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6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全套教案(56页)内容摘要:
2、感受机械能变成热能的过程。 (3)摩擦带电实验。 (4)利用教室中的电器,演示电的现象等。 通过上述身边实验,引出物理学中力、热、声、光、电的不同内容。 并为引出物理学广泛研究领域作准备。 观世界及其基本观测方法。 结合教材中的教材上图 1 1 1图 1行介绍,主要着眼于说明物理学的研究范围: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学。 说明:宇观世界的观测需要望远镜与探测器,而微观世界的观测与研究使用各种显微镜、粒子加速器即可。 教师也可以针对哈勃太空望远镜、“勇气号”火星探测器等一些较为新奇的内容略作展开。 料、多媒体,联系学生身边的事实以及家居生活的现代化设备,让学生谈谈对“物理学是改变世界的科学”这一论断的初步认 4、复杂性,形成关注物质世界运动及其变化的意识。 了解各种运动形式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和科学技术紧密联系。 初步认识物理学的进步与人类文明发展的关系。 二、(谈话)通过本节学习,应使每一个同学认识到物质世界的运动形形色色,但是并不是每个物体的运动大家都能认识到,需要通过观察,有的是肉眼可以直接看到,但更多的是需要借助仪器(望远镜或显微镜)进行观察,有的需要通过间接观察和思考,才能知道它们的运动。 这也是为什么本节的节名为“观察物质世界的运动”的考虑,希望能引起学生对周围世界各种运动的观察和研究的兴趣。 1认识物质世界运动及运动的普遍性,渗透着运动的相对性。 让学生体会判断物体静止和运动不能凭感觉,需要有科学方法 5、;判断有些物质的运动如电磁波,热运动,虽然人眼不能直接看到,但可以由电磁运动、分子热运动产生的效应间接地观察。 物质的运动的绝对性、与静止的相对性(举例说明)2逐个认识基本运动形式。 教师拿出香水,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 (不知道)教师再打开香水盖喷, (学生回答:香水)你怎么知道的。 (闻到了香气)香水在我手中,你们怎么会闻到。 这说明了什么。 香水分子在运动。 再充分利用教材的彩图,结合学生生活经验,让学生通过自学、讨论交流来进行,进一步巩固学生对“分子热运动”的认识。 开闭电灯、收音机、学生互打手机等来认识电电磁运动。 介绍声的传播、光的传播等。 这些是与学生们生活紧密相关的运动形式。 关于原子内部的运动与 6、第一节介绍过的原子结构是密不可分的,原子内部有两种不同运动:一种是核外电子的运动,如导体的导电是原子核最外层电子变成自由电子的运动,原子发光、煤、石油、有机物燃烧是核外价电子的运动;X 光、红外线、激光都是核外内层电子运动。 另外一种是核内的运动,常见的是放射性现象,放出 、 三种射线。 这三种射线对生命物质都有杀伤作用,原子弹爆炸主要利用这三种射线形成杀伤力,核反应堆为什么要筑起厚厚的防护层,就是防止这些射线影响人体健康,医疗上则用 射线杀死残害人体健康的癌细胞。 三、发展空间(一)“家庭实验室”指导(1)观察油滴在水面上运动。 (2)与妈妈讨论做饭中的物质运动形式。 最新学习考试资料试卷件及海量高中 8、二、教学过程1 让学生们阅读课文,然后讨论下列问题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联系着哪些能量。 学生们自己说说每天生活中至少应有哪些能量。 我们日常生活中消耗的能量是怎么转化的,即什么能转化成什么能。 如果世界上突然没有电能,整个社会将会怎么样。 没有光能这个世界又将如何。 怎样认识能源技术革命与人类社会进步的关系。 2教师小结,并认识能量的转化(1)点燃火柴,观察光能、内能和化学能及其互相转化。 (2)启闭教室内电灯、演示电能、光能和能内及互相转化。 (3)双手摩擦或手捋铅笔体验机械能、内能及互相转化。 三、发展空间指导 1 观察自己家里的家用电器的能量转化,填写下表洗衣机 电灯 热水器 电扇 电视 音响 回反复弯折, 10、联系,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缘由。 二、重点与难点重点是让学生对科学探究活动形成一个概貌性的认识,提高学生对物理的兴趣。 难点在于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寻找物理现象,探索物理规律的意识。 认识“家庭实验室”的重要性。 三、教学过程(1)参观实验室要求学生明确走进实验室有两大任务:观察奇妙的物理现象和了解实验室的仪器、设施。 在实验室,还应引导学生参观实验室的各种仪器、设施,特别是要认识各种常用的测量仪器,为今后学习实验探究做准备。 对这些仪器可以观看使学生感受物理实验的氛围,消除对仪器的神秘感。 (2)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要素教师讲故事:某个星期天,伽利略在比萨大教堂惊奇地发现,房顶上挂着的吊灯 11、因为风吹而不停地有节奏地摆动。 他想,脉搏的跳动是有规律的,可用来计时。 于是他一面按着脉搏,一面注视着灯的摆动。 不错,灯每往返摆动一次的时间基本相同。 这使他又产生了一个疑问;假如吊灯受到强风吹动,摆得高了一些,它每次摆动的时间还是一样吗。 伽利略把铁块固定在绳的一端挂起来,再把铁块拉到不同高度让它开始摆动,仍用脉搏细心地测定摆动的时间。 