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教科版3-3选修三35空气的湿度1内容摘要:
查表可知,这个数值是 13176。 C时的饱和气压,即当气温降到 13176。 C时才达到饱和气压,即才会出现露珠。 [来源 :] 讨论与交流答案提示: “你能解释以下的现象吗。 ” 1. 清晨我们常常见到花草树叶上有晶莹的露珠; 2. 炎夏酷暑时,在冷饮中加入冰块,杯的外 壁上会出现水珠; 3. 戴眼镜的人大多有这 样的 经验,从寒冷的室外走进温暖的房间是,镜片上会蒙上一层水雾。 1 答:因为空气的饱和汽压是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的,白天温度较高时空气未能达到饱和汽压,而清晨气温较低,空气就有可能达到饱和汽压而使花草树叶上有晶莹的露珠。 2 答:因为空气的饱和汽压是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减小的,装冷饮的杯外壁因温度较低,故其饱和汽压较低,从而使杯的外壁出现水珠。 3 答:因为空气的饱和汽压是随着温度的降 低而减小的,温暖的房间温度较高而室外的温度较低,戴眼镜的人刚刚进入房间时镜片还是冷的,镜片周围的空气温度降低,其饱和汽压也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在镜片上凝结,使镜片上蒙上一层水雾。 知识连接 露、霜、雾、云、雨和雪是怎样形成 的 [来源 :] 在夜间,地面上的草、木、石块等物体由于向外辐射热量,它 们的温度要降低,当 温度降至露点时,地面物体附近空气中的水蒸气便达到饱和。 若露点高于0摄氏度,水蒸气可在地面物体 的表面上凝结成小水滴,这。新课标教科版3-3选修三35空气的湿度1
相关推荐
1、第二部分 古诗文阅读专题二 文言文阅读十四、与朱元思书知识梳理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 ,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 (响。 好鸟相鸣,嘤嘤(韵。 蝉则千转丌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 (戾 (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
2、正比D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劲度系数与弹簧伸长量成正比3(2015安徽理综,17)一根长为 L,横截面积为 S 的金属棒,其材料的电阻率为 ,棒内单位体积自由电子数为 n,电子的质量为 m,电荷量为 e。 在棒两端加上恒定的电压时,棒内产生电流,自由电子定向运动的平均速率为 v,则金属棒内的电场强度大小为()A. B. C 2014天津理综,2)如图所示,电路中 源内阻不能忽略,平行板电容器 C
器是利用红外线能穿透颜料的特性,揭示顏料层下隐藏的资料. 利用红外线发射器、接收器及屏幕显示器,油画上炭笔初稿及已往曾经进行过的修复工作都能一一呈现于眼前. 返回 红外线遥感地图 四、可见光 400 nm ~ 700 nm 能作用于眼睛并引起视觉 照明、摄影等 五、紫外线 5 nm
电动势正在阻碍电流增加 如图所示为振荡电路在某一时刻的电容器情况和电感线圈中的磁感线方向情况,由图可知,以下说法正确得是 A、电容器正在充电 B、电感线圈的电流正在增大 C、电感线圈中的磁场能正在转变为电容器的电场能 D、自感电动势正在阻碍电流增加 C L + + + 如图所示, LC电路中电流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做出的判断正确的是 A、在 t1时刻电容器两端电压最小 B、在
1、第二部分 古诗文阅读专题二 文言文阅读十五、三峡知识梳理第一部分 三峡两岸的山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 1. 词语解释( 1) 自 三峡七百里中 自:( 2)略无 阙 处 阙:( 3) 隐 天蔽日 隐:( 4) 自 非亭午 夜分 自:亭午:通“缺”,缺口遮蔽于,在如果正午2. 句子翻译( 1)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
1、第二部分 古诗文阅读专题二 文言文阅读十九、曹刿论战知识梳理第一部分 战前,得出得民心是战争取胜的基本条件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 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 ”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 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丏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 神弗福也。 ”公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