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一轮知识点系列大全(二) 考点十八 化学反应的限度内容摘要:

3、(2)数学表达式:如果反应物和生成物均为气体,当达到化学平衡时,将由各物质平衡分压算得的平衡常数称为压强平衡常数。 即浓度平衡常数和压强平衡常数均称为化学平衡常数。 (3)意义:平衡常数的大小化学反应可能进行的程度(即反应限度) ;平衡常数的数值越大,说明反应进行得越完全。 (4)影响因素:只与温度有关,而与浓度无关。 于可逆反应 aA+ cC+应物 A 的平衡转化率可以表示为:(A)= (c 0(A) A)/c 0(A)100%6. 反应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1)化学平衡移动: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以后,反应条件改变,平衡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也随之发生改变而达到新的平衡状态,这种由一个平衡 5、 0,达到平衡。 当改变其中一个条件 X,Y 随 X 表示温度时,Y 表示 物质的量B、当 X 表示压强时,Y 表示 转化率C、当 X 表示反应时间时,Y 表示混合气体的密度D、当 X 表示 物质的量时,Y 表示 物质的量【解析】由图可知,Y 随 X 的增大而逐渐减小,而该反应的特点是正反应是一体积增大的吸热反应。 当升高温度时(X 增大) ,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物质的量减少;当增大压强时(X 增大) ,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转化率减小。 而在一个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是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发生改变的;当增大 物质的量时,平衡正向移动,物质的量增多。 因此答案为 点评】坐标轴的意义与化 6、学反应原理的对应实质上是考生对化学反应原理的形象化认识。 明确化学反应原理是解答这一类试题的基础,正确识图是解答这一类试题的关键。 本题使用勒沙特列原理结合图像进行分析便可作答。 例 2.压下,在一个可变容积的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1)若开始时放入 1 1达平衡后,生成 时 A 的物质的量为 (2)若开始时放入 3 3达平衡后,生成 C 的物质的量为 3)若开始时和入 x 2 1达平衡后,A 和 C 的物质的量分别是 3 x = y = 衡时,B 的物质的量 (选填一个编号)(甲)大于 2 (乙)等于 2 (丙)小于 2 (丁)可能大于、等于或小于 2 (4)若在(3)的平衡混合物中再加入 3再次达 8、的量应分别为 33于产物中已生成 1 x = (31)2 衡时 A 的物质的量 y =(3 3a) 的物质的量也为(3 3a)平衡时 B 的物质的量可知,当 3a1 时,B 的物质的量小于 2 3a = 1 时,B 的物质的量等于 2 3a1 时,B 的物质的量大于 2答案选(丁) , 理由如上横线部分。 (4)在(3)的平衡混合物中再加入 3当于初始状态时 A、B 的物质的量分别为6为(3)小题中初始状态的 2 倍,故可推知平衡时 C 的物质的量为 6衡混合物的总物质的量为(66a+ 66a +6a)=(126a)故 C 的物质的量分数为 6126a)= a/(2a) 或 a/(2a)100% 9、(5)由于温度不变、体积不变,而(1)中容器的体积变小,故(5)小题中容器的压力小于(1)小题中容器的压力,有利于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故反应达平衡时 ab 答案选(乙) ,理由如上横线部分。 【点评】本题是一种“链条式”的化学计算题。 它由浅入深,环环紧扣,突出考察考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 相同的初始状态可以达到相同的平衡状态(等效平衡) ,与达到平衡的过程无关,反之,相同的平衡状态(或倍数关系)可以反推得到相同的初始状态(或倍数关系)。 大胆进行想象是解答这一类试题的关键。 本题在第(3)小题和第(5)小题中两次要求考生简答“做出此判断的理由”,它不仅要求考生知其然,而且更重要的是要求考生在知其 10、所以然的基础上,用准确、科学的语言进行表达,即考察考生的文字表达能力。 这是高考命题的一个重要趋势,因此,培养考生学科内的综合能力至关重要。 例 3.(05 年广东省高考化学试题 23)在密闭容器中,由一定起始浓度的氙( 应,可得到 3 种氟化物。 各种生成物在平衡体系内的分压与反应温度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已知气体的分压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 (1)420K 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反应中消耗 1 则转移电子 2)600800K 时,会发生反应g) g)+F2(g)其反应热H 0(填“”、 “”或“ ”)(3)900K 时,容器中存在的组分有。 平衡体系的分压/00200300400500 12、,将图像中的信息与化学反应原理进行关联,进而得出解题的思维方法。 即由“形”到“化学反应原理 ”再到具体的解题方法与过程,是考生思维能力的跨越式发展。 择题(下列各题均只有一个合理答案,请将合理答案的序号填在第 卷题首的答案栏内,填在其它地方无效)1. (04 广东 18)下图曲线 a 表示放热反应 X (g)+Y(g) Z(g)+M(g)+N(s)进行过程中 X 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的关系。 若要改变起始条件,使反应过程按 b 曲线进行, (04 年广东 5)在恒温下,一固定容积的容器内发生如下反应:2(g) g)达平衡时,再向容器内通入一定量的 g) ,重新达平衡后,与第一次平衡时相比, 04 年广东 9)一定温度下,反应 2 2到平衡时,n()n(O 2) n() =234。 缩小体积,反应再次达到平衡时,n(O 2) =8n(=时 最新海量高中、 C。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