物象来表达“游子意” 、 “故 4、人情”的。 答案诗人以飘浮不定的孤蓬、浮云,写出了游子不忍遽去的情怀;以缠绵的白水、依依的落日,写出了故人恋恋不舍的情感。 离群的马和萧萧马嘶,则双写游子和故人的深情厚谊。 2首联用什么词语勾勒出怎样的送别环境。 答案“青山” 、 “白水”青白相间,色彩明丽;“横”字勾勒出青山的静态, “绕”字描画出白水的动态,描摹出一幅青山秀丽、白水环绕的送别图景。 3颈联用怎样的艺术手法表达出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颈联两句是很工整的对偶。 诗人巧妙地用“浮云” 、 “落日”作比, “浮云”比喻友人的行踪不定、任意东西;“落日”比喻自己像落日不肯离开大地一样对朋友依依惜别的心情。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金陵酒肆留别李白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1)有人说,一个“香”字用得极佳。 请结合作品说说佳在何处。 答案“香”字所包含的不仅是柳花的香,还包括店外飘来的其他花香、店内横溢的酒香以及吴姬身上的幽香。 这一切融汇成一阵阵醉人的醇香,这怎能不使李白留恋呢。 (2)试简析最后两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答案“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运用了反诘与比较的修辞手法。 滚滚东流的长江水,与李白的离愁别绪比起来,也是望尘莫及,可见李白愁之深,愁之长。 诗人以流水与愁思相比较,并以反诘句形式出现,使人觉得新鲜,而且神情毕肖,韵味悠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