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模拟)2016届中考科学 专题17-化学反应的应用(含解析)内容摘要:
3、下,物质 A,B 发生反应2A2B= =2CD,探究学习小组在实验中得到下表数据:物质 A B C g) 0反应后质量(g) 0 .0 )A反应后原子的数目减少Ba 、D 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 91D该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A 错误;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由表格信息可知 4.6 gg0000.4 g8.0 ga,a 错误;设 B、D 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 b、d,则2bd(4.0 g0.4 g)则 bd91,C 正确;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该反应不一定是复分解反应,还有可能是氧化还原反应等,D 错误。 答案 5、, D 正确。 答案2015浙江杭州文澜中学模拟,10,3 分)氯气和氧气一样,都是活泼的非金属单质。 在一定条件下甲烷和充足的氯气反应,推测其产物是 ()A 和 B 和 H 3 D 和 H 4 在 充分反应生成 O 元素用素替换就可以了,O 是2 价,1 价,故生成物 案空与简答题6(2015浙江杭州上城区二模,24,6 分)已知甲和乙在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能反应生成丙和丁。 (1)根据图中的微观过程,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2)该反应所用催化剂主要成分是氧化铜、氧化锌、二氧化钛。 其中的二氧化钛在物质类别上属于_。 (3)很多化学反应都需要催化剂,其特点是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_不变。 最新学习考试 8、方法二、由2O 2=2 2O;= 2O;可以得到 关系为:所取的样品在没有变质前氢氧化钠的质量是 0146 g10% W W 16 46 g10%1)氢氧化钠、氯化钠和碳酸钠(2)16 2015浙江宁波五模,37,7 分)某校科学兴趣小组为测定某硝酸铵样品的纯度,将 10 g 样品溶于 80 g 水后,再加入 13.7 g 氢氧化钠浓溶液共热,两者恰好完全反应(硝酸铵中的杂质不与氢氧化钠反应,也不溶于水。 硝酸铵与氢氧化钠的反应方程式为:= 2O)。 把产生的所有 足量的硫酸溶液吸收,同时测量 2 硫酸溶液增加的质量,结果如下表所示:时间(s) 0 20 30 40 60 80 100 120最新。(三年模拟)2016届中考科学 专题17-化学反应的应用(含解析)
相关推荐
是奇函数 .q:函数 是减函数 . (2)P:三角形三条中线相等 .q:三角形三条中线交于一点 . (3)P:相似三角形面积相等 .q:相似三角形周长相等 . 例 2若 p:能被 5整除的整数的个位数一定为 5. q:能被 5整除的整数的个位数一定为 0?求 3yx 3yxpq“非”( not) 一般地 ,对一个命题 p全盘否定 ,就得到一个新命题 ,记作 规定: 若 p是真命题 ,则
3、,一测量者在 A 的同侧,在 A 所在的河岸边选定一点 C,测出 距离为 50 m,5,105 后,就可以计算 A、B 两点的距离为( )A50 m B50 C25 m D. 量高度问题例 2 如图所示,在山顶铁塔上 B 处测得地面上一点 A 的俯角为 ,在塔底 C 处测得A 处的俯角为 C 部分的高为 h,求出山高 运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解决实际问题时,通常都根据题意
起电 原子原子核电子 ( 带负电 )质子 ( 带正电 )中子 ( 不正电 )原子原子核电子 带负电质子 带正电中子 不正电问题:是什么电荷发生了转移。 自由电子 发生了转移 接触后 再分开 Q 3Q C D D C 接触后 再分开 +Q +QA B A B 接触带电 Q Q 实质: 电荷 从一个物体 转移 到另一个物体, 电荷总量不变 Q21 Q21金属导电机理: 金属内有自由移动的电子
效显著。 一是健全德育领导机构。 成立了由。 校长、书记、我、政教处主任、团委书记组成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 我们定期召 开会议,研究德育工作,由我负责具体落实执行。 二是建立德育工作网络。 在德育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建立了由政教处、年级组、团委、学生会、班主任、家长委员会组成的德育工作网络,覆盖了学校的各个层面。 三是重视班主任工作。 学期初,我和政教处的全体同志都要精心挑选班主任
向主机 选 B。 Router(config)snmpserver enable traps, traps 又称为陷入或中断, SNMP规定了六种一般的自陷情况,例如冷启动,热启动 ,链路失效等,每当出现这些情况,代理就会向管理站发出包含有 “团体名 ”和 TrapPDU 的报文,管理站对这种报文不必有所应答。 Router(config)snmpserver host
2、谈笑风生,礼堂里弥漫着欢快的气息。 C在以前的革命题材的影片中,叛徒总是鹤立鸡群,观众一眼就能认出来。 D作为班干部,不可自以为是,盛气凌人,以为自己是什么都好,别人是什么都不好。 )(3 分)A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和强大的后劲,取决于包括科学素质在内的国民素质的高低。 B由于建成了公共自行车运行系统,为市民“绿色出行”提供了便利条件。 C这条隧道已经使用多年,里面相继出现了顶部渗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