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34)近代物理初步(含答案)内容摘要:
2、太阳中发生的重核裂变D. 83半衰期是 5 天,100 克 83过 10 天后还剩下 50 克210 2103(2015北京理综,17)实验观察到,静止在匀强磁场中 A 点的原子核发生 衰变,衰变产生的新核与电子恰在纸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运动方向和轨迹示意如图,则()A轨迹 1 是电子的,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B轨迹 2 是电子的,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C轨迹 1 是新核的,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D轨迹 2 是新核的,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4(2015北京理综,14)下列核反应方程中,属于 衰变的是()A. N O H B. U 2 178 1 23892 23490 42C. H H n D. 1 3、42 10 23490 23491 0 15(2015广东理综,18)(多选)科学家使用核反应获取氚,再利用氘和氚的核反应获得能量,核反应方程分别为:XY H H H 42 31 21 31 42列表述正确的有()AX 是中子BY 的质子数是 3,中子数是 6C两个核反应都没有质量亏损D氘和氚的核反应是核聚变反应62015山东理综,39(1)(多选) 14C 发生放射性衰变成为 14N,半衰期约 5700 年。 已知植物存活期间,其体内 14C 与 12C 的比例不变;生命活动结束后, 14C 的比例持续减少。 现通过测量得知,某古木样品中 14C 的比例正好是现代植物所制样品的二分之一。 下列说法 5、学实验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下列说法符合历史事实的是()A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测出了基本电荷的数值B贝克勒尔通过对天然放射现象的研究,发现了原子中存在原子核C居里夫妇从沥青铀矿中分离出了钋(镭(种新元素D卢瑟福通过 粒子散射实验证实了在原子核内部存在质子E汤姆逊通过阴极射线在电场和磁场中偏转的实验,发现了阴极射线是由带负电的粒子组成的,并测出了该粒子的比荷92015新课标全国卷,35(1)在某次光电效应实验中,得到的遏止电压 的关系如图所示。 若该直线的斜率和截距分别为 k 和 b,电子电荷量的绝对值为 e,则普朗克常量可表示为_,所用材料的逸出功可表示为_。 10(2015江苏单科,12C)(多选 6、)(1)波粒二象性是微观世界的基本特征,以下说法正确的有()A光电效应现象揭示了光的粒子性B热中子束射到晶体上产生衍射图样说明中子具有波动性C黑体辐射的实验规律可用光的波动性解释D动能相等的质子和电子,它们的德布罗意波长也相等(2)核电站利用原子核链式反应放出的巨大能量进行发电, U 是核电站常用的核燃料。 23592U 受一个中子轰击后裂变成 部分,并产生_个中子。 要使链式反23592 14456 8936应发生,裂变物质的体积要_(选填“大于”或“小于”)它的临界体积。 (3)取质子的质量 1027 子的质量 1027 粒子的质量 10 27 速 c0 8 m/s。 请计算 粒子的结合能。 (计算 8、时,从锌板表面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也随之增大B质子和中子结合成新原子核一定有质量亏损,释放出能量C有 10 个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当有 5 个原子核发生衰变所需的时间就是该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D氢原子的核外电子由较高能级跃迁到较低能级时,要释放一定频率的光子,同时氢原子的电势能减小,电子的动能增大3(2015新余市期末)(多选)在光电效应实验中,两个实验小组分别在各自的实验室,约定用相同频率的单色光,分别照射锌和银的表面,结果都能发生光电效应,如图甲,并记录相关数据。 对于这两组实验,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饱和光电流一定不同B因为材料不同逸出功不同,所以遏止电压 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不同D因为光强 9、不确定,所以单位时间逸出的光电子数可能相同E分别用不同频率的光照射之后绘制 图象( 为照射光频率,图乙为其中一小组绘制的图象),图象的斜率可能不同4(2015景德镇市二检)(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卢瑟福通过 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B结合能越大,原子核结构一定越稳定C如果使用某种频率的光不能使某金属发生光电效应,则需增大入射光的光照强度才行D发生 衰变时,元素原子核的质量数不变,电荷数增加 