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教案全集内容摘要:

3、文言短篇小说,明清时候,长篇得到长足的发展。 中国的古典长篇小说都为章回体,每个故事前的回目都大致交代出本回的主要内容。 作者 关于作者说法众多,有的说是罗贯中,有的说是施耐安,有的说是施本罗编,还有的说是施作罗续。 其中明末清初的金圣叹就持最后那个说法,所以他才腰斩水浒。 但现在大多数人认为还是施作的。 对于施我们现有的资料很少。 施耐庵,元末明初人(约 12961370) ,钱塘(杭州) 人,曾中元朝进士,在钱塘做过两年官,因与当道不合,弃官闲居在苏北故乡。 代表作水浒传。 作品 水浒传和红楼梦 三国演义 西游记并称为四大名著,代表了中国古典小说的最高成就。 水浒传不是作者独立创作的作品,而是在民间故事 4、、话本、杂剧等集体创作的基础上再创作而成的。 它所写宋江起义的故事源于历史真实。 在宋史中的徽宗本纪 , 侯蒙传 , 张叔夜传及其他一些史料中都曾提及。 从南宋起,宋江的故事就在民间广泛流传。 元代出现了大批的水浒戏。 这说明水浒故事是在不断发展中丰富和完善的。 水浒传原名忠义水浒传 ,甚至就叫忠义传。 在小说里有一批“大力大贤有忠有义之人” ,他们未能“酷吏赃官都杀尽,忠心报答赵官家” ,却被奸臣贪官逼上梁山,沦为“盗寇”。 水浒传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优秀长篇小说,它艺术地概括了历史上农民起义发生、发展直至失败的过程。 通过对农民起义者不同反抗道路的详尽描写,热情讴歌了他们的造反精神和 5、优秀品质,描绘了农民革命的理想,深刻反映了广阔的社会生活。 本文 这篇课文节选自水浒传第十回。 而林冲无端遭受迫害、终于被逼上梁山、参加了农民起义队伍的故事是从第七回开始的。 故事的大致经过如下:林冲本在东京当禁军教头。 奸臣高俅的干儿子高衙内几次要霸占林冲的妻子,都遭到抗拒。 高俅指使陆谦、富安等人设下毒计,企图置林冲于死地,于是林冲被陷害充军发配到沧州。 由于鲁智深、柴进的保护和帮助,林冲一路上不仅免于被害,而且到沧州后还被派到天王堂当看守。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是林冲由逆来顺受、委曲求全,走向反抗道路的重要章节,也是封建社会官逼民反的最典型的例子,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封建社会被压迫者走上反抗道路的必然性。 推 6、荐 水浒传的版本以很多,这里我推荐大家读一读金圣叹点评的第五才子书施耐安水浒传。 金圣叹是明末清出的理论评论家。 他是当时的出名才子。 他认为从古至今有六部书是天下才子必看的经典之作,他打算要逐一评点。 水浒传是第五。 其他的分别为庄子 西厢记 离骚 杜诗 史记。 但是他没有完成他的计划和理想。 后来因为复明祭庙的案件被斩首,很是可惜。 我说的这部是由他腰斩过的,只有 70 回,但是这 70 回都是相当精彩的,在这 70 回里,他都加了评注,非常精到,可以帮助同学理解,许多地方经他点拨后有茅塞顿开的感觉。 分析正文 下面我们先来看看课文。 给同学们 10 分钟的时间快速的阅读或浏览课文,同时思考这样的一个问题 7、:时注意体会林冲的心理变化。 (可以按地点分大致为三部分:酒店 16,草料场 710,山神庙 1112)和事之间有什么联系。 酒店起了什么作用。 林冲在街上偶遇了曾经救济的李小二,由此就走进了李小二的酒店,开始了在困境之中的常来常往,也算开始了感情的投资。 而来谋害林冲的陆虞侯和富安也恰是来到了这个酒店来商议此事。 而恰好李小二于林冲相好,特意留心了这好尴尬的人,让自己老婆偷听打探消息。 可惜的是听得并不清楚,却好为下文打下了铺垫。 陆走后林冲进来了,李传递消息。 林冲辞别也是在酒店。 正是机缘巧合,正应了那句古话“无巧不成书”。 李小二的出现为传递消息做了铺垫,陆富的出现为放火做了铺垫,一步一步,徐徐铺开来。 9、又有什么事情发生,又是什么推动故事情节的深入发展呢。 