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衡水市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化学期末试题(A卷,含答案)内容摘要:
2、电离平衡 B在溶液里,导电能力强的电解质是强电解质,导电能力弱的电解质是弱电解质 C同一弱电解质的溶液,当温度、浓度不同时,其导电能力也不相同 D纯净的强电解质在液态时,有的导电,有的不导电 3、下列实验事实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除去苯中的苯酚可以加入过量浓溴水后过滤 B向浓硫酸中缓慢加入乙醇和冰醋酸用以制备乙酸乙酯 C向 20% 液中,加入 2 荡制 H)2悬浊液,用于检验醛的性质 D加入 H)2固体可除去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纤维素和淀粉的组成都可用(C 6们互为同分异构体 B油脂的酸性条件下的水解叫皂化反应 C将 O 4) 3溶液分别蒸干灼烧,所得产物的成分均为 由反应 s) 5、聚反应单体 CX、Y、Z 均能使溴水褪色,但是原理不完全相同 D该反应的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 11、有机物 M 的结构简式为 ,关于有机物 M 的叙述正确的是()A有机物 M 的分子式为 B1 a 2 机物 M C有机物 M 能发生取代、氧化、还原和加聚反应 D有机物 M 能与热的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 12、已知苯环上由于取代基的影响,使硝基邻位上的卤原子的反应活性增强,现有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如下所示,1 有机物与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并共热,充分反应后最多可消耗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为( )A5 B6 C7 D8 13、某甲、乙两种气态烃混合物,其中甲的相对分子质量小于乙,混合气 7、铅因有甜味而被称为“铅糖” ,它有毒但能入药,又知(溶于水,硝酸铅与醋酸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0.1 1 的“铅糖”溶液中 c() c() c(H ) c() C中和相同体积的、,需消耗相同体积的 D向中加入 体,电离平衡正向移动 26、将氨水滴加到盛有 试管中直至 全溶解,对上述过程的有关解释或叙述正确的是( )A所得溶液中 c() c() B上述实验说明 与 有 4很强的结合力C所得溶液中形成了难电离的物质 D上述过程中 2O 的电离常数增大27、中学化学涉及多种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种物质反应,不管怎样书写化学方程式,平衡常数不变B某温 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忽略溶液混合后体积的变化)( )A溶液中 c( c() 4B此时水的电离程度最大C此时溶液中 2O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12 D用含 a 的代数式表示 2O 的电离常数 0 9a 温下,向 20浓度的硫酸溶液中滴入 氨水,溶液中水电离的氢离子浓度随加入氨水的体积变化如图。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V40 B. C 点所示溶液中:c(H + )c( ) 2c( C. d 点所示溶液中:c( ) 2c(2 ) D. 电离常数 K10 4 (40 分)31、 (10 分)(I) 、室温下,将 1 盐酸滴入 1 氨水中,溶液 新学习考试资料试卷件及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课尽在金锄。河北省衡水市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化学期末试题(A卷,含答案)
相关推荐
3、种感冒病毒的直径是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米 8. “同位角相等” 的逆命题是 9. 已知 是方程 5x 的一个解,则 k= 2310. 如图,在五边形 ,若D=100,则1+2+3+4= 25114是同类项,那么 . 12. 已知 2m+5n+3=0,则 的值为 323. 如图,锐角三角形 ,直线 l 为 中垂线,直线 m 为角平分线,l与 m 相交于 P 点若A60,4,则 o .
4、 大学教育尚未普及71953 年,周恩来主持通过了关于修订高等学校领导关系的决定 ,明确了由新设立的中央高等教育部对全国高等学校实行统一领导的管理体制。 同时规定,综合性大学以及与几个业务部门有关的多科性高等工业学校由中央高等教育部直接管理。 这些决定反映了( )A高等教育变革符合当时经济建设需要B当时政治环境推动了教育体制变革
3、形 D钝角三角形9下列命题不正确的是()A用四舍五入法对 近似值为 确到 若代数式 有意义,则 x 的取值范围是 x2 且 x2C数据 1,2,3,4 的中位数是 球距离地球表面约为 384000000 米,将这个距离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08 米10如图,C ,A=50 ,P 是 一点,且 度数等于()A100 B115 C130 D140二、填空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4 分,满分 20
。 数 列 , , , , ,也 为 等 比 数 列 3 2 ,nnnaa例 1 : 已 知 数 列 满 足 ,n求 是 否 为 等 比 数 列。 a ,mmnaa例 2 : 已 知 等 比 数 列 公 比 为 q , 项 为n求第a 5 7 93 4 6na a a a例。 等 比 数 列 中 , , , 求。 1. 是等比数列 , 是否成立 . ,
数列 {an}的通项公式。 由定义归纳通项公式 an=a1+(n- 1)d (n∈N *) 巩固通项公式 若已知一个等差数列的首项 a1和公差 d, 即可求出an 例如: ① a1=1, d=2,则 an=1+(n- 1)2=2n- 1 ② 已知等差数列 8, 5, 2, … 求 an及 a20(第 20项 )。 解: a1=8, d=5- 8=- 3 ∴ a20=- 49 ∴ an=8+(n-
2、位数的计算方法, 能解决一些相关的乘法问题。 【设计意图:作为一节阶段性复习课 ,不能只是单纯的知识点的累积 ,应该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把所学的知识加以系统地整理 ,构建知识网络。 】(一)认识更大的数。 师:“认识更大的数”这一单元涉及的知识点很多 ,同学们先在小组里跟同学一起说一说,可以列成表格加以整理,可以画成图加以整理 ,只要能系统地把所学知识展示出来就好。 学生进行小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