结果表明每次摆动的时间仍然相同。 这个实验结果证明他的想法是正确的,即“不论摆动的幅度大些还是小些,完成一次摆动的时间是一样的”。 这就是物理学中摆的等时性原理。 后来,人们对摆动继续深入研究,不仅进一步发现了摆的周期与摆长间的数学关系,并据此发明了钟表。 然后请学生们 13、实安全防范措施。 三、中小学生必须熟悉实验教室的安全规则,并要严格遵守实验教室的纪律。 四、中小学实验教室要经常保持清洁整齐,及时通风换气,排除有害气体以及实验时产生的废液。 五、未经任课教师或实验教师允许,任何人不得动用仪器、药品及其它实验材料,不得擅自拆卸仪器、设备,实验教室的公共财产不得带出室外。 六、实验前,学生应按教师的要求,检查仪器、药品及有关实验材料是否齐全和完好,如有缺损,及时报告。 未经任课教师或实验教师批准,不得进行实验。 七、实验时,学生要注意人身安全,要爱护仪器设备,要节约药品、水、电等实验材料。 八、实验完毕,学生应按要求整理好仪器、药品以及其它实验材料、仪器,设备若有损坏或丢失, 15、规范操作。 通过测量活动,从中体会、练习灵活运用知识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3. 通过规范学生的操作行为,培养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训练实验技能的同时注意培养良好的实验习惯。 二、重点和难点长度的测量是本课时的重点,理解长度测量的基础性是本课的难点。 三、教学过程本节分为三个教学板块:测量长度的要点;综合的测量活动。 1 教师讲述计量的重要性;测量是科学实验的重要环节。 物理量的测量首先要规定它的标准量,并以之作为单位,将待测物理量与它的标准量进行比较。 以鲁班制定中国木工尺为例,说明了统一计量标准的重要性:国际单位制是进行科学、科技、贸易交流的保障。 测量本质上是比较,是将被测物和标准物做比较。 “如果不许使用尺子,你怎样测量教室的长和宽?”学生可能提出各种各样的测量方法,选其中之一进行实际测量,比如请一高一矮两位同学用步来量教室的宽,必然得出不同的结果。 教师就此向学生指出,同一长度的测量得不出统一的结果是没有意义的。 然后让学生讨论怎样才能得出统一的结果呢?通过这个活动和鲁班的故事,启发学生认。(教科版)2016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全套教案(56页)
相关推荐
讲述:四种 基本 相互作用 力 弱力、强力、电磁力、引力和分别在不同的尺度上发挥作用: ① 弱力(弱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是引起原子核 β 衰变 的原因 → 短程力 ② 强力(强相互作用) : 在原子核内,强力将核子束缚在一起 → 短程力 ③ 电磁力:电磁力在原子核外,电磁力使电子不脱离原子核而形成原子,使原了结合成分子,使分子结合成液体和固体。 → 长程力 ④ 引力
2、答无效。 5. 听力考试时间共 20 分钟(9:00 9:20 )。 考前 5 分钟( 8:559:00)为对话听力试音时间。 6. 考试结束后,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卷一、听 力理解(共 30 分)(一)听句子,选择与句子内容相符的图片。 每个句子仅读一遍。 (每小题 1 分,共 4 分)A B C _ 2_ 3_ 4_(二)听句子,选择正确的答语。 每个句子仅读一遍。 (每小题
2、( 炽痛( 鲜为人知( 撺掇( 叹为观止( 羸弱( 戛然而止()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 分) 人迹罕致 马革裹尸 义愤填膺 一拍即合 杂乱无章 参差不齐 叱咤风云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 分)场鸦雀无声。 村的校园里人已经很少了,真是人声鼎沸。 惹人注目的是两栋遥遥相对的绿色教学楼。 是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是中国家喻户晓的人物。
2、新型农民。 A B D 列句子中没有别字的一项是(3 分)A夏天的云变幻多姿,忽儿天狗吞日,忽儿云山高耸,忽儿披金镀银,仿佛是魔术家在蔚蓝的天空中用灵巧的手变出一幕幕令人称奇的景致。 B仔细揣摩他这番话的含义,才明白这完全是出于大局的考虑,没有任何个人的私欲,这样一想,我的内心又深深地被震憾了,感受到他的拳拳之心。 C大凡心中装有祖国的人都是鞠躬尽猝,死而后已的,像诸葛亮、文天祥、岳飞等等
作者: 处理编号: 日期: 输入参数说明: 输出参数说明: 处理说明: 局部数据元素: 备注: 什么是耦合。 什么是内聚。 答案 在软件设计中应该保持模块的独立性原则。 反映模块独立性的有两个标准:内聚 和耦合。 内聚衡量一个模块内部各个元素彼此结合的紧密程度;耦合衡量模块之间彼此依赖的程度。 软件设计时追求高内聚、低耦合。 请画图说明软件工程的层次化结构,并详细分析中间两层的内容。 1 答案
个程序片段如下,请设计符合条件组合覆盖的测试用例。 „„ if (a=4) amp。 amp。 (b0) { C=a+b。 else C=ab。 if (C3) || (C1) printf(“C不在计算区域 \n”) else printf(“%d\n”, C)。 „„ 答案 a=4 b0 a=4 b=0 a4 b0 a4 b=0 C3 C=3 C1 C=1 综合以上条件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