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上数学全册教案(表格式,110页)内容摘要:
3、书口算的想:40220 623 20323 出示口算卡片,视算。 选择几题说说算理。 说明 462 还可以用竖式来计算。 板书 2)46 说明竖式的写法,以及在横线格上的位置。 自学除法笔算的方法。 指导笔算除法的顺序和方法。 提问:2 为什么写在商的十位上。 第二个 4 是怎么来的。 第二个和第三个 6 分别是怎样来的。 讨论并指名回答。 直接写得数。 写完后比一比每组两题在计算上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1)先独立做前两题。 指名板演。 集体订正。 比一比两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2)完成后两题。 指名板演。 集体订正。 今天你学到了什么知识。 课堂作业:3)作业:、 5)学生如果有自己的口算方法也可以 10、方法,基本掌握首位不整除的除法笔算。 教学准备:幻灯片、小棒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 二、新授1、教学 522 2、教学 522 的竖式 3、小结 三、练习1、做想想做做第 1 题 四、作业出示情景图。 提出问题:把 52 个羽毛球平均分给 2 个班,每个班能分得多少个。 根据问题列出算式。 在草稿本上试算,说说与前面学的除法有什么不同。 用小棒摆一摆,分一分。 交流你是怎么分的。 突出“先分给 每个班 2 筒后,还剩下 1 筒和 2 个羽毛球,该怎么办。 ”借借助学具或画图,体会先要分整筒的,分给每班 2 筒,余下的一筒要和单个的合起来再分。 也就是余下 12 个,每班再分 6 个。 每班共分到 26 个。 说明 13、学内容:一、复习 二、新授1、教学 623 2、教学 623 的笔算竖式 3、练习 三、课堂小结 四、布置作业966 996 笔算,指名板演。 集体集体订正。 先摆小棒 6 捆带 2 根,平均分成 2 份,怎么分。 口答算式,并计算。 再摆小棒 6 捆带 2 根,平均分成 3 份,怎么分。 先 摆一摆,再同桌交流。 指名摆一摆,说说想法。 突出剩下的 2 根。 口答算式,并写出结果。 说明 623 还可以用竖式来计算。 先在草稿本上试算,再交流。 说说遇到什么问题。 讨论个位上的 2 除以 3 不够怎么办。 讨论后明白个位上 2 除以 3,不够商 1,要在商的个位上写 0。 再说说,为什么个位上要写 0,能不能省略。苏教版三年级上数学全册教案(表格式,110页)
相关推荐
3、以点 M,N 为圆心,大于 长为半径画弧,两弧在第二12象限交于点 的坐标为 (2a,b1),则 a 与 b 的数量关系为 ( B )Aa b B2a b1 C2ab1 D2ab110如图,在,C90,分E E,则下列结论:分分CC )A1 个 B2 个 C3 个 D4 个二、填空题(每小题 3 分,共 24 分)11已知且周长为 12 积为 6 周长为_12_面积为_6_图,已知 角平分线
y x 0 () y=2x y=( )x 1 2 从画出的图象中你能发现函数 y=2x 的图 象和函数 y=( )x 的图象有什么关系。 可否 利用 y=2x的图象画出 y=( )x的图象。 1 2 1 2 用描点法画 y=4x与 y=( )x的图象。 1 4 x y=4
3、对于近代传记文学的写作有什么帮助呢。 也不尽然。 古代文人的这类作品,主要是对于死者的歌颂,对于近代传记文学是没有什么用处的。 这些作品,毕竟不是传记文学。 除了史家和文人的作品以外,是不是还有值得提出的呢。 有的,这便是所谓别传。 别传的名称,可能不是作者的自称而是后人认为有别于正史,因此称为“别传”。 有些简单一些,也可称为传叙。 这类作品写得都很生动,没有那些阿谀奉承之辞
∈ C , 则 z1 z2 z1 = z2 ( ) , (z2 ≠0) . 2020/12/24 在乘除法运算中关于复数模的性质 已知 z1 , z2 ∈ C , 求证: | z1 | z1 z2 = | z2 | , (z2 ≠0) . 2020/12/24 |2||71||34|iii.3610385 ( 4 3 ) ( 1 7 )42iizzi 例 : 已 知 ,
函数中在函数 ,1,2,.1 22 yxyxyy xx这个是幂函数 这个是幂函数 .),2()(.2 2式试求出这个函数的解析的图象过点已知幂函数 xfy .212,2),2,2(,:2121222l ogl og2xxyy故所求的幂函数为所以所以因为函数过点设所求幂函数为解作出下列函数的图象 : x … 3 2 1 0 1 2 3 … … 3 2 1 0 1 2
3、” 是许多中学生喜欢的饮料,与“ 可乐”相关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用吸管能吸取“可乐” 是利用了大气压强B罐上标有“355字样,则所装 “可乐”质量约为 355铝合金制作易拉罐,是利用了该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电性D罐上标有回收标志,是提醒人们保护环境、节约资源6把质量相等的两块橡皮泥分别捏成实心球状和碗状,轻轻放到水面,发现实心球橡皮泥沉到容器底部,碗状橡皮泥漂浮在水面,如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