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中考文言文阅读(21)《晏子使楚》ppt复习课件内容摘要:

1、第二部分 古诗文阅读专题二 文言文阅读二十一、晏子使楚知识梳理第一部分 写晏子出使楚国,在“入门”与“无人”问题上与楚国展开的斗争晏子使楚。 楚人以晏子短,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 晏子不入,曰:“使狗国者,从狗门入;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 ”傧者更道,从大门入。 见楚王,王曰:“齐无人耶。 使子为使。 ”晏子对曰:“齐之临淄( 百闾 (张袂 (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 (在,何为无人。 ”王曰:“然则何为使子。 ”晏子对曰:“齐命使,各有所主。 其贤者使使贤主,不肖者使使不肖主。 婴最不肖,故宜使楚矣。 ”1. 词语解释( 1)楚人以晏子 短 短:( 2)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 延 晏子延:( 3) 使 子为 使 2、使:使: 名词,使者动词,派遣身材矮小请( 4) 傧者更道 傧者:更道:( 5)张 袂 成阴 袂:( 6) 比 肩继 踵 比:踵:( 7)齐 命 使 命:( 8)其贤者使 使 贤主 使:招待宾客的人改道,换一条道衣袖并列脚跟派遣出使2. 句子翻译( 1)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 ( 2)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 (楚人)就在大门旁边另外开个小门请晏子进去。 (人们)一起张开袖子天就阴了,一起挥洒汗水就汇成大雨,肩并肩,脚接脚地居住在那里,怎么会没有人呢。 3. 句子朗读节奏为小门 于 大门之侧 而延晏子( 3)齐命使,各有所主。 ( 4)其贤者使使贤主,不肖者使使不肖主。 齐国派遣使 3、臣,各有所相应的君主。 那些贤能的人被派遣出使到贤能的国君那里,不贤无能的人被派遣出使到不贤无能的国君那里。 /“使狗国者,从狗门入;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 ”晏子善于使用打比方的手法,把楚国与狗国等同,如果执意开小门,就等于楚国自己承认自己是狗国,所以楚国无奈之下,只能开了大门。 4. 文意理解( 1)面对楚国开小门的侮辱,晏子是如何巧妙应对的呢。 ( 2)思考“王曰:“齐无人耶。 使子为使。 ”“然则何为使子。 ”这前后两句的语意是否相同。 晏子肯定早就听出了楚王的言外之意,为什么同一个意思,晏子却给了两次回答。 这两句话实际上是一个意思。 晏子早就听出了楚王的言外之意,但是作为一个外交使者,他刻意避免自己跟 4、楚王发生正面冲突,所以只针对“齐无人耶”作答。 并借题发挥,用夸张的手法,长自己国家的威风,体现齐国国力的强大。 面对楚王直截了当的诘问与攻击,晏子不再迂回交锋,而是以退为进,降低自己的身份,果断机智地以“不肖者使使不肖主”,使楚王瞠目结舌,无话可说。 第二部分 写晏子出使楚国,在宴会上就“齐人坐盗”问题与楚国君臣展开的斗争晏子将使楚。 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 ”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王曰:何为者也。 对曰:齐人也。 王曰:何坐。 曰,坐盗。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 酒酣,吏二缚一人诣 (。 王曰:“缚者曷 (者也。 ”对曰:“齐人也,坐盗。 ”王视晏 5、子曰:“齐人固善盗乎。 ”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所以然者何。 水土异也。 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邪。 ”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1. 词语解释( 1)今 方 来 方:( 2)齐之 习 辞者也 习:将要熟练( 3)何 坐 坐:( 4)缚一人 诣 王 诣:( 5)齐人也,坐 盗 盗:( 6)叶 徒 相似 徒:( 7)其 实 味不同 实:( 8)得 无 楚之水土得 无:( 9)圣人非所与 熙 也 熙:( 10)寡人反 取病 焉 取病:犯罪偷窃到,指到尊长那里去果实只,仅仅莫非,可不是取辱,自讨没趣同“嬉”,戏 6、弄2. 句子翻译( 1)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 2)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 3)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当他一到,让我们绑上一个人,从大王跟前走过。 只是叶子很像,它们的果实味道却不一样。 道德高尚的人是不该被戏弄的,我反而自讨没趣啊。 3. 句子朗读节奏( 1)吏二 缚一人 诣王( 2)得无 楚之水土 使 民善盗 邪/晏子以“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与齐民入楚为盗进行类比,点明齐人在楚国为盗的原因:正是因为楚国社会风气不好,致使好人变成盗贼。 楚王不仅没有达到侮辱齐国的目的,反而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4. 文意理解( 1)当楚王设计以“齐人在楚国为盗”侮辱晏子时,晏子又是如 7、何回答的。 因为晏子的应对,确实十分机智幽默;而且与晏子的几番口头较量之后,他发现了晏子的才华,输得心服口服,所以赔笑。 ( 2)楚王明明输了,听完晏子的回答后为什么却笑了。 【 全文中心 】 本文着重叙述晏子使楚,楚王要他钻洞,又讽刺晏子无能,最后企图诬蔑齐人偷盗而使晏子难堪。 晏子针对楚王的言论,分别予以反驳,维护了齐国的尊严。 读后,我们可以体会到课文赞扬晏子机智聪明和热爱国家的优良品质。 全文理解【文意理解】1. 文中针对楚王的发难,晏子针锋相对回应的句子是什么。 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邪。 2. 用一个成语或俗语概括楚王和晏子的形象特点。 楚王:自作自受自作聪明搬起石头砸自己 8、的脚晏子:能言善辩不卑不亢能说会道3. 晏子使楚 中,楚王为什么想要侮辱晏子。 (用自己的话回答)因为他知道晏子很会说话,很会外交,想找机会羞辱他,试探他。 金题演练阅读 晏子使楚 ,完成 1 5题。 ( 12分 )1. 对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划分 不正确 的一项是( 2分 )( )A. 齐之临淄 /三百闾 B. 然则 /何为使子C. 吏 /二缚一人 /过王而行 D. 寡人 /反取病焉【解析】 个小吏绑着一个人走到了楚王跟前”,所以正确的朗读节奏应该为“吏二 /缚一人 /过王而行”。 对下列标色的词语解释 不正确 的一项是( 2分 )( )A. 晏子将 使 楚(出使)B. 齐之习 辞 者也 (言辞 ) 9、C. 晏子 避 席对曰(躲避)D. 入楚则 盗 (偷盗)【解析】 ”是“离开”的意思。 下面各项中 标色 的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2分 ) ( )A. 齐 之 习辞者也吾妻 之 美我者( 邹忌讽齐王讷谏 )B. 为其来 也安陵君不听寡人,何 也 ( 唐且不辱使命 )C. 楚人 以 晏子短徒 以 有先生也( 唐且不辱使命 )D. 为 其来也非读书 为 然( 黄生借书说 )【解析】 ”是结构助词,“的”的意思,第二个“之”是结构助词,放在主谓之间,无实义; ”是表停顿,不译,第二个“也”是疑问语气,呢; ”均是介词,“因为”的意思; ”相当于“当”,第二个“为”是“是”的意思。 【答案】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 4分 )( 1)吾欲辱之,何以也。 ( 2)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邪。 5. 文中的晏子是个怎样的人。 请简要概括。 ( 2分 )示例一:晏子是个聪明机智,能言善辩的人。 示例二:晏子是个善于辞令,不卑不亢,具有政治家、外交家的风度的人。 我想羞辱一下他,用个什么法子呢。 莫非是楚国的水土使人擅长偷盗 !。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