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中考文言文阅读(3)《狼》ppt复习课件内容摘要:

1、第二部分 古诗文阅读专题二 文言文阅读三、狼知识梳理第一部分 屠户遇狼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 甚远。 1. 词语解释( 1) 止 有剩骨 止:( 2) 缀 行甚远 缀:第二部分 屠户惧狼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同“只”连接,这里指紧跟着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1. 词语解释( 1)一狼仍 从 从:( 2)骨已 尽 矣 尽:( 3)而两狼之 并 驱 如故 并:如故:跟从完像原来一样一起2. 句子翻译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骨头已经扔完了,两只狼还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 第三部分 屠户御狼屠大窘 ( 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 2、其中,苫 (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 (向。 1. 词语解释( 1)屠大 窘 窘:( 2) 顾野 有麦场 顾:野:回头看,这里指往旁边看处境困迫,没有办法野外2. 句子翻译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狼不敢向前,瞪眼向着屠户。 ( 3)场主积 薪 其中 薪:( 4) 弛 担持刀 弛:柴火松开,松懈,这里指放下担子第四部分 屠户杀狼少( ,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 ( ),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 (。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1. 词语解释( 1)其一 犬坐 于前 犬坐: 3、( 2)目似 瞑 瞑:像狗似的蹲坐着闭上眼睛( 3) 意暇 甚 意:暇:( 4)屠 暴 起 暴:( 5)一狼 洞其中 洞:( 6)意将 隧 入以攻其后也隧:( 7)乃悟前狼假 寐 寐:( 8) 盖 以诱敌 盖:这里指神情、态度空闲,这里指悠闲突然名词用作动词,打洞名词用作动词,打洞这里有“原来”的意思睡2. 句子翻译( 1)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过了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 ( 2)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这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来诱惑敌方的。 第五部分 点明主题狼亦黠 (,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止增笑耳。 1. 词语解释( 1)狼亦 黠 矣 4、 黠:( 2) 止 增笑耳 止:狡猾只是,仅仅2. 句子翻译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止增笑耳。 禽兽的欺骗手段又有多少呢 ?只是增添笑话罢了。 【 全文中心 】 本文通过写两只狼想要吃掉屠户,最终却双双毙命于屠户刀下的故事,嘲讽了恶狼以欺诈而自取灭亡的可笑下场。 启发我们:对待像狼一样的恶人,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绝不能施以仁慈。 【 写作特色 】 本文篇幅短小但情节曲折,语言简洁生动,借助于动作、神态等的描写,刻画出狼贪婪、凶狠、狡诈的本性和屠户的机智勇敢。 全文理解【 文意理解 】1. 文中的哪些语句表现了狼的狡猾。 文中表现狼的狡猾的语句:“缀行甚远”“一狼得骨止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5、“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意暇甚”“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等。 2. 屠户的机智表现在哪些地方。 文章写出屠户的机智,主要是通过他的动作表现出来的。 “顾野有麦场 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3. 面对既贪而又凶黠的两狼,屠户有过怎样的心理。 你觉得可用文中的哪几个字来形容。 开始害怕,继而困窘,最后决心一搏;惧 窘 暴起。 4. 屠户是如何与两狼展开搏斗的。 从中可以看出屠户具有怎样的品质。 屠户与狼搏斗表现在: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 屠自 6、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表现了屠夫的勇;表现了屠夫的智。 金题演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 1 5题。 ( 12分 )【 甲 】 狼 第四、五段【 乙 】 说虎 全文1. 对下列标色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 )A. 意 暇甚(神情、态度) B. 盖 以诱敌(原来)C. 虎 利 其爪牙(锋利) D. 何 足 怪哉 (值得)【解析】 C 项中“利”的意思是“以 为利”。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之”与例句中的“之”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 )例句: 而两狼 之 并驱如故A. 公与 之 乘( 曹刿论战 )B. 然虎 之 食人不恒见( 说虎 )C. 无鲜肥滋味 之 享( 7、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D. 忘路 之 远近( 桃花源记 )【解析】 ”是代词,代指曹刿; ”是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与例句同; ”是连词,表目的,可译为“用来”; ”是结构助词,可译为“的”。 【答案】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 4分 )( 1)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过了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 ( 2)虎之力,于人不啻倍也。 老虎的力量跟人相比,不止大一倍。 4. 【 甲 】 文中屠户的机智表现在哪些地方。 ( 2分 )5.【 甲 】 文中的狼尽管贪婪、凶狠、狡诈,但最终被屠户所杀, 【 乙 】 文的虎力气比人大,也有锋利的爪牙,但“虎之皮人常寝处之”,试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其原因。 (2分 )因为人类机智聪明,善于运用智慧与工具。 屠户采用“缓兵之计”,找到了最佳的作战地形和最佳的作战时机,杀死了他的对手 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