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模拟)2016届中考科学 专题20-金属(含解析)内容摘要:

2、,依然具有金属的性质,所以具有优良的导电性,C 正确;烯合金中有石墨烯,石墨烯是碳的单质,具有可燃性,D 正确。 答案(2015湖北宜昌, 16,1 分)把 X、Y、Z 三种金属分别放入稀盐酸中,X、Y 溶解并有气泡产生,Z 不反应,取过量 X 放入 Y( 和 Z( 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经检验,滤渣中只有 X、Z。 则 X、Y、Z 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XYZ BYZXZ DXZ X、Y、Z 三种金属分别放入稀盐酸中,X、Y 溶解并有气泡产生,Z 不反应,说明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 X、Y 的位于氢前,Z 位于氢后;取过量 X 放入 Y( 和 Z( 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 5、铁反应生成铜,所以滤渣中一定有铜;如果铁恰好和硫酸铜反应,则滤渣中没有铁,正确;向滤液中加入一根洁净的铁丝,铁丝表面没有明显变化,说明滤液中不含有硫酸铜,不正确;滤液中溶质只有硫酸亚铁,没有硫酸铁,不正确。 答案2014浙江金华三模,19,2 分)向 u()2 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锌粉,完全反应后过滤。 正确的是 ()A滤纸上有 液中有 、 、B滤纸上有 u ,滤液中有 、C滤纸上有 u 、液中有 滤纸上有 u,滤液中有 析由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可知,g、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u以将过量锌粉加入 u()2 的混合溶液中,锌可将溶液中的银、铜全部置换出,且有剩余,故充分反应后过滤,滤纸上物质一定有 u、 8、点时的固体,加入稀盐酸,无气泡产生解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u一定质量 的混合溶液中加入 两种溶质依次发生反应2= = 216所以析出银的过程是溶液质量减少的过程;= = = 4所以析出铜的过程是溶液质量增加的过程。 在 a 点时,硝酸银没有全部参加反应,溶液中含有硝酸银、硝酸铜和生成的硝酸锌,溶质是三种,A 正确;c 点时硝酸铜恰好完全反应,溶液中只有硝酸锌,B 正确;bc 段是硝酸银全部参加反应完后锌和硝酸铜反应的过程,因此滴加稀盐酸,不会产生沉淀,C 正确; d 点时锌过量,因此加入稀盐酸会产生氢气,D 错误。 答案空题8(2015浙江杭州上城区二模,23,4 分)将 入到一定量的e()2 和 10、一共有 3 个反应;(2)硝酸银完全反应后,锌再和硝酸亚铁反应,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质量增加,当锌和硝酸亚铁完全反应时,恰好是 c 点,c 点中的固体中含有银和铁,银不能和稀盐酸反应,铁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 答案(1)3 (2)= 29(2015浙江杭州文澜中学模拟,32,10 分)李同学在探究铁生锈的条件时,将铁钉浸没在试管里的食盐水中,一段时间后,发现试管底部出现了黑色粉末。 李同学对此黑色粉末的组成做了如下几种猜测:;数种物质的混合物。 请回答下列问题:(1)你认为李同学的上述猜测中,不做实验就可以排除的是_(填序号),理由是因为_。 (2)你认为黑色粉 12、粉末。 他们查阅资料后得知:“金粉”是用黄铜片(铜锌合金)经过碾碎和抛光制成的。 “银粉”是纯铝加热熔融成液体后喷雾成的微细铝粉。 (1)兴趣小组的同学通过实验来验证“金粉”和“银粉”的组成。 取少量“金粉”放入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若“金粉”是铜锌合金,可观察到有_产生,且试管底部有难溶性固体。 将难溶性固体过滤、洗涤、烘干。 请设计实验验证此固体粉末为铜粉:_。 若想通过“银粉”和稀盐酸反应来测定“银粉”中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从而确定“银粉”中的金属是铝,则在实验中应该测量的数据是_。 (2)兴趣小组的同学还发现,铁管表面涂上“银粉”后不易锈蚀,其原因是_。 解析(1)“ 金粉”是铜锌合金,其中的锌位于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