首先我们看,林冲是怎样发现山神庙的。 去买酒的路上。 英雄喜喝酒,况且天寒地冻。 于是我们的林大侠就去买酒。 大家找出有酒的地方。 他们去草料场的路上,标明了“又没买酒吃处” ,与老军说“你若买酒吃时有市井” ,遥相呼应,使小说叙事周密,同时又为林冲出门买酒发现山神庙而躲过祸事打下铺垫。 转眼差错之间,就可能不被烧死,这个酒可算推动故事向下发展的动力之一。 但是只是出门打酒就一定可以躲过祸事吗。 不一定。 他那破草屋不塌他就还是危险的。 那么我们看看草屋是怎么塌的。 因为风雪。 大家找出对风雪的描写。 在去往草料场的路上已然“彤云密布卷下一天大雪来” ,天气的确不好。 10、林冲去买酒时候已然是“那雪下得紧” ,大家注意这个“紧”它特别形象的刻画出了当时的雪势。 鲁迅曾评说“比大雪纷飞多两个字,但那神韵却好得远了(花边文学大雪纷飞 ) ”。 等到林冲买好酒,出小店时“到晚越下得紧了” ,可见,这雪是越下越大,大到足以压倒草屋,所以草屋倒塌也不会很突兀,林冲因此而躲出借住,躲过祸事也就顺理成章。 此雪亦是推动故事前进的动力之一。 同时请同学想想这里的雪还营造出什么气氛。 (烘托环境,渲染紧张气氛,催得情节也紧张起来。 )中有林冲的过失吗。 从哪里可以看出。 大家找找看,林冲是怎样处置火的。 林冲出门时,特意“将火炭盖了” ,当买酒归来看到倒塌的草厅,又特意查看“火盆内火种都被雪水浸灭 11、了” ,可见失火并非林冲的过失。 林冲纯粹是被陷害和冤枉的。 体现他的被逼。 那么此火亦可算做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动力之一。 们看看到林冲的什么性格呢。 (随遇而安,委曲求全)小结 有酒,有雪,有火,一步一步地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使故事已成“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 ,此时正是小说的发展阶段。 另外我们还要注意一个细节。 还有拿石头堵庙门,为后文门里门外揭真相打了伏笔。 真是一环扣一环,独具匠心啊。 来看第三部分。 请一位同学读一下 11 自然段。 却说,林冲安于古庙中,见火起,想要开门去救,奈何就要开门时,听见有人说话,那人因为石头挡门,就在门外说,这里因为上文的铺垫就不会突兀而产生疑问。 林冲就在门里听,一场“隔门戏”就 12、上演了。 林冲听后是何反应。 当然是怒气冲天。 结果就该出手就出手了,手刃仇人。 到这故事达到高潮就此也就结束了。 忍无可忍,彻底绝望)是,那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他们一定要置林于死地,更可气的是,还要捡几块骨头回去。 那么他们为什么一定要置林冲于死地呢。 想要林妻。 为什么他们想要就要。 因为他们是官府中有权有势之人,可以仗势欺人,林冲还不是平民百姓尚且受如此欺凌,况百姓乎。 可见当朝的黑暗和腐败,英雄们都是忍无可忍,而被逼上梁山的。 小结本篇课文,在结构上是处处设伏,前后照应,可谓天衣无缝,拿金圣叹的话说就是“草蛇灰线” ,一以贯之。 情节上层层起伏,水到渠成。 而在人物形象上,林冲由安于现状到奋起反抗,完全是被一 14、文描绘的湘西风土人情。 2、 感受沈从文小说的语言特色。 3、走进作者构筑的善与美的理想世界,体会人性之美。 二、 教学重、难点 情景交融的环境描写和细致含蓄的心理刻画。 三、 课时安排 2 课时 四、教学内容和过程 1、 导入新课 (1) 、简介作者沈从文。 沈从文(1902名沈岳焕,苗族湖南凤凰县人, 14 岁时,他投身行伍,浪迹湘川黔边境地区,1924 年开始文学创作,抗战爆发后到西南联大任教,1946 年回到北京大学任教,建园后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服饰的研究,1988 年病逝于北京。 沈从文一生共出版了石子船 、 从文子集等 30 多种短集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