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中考文言文阅读(15)《三峡》ppt复习课件内容摘要:
1、第二部分 古诗文阅读专题二 文言文阅读十五、三峡知识梳理第一部分 三峡两岸的山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 1. 词语解释( 1) 自 三峡七百里中 自:( 2)略无 阙 处 阙:( 3) 隐 天蔽日 隐:( 4) 自 非亭午 夜分 自:亭午:通“缺”,缺口遮蔽于,在如果正午2. 句子翻译( 1)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 2)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在七百里长的三峡一带,两岸山连着山,一点中断的地方也没有。 重重的悬崖,层层的峭壁,把天空和太阳都遮蔽了。 夜分:( 5)不见 曦 月 曦: 阳光,这里指太阳夜半第二部分 三峡的夏水、春冬 2、之景与秋季的独特景象至于夏水襄( ,沿泝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乊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 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 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 ,属( 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至于夏水 襄陵 襄:陵:( 2) 沿泝 阻绝 沿:泝:( 3) 或 王命急 宣 或:宣:( 4) 虽 乘 奔 御风,不以疾也虽:山陵冲上同“溯”,逆流而上有时传达顺流而下即使奔:以:( 5)则 素湍 绿潭 素:湍:( 6) 回 清倒影 回:( 7)绝 巘 多生怪柏 巘 3、:( 8)飞 漱 其间 漱:( 9) 清荣峻茂 清:荣:奔驰的快马如此,那么白色急流回旋山峰冲荡水清树荣(茂盛)峻:茂:( 10) 良 多趣味 良:( 11)每至 晴初霜旦 晴初:霜旦:( 12)林寒涧 肃 肃:( 13) 属引 凄异 属:引:( 14)哀转久 绝 绝:山高真,)至于夏水襄陵,沿泝阻绝。 (2)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3)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4)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到夏天水涨,江水漫上山陵,下行和上行的航路都被阻断隔绝。 两地相距一千二百里,即使骑着快马,驾着风,也没有这样快。 常常有高处的猿猴放声长叫 ,声音连续不断,异常凄凉。 在空旷的山谷里传来(猿叫的)回声, 4、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 )作者在写三峡的水时,为什么没有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来写,而是先写夏季。 ( 2)第三段写三峡春冬景色时,既描写了“ _ ”的静景,也描写了 “_”的动景,动静结合,相得益彰。 因为作者是为江水作注 ,重点是写水 ,而水以夏季为盛 ,故以“夏水”为首来写。 悬泉瀑布,素湍绿潭回清倒影飞漱其间(3)文末描写“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突显了三峡的什么特点。 (4)文章结尾引用“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有什么作用。 一是突显了三峡秋季凄清肃杀的环境特点;二是突显三峡山高、峡长、岭连的地形特点。 渲染秋天萧瑟的氛围,表现三峡的凄婉之美。 【 全文中心 】 文章描写了大 5、自然无比雄奇的自然景色,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怀。 【文意理解】1. 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三峡自然景观的。 文章先写山,后写水。 写山,突出山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写水,则描绘不同季节水的不同景象。 全文理解2. 如果你要去欣赏三峡的美景,会选哪个季节前往。 请结合课文的内容说说理由。 示例:我会在夏天去。 那江水漫上小山,江面更显宽阔的景象令我心弛,那急流顺七百里峡谷奔腾而下的壮观景色,令我神往。 金题演练阅读 三峡 ,完成 1 5题。 ( 12分 )1. 对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划分 不正确 的一项是( 2分 )( )A. 自非 /亭午夜分 B. 虽乘 /奔御风C. 每至 /晴初霜旦 D. 巴东三峡 6、 /巫峡长【解析】 /乘奔御风。 对下列标色的词语解释 不正确 的一项是( 2分 )( )A. 良 多趣味 (真,实在 )B. 林寒涧 肃 (寂静 )C. 属 引凄异 (类)D. 哀转久 绝 (断绝,消失)【解析】 ”癿意思是“连续”。 下列句中标色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 ( )A. 不 以 疾也 不 以 物喜( 岳阳楼记 )B. 其 间千二百里 其 真无马邪( 杂说(四) )C. 春冬 之 时 乃记 之 而去( 小石潭记 )D. 或 王命急宣 而 或 长烟一空( 岳阳楼记 )【解析】 ”癿意义和用法分别是:如此,那么;因为; ”癿意义和用法分别是:指示代词,这;疑问语气词,难道; 7、 ”癿意义和用法分别是:结构助词,癿;代词,它(指小石潭); ”癿意义和用法均为:有时。 故选择 答案】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 4分 )( 1)春冬乊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 2)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春天和冬天的时候,白色的急流,绿色的深潭,清波回旋,景物倒映其中。 悬空的泉水和瀑布在山崖间飞流冲荡。 5.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这是诗人李白在被流放途中遇赦写下的 早发白帝城。 请说说其中后两句诗与文中“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之间有什么相同与不同之处。 ( 2分 )描写对象和写法相同:同写三峡,同咏猿鸣,都采用了寓情于景的写法;表达的情感不同:诗句流露出作者重获自由的喜悦欢快之情;渔歌则表达了作者对三峡人民生活艰辛的悲凉感慨。(北师大)中考文言文阅读(15)《三峡》ppt复习课件
相关推荐
电动势正在阻碍电流增加 如图所示为振荡电路在某一时刻的电容器情况和电感线圈中的磁感线方向情况,由图可知,以下说法正确得是 A、电容器正在充电 B、电感线圈的电流正在增大 C、电感线圈中的磁场能正在转变为电容器的电场能 D、自感电动势正在阻碍电流增加 C L + + + 如图所示, LC电路中电流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做出的判断正确的是 A、在 t1时刻电容器两端电压最小 B、在
查表可知,这个数值是 13176。 C时的饱和气压,即当气温降到 13176。 C时才达到饱和气压,即才会出现露珠。 [来源 :] 讨论与交流答案提示: “你能解释以下的现象吗。 ” 1. 清晨我们常常见到花草树叶上有晶莹的露珠; 2. 炎夏酷暑时,在冷饮中加入冰块,杯的外 壁上会出现水珠; 3. 戴眼镜的人大多有这 样的 经验,从寒冷的室外走进温暖的房间是,镜片上会蒙上一层水雾。 1 答
1、第二部分 古诗文阅读专题二 文言文阅读十四、与朱元思书知识梳理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 ,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 (响。 好鸟相鸣,嘤嘤(韵。 蝉则千转丌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 (戾 (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
1、第二部分 古诗文阅读专题二 文言文阅读十九、曹刿论战知识梳理第一部分 战前,得出得民心是战争取胜的基本条件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 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 ”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 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丏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 神弗福也。 ”公曰
1、第二部分 古诗文阅读专题二 文言文阅读十八、邹忌讽齐王纳谏知识梳理第一部分 邹忌与徐公比美以及邹忌的冷静思考邹忌修八尺有余,形貌昳丽。 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不城北徐公美。 ”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忌丌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不徐公美。 ”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 ”旦日,客从外来,不坐谈,问之客曰:“吾不徐公孰美。 ”客曰
守恒,并且把结果跟永动机不可能制造成功联系起采,他认为不可能无中生有地创造一个永久的推动力,机器只能转化能量,不能创造和消灭能量。 • 荄姆霍兹在论文里对能量守恒定律作了一个清晰、全面而且概括的论述,使这一定律为人们广泛接受.在 19世纪中叶,还有一些人也致力于能量守恒地研究.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彼此独立地研究,却几乎同耐发现了这一伟大的定律.因此,能量守恒定律的发现是科学发展的必然结果.此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