1E在相同速率情况下,利用质子流比利用电子流制造的显微镜将有更高的分辨率5(2015贵州七校联考)(多选)下列几幅图的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最新学习考试资料试卷件及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课尽在 11、答案考点 34近代物理初步两年高考真题演练1电子束通过双缝实验装置后可以形成干涉图样,可以说明电子是一种波,故A 正确; 射线在云室中穿过会留下清晰的径迹,可以说明 射线是一种粒子,故 B 错误;人们利用慢中子衍射来研究晶体的结构,中子衍射说明中子是一种波,故 C 正确;人们利用电子显微镜观测物质的微观结构,利用了电子束的衍涉现象,说明电子束是一种波,故 D 正确;光电效应实验中,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说明光是一种粒子,故 E 错误。 2B 射线是光子流,故 A 错误;氢原子辐射光子后,由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半径减小,绕核运动的动能增大,故 B 正确;太阳辐射 13、 正确;Y 应10为 Y,所以 Y 的质子数为 3,核子数为 6,中子数为 3,B 错误;两核反应均有能量释放,63根据爱因斯坦质能方程,两核反应都有质量亏损,C 错误;由聚变反应概念知,D 正确。 6因古木样品中 14C 的比例正好是现代植物所制样品的二分之一,则可知经过的时间为一个半衰期,即该古木的年代距今约为 5 700 年,选项 A 正确; 12C、 13C、 14C 具有相同的质子数,由于质量数不同,故中子数不同,选项 B 错误;根据核反应方程可知, 14C 衰变为 14N 的过程中放出电子,即发出 射线,选项 C 正确;外界环境不影响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选项 D 错误。 7原子序数大于 14、或等于 83 的元素,都能发生衰变,而原子序数小于 83 的部分元素能发生衰变,故 A 错;放射性元素的衰变是原子核内部结构的变化,与核外电子的得失及环境温度无关,故 B、C 项正确;在 、 三种射线中,、 为带电粒子,穿透本领较弱, 射线不带电,具有较强的穿透本领,故 D 项正确;一个原子核不能同时发生 和 衰变,故 E 项错误。 8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测出了基本电荷的数值,选项 A 正确;贝克勒尔通过对天然放射现象的研究,说明原子核的组成情况,而原子中存在原子核是卢瑟福的 粒子散射实验发现的,选项 B、D 错误;居里夫妇发现钋和镭是从沥青中分离出来的,选项 C 正确;汤姆逊通过阴极射线在电磁场中的偏转,发现阴极射线是由带负电的粒子组成的,并测出其比荷,选项 E 正确。 9解析光电效应中,入射光子能量 克服逸出功 向遏制电压 理得 U ,斜率即 k,所以普朗克常量0e 距为 b,即 以逸出功 案 析(1)光电效应。高考物理(34)近代物理初步(含答案)
相关推荐
2、了生物膜的流动性,B 项错误。 蛋白酶抑制基因的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因此其产物有 白质或酶,作用是抑制害虫和病原微生物蛋白酶的活性,因此可能使害虫蛋白酶的结构发生变化,C 项正确。 系统素激活的是植物体内的蛋白酶抑制基因,D 项错误。 导人体表皮细胞使之具有胚胎干细胞的活动特征后,这些细胞可以转变为心脏和神经细胞。 下列与此相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析】选 B。
1、送友人一、诗人名片李白离开长安后的漫游李白离开长安后东行,至洛阳与杜甫相识,后又与杜甫、高適一起畅游梁、宋一带,过着饮酒论文、追鹰逐兔的放逸生活。 后来,在山东兖州,又与杜甫相遇,同游泗水、东蒙一带。 随着天宝年间政治形势的每况愈下,李白对国事的倾危深感忧虑和不安。 他四处浪游,漂泊在山东、金陵一带。 一路上写下了许多优秀诗篇。 二、诗词故事赐金放还李白在长安期间
同 NaCl+NH3+CO2+H2O=NaHCO3↓+NH4Cl 2NaHCO3==== Na2CO3+CO2↑+H2O↑ △ 原料的来源和副产物不同 在纯碱的生产过程中是先通入 NH3还是 CO2。 人类历史上,科学技术的突破性重大发现和成果总是与一些伟大的名字联系在一起,路布兰( 1791)、索尔维( 1862)和侯德榜( 1924)的名字都铭刻在人类制碱技术发展的历史上,你知道吗。
—— 助燃剂 • 助燃剂或促燃剂是当今所研究的节油剂中的一种最主要的成分。 由于它的作用,燃料雾化更好,燃料的气化率及扩散性提高,燃料的发火点降低,燃烧速度加快、燃烧效率增大、输出功率提高。 • 总之,助燃剂能使燃料燃烧得更充分,从而降低燃料消耗,达到节能目的,井减轻废气对环境的污染。 在纺织工业中的应用 • 织物的退浆、煮练和漂白加工过程统称为织物的前处理。 •
4、18如图,长方形 ,第 1 次平移将长方形 方向向右平移 5 个单位,得到长方形 2 次平移将长方形 方向向右平移 5 个单位,得到长方形 第 n 次平移将长方形 沿 的方向平移 5 个单位,得到长方形 n2),则 为最新学习考试资料试卷件及海量高中、大题共 7 小题,共 52 19计算:(1)3x 3x9+x2xx3)(a 2) 3+( 2a2)(pq) 4(qp) 3(p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