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2016年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及答案内容摘要:

2、有注意到,当它还 是涓涓细流的时候,就表现出倔强的意志和旺盛的生命力。 人们为了拦住一洼泉水,曾特意挖了一个小潭,潭上围着石块,潭边长满青草,还点缀着五颜六色的小花。 对于刚刚冒出地面的泉水来说,这未尝是一个熟悉的、安逸的小天地。 它蛮可以在这里留连徜徉,直到春花凋谢,秋草枯黄,让这些东西沉落潭底变成渣滓,连同自己一起在干涸的冬天成为一滩烂泥。 但是,不,涓滴之水,志在海洋。 小水潭( )不了它,小石块( )不住它,小花草( )不了它。 为括号处选择恰当的词语。 (3 分) B. 吸引 ) ( ) ( )请修改文中画线句子的语病,写出正确的句子。 (1 分)请你根据语境,为文段续写一个结尾。 (1 分)4文 4、问 题。 (3 分)一个猎手捕猎归来了,它把蟋蟀放到住所的入口处,独自进到洞里去了。 我迅速拿走这只蟋蟀,把我的蟋蟀摆在离洞口稍远处。 猎手回来了,它望了望便跑去抓住放得太远的猎物。 我睁着大眼,聚精会神。 我无论如何也不会放弃观看即将上演的这幕悲剧的机会的。 蟋蟀惊慌失措,连蹦带跳拼命逃窜。 飞蝗泥蜂朝它猛扑过去,彼此打成一团,尘土飞扬,两个决斗者轮番占着上风,一时胜负难分。 最后,猎手终于赢了,蟋蟀被打得仰面朝天,仍在那儿足爪胡乱踢蹬,双颚乱咬。 这段文字选自法布尔的 ,主要描写 的过程。 二 古诗文阅读(16 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孙权劝学 ,完成 5。 (13 分)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 5、,不可不学。 ”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5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4 分)但当涉猎 见往事耳 及鲁肃过寻阳 即更刮目相待 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4 分)蒙辞以军中多务。 蒙乃始就学。 7下面加点词语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3 分) A权谓吕蒙曰 其此之谓乎 B卿今当涂掌事 但当涉猎C自以为大有所益 精益求精 D肃遂拜蒙母 遂反溯流逆上矣8这则故事告诉了我们什 7、埋葬下属的时候是什么心情?(3)“粗估”参数的时候,要有物理直觉;昼夜不断地筹划计算时,要有数学见地;决定方案时,要有勇进的胆识和 稳健的判断。 可是理论是否准确永远是一个问题。 不知稼先在关键性的方案上签字的时候,手有没有颤抖?(4)戈壁滩上常常风沙呼啸,气温往往在零下三十多摄氏度。 核武器试验时大大小小突发的问题必层出不穷。 稼先虽有“福将”之称,意外总是不能完全避免的。 1982 年,他做了核武器研究院院长以后,一次井下突然有一个信号测不到了,大家十分焦虑,人们劝他回去,他只说了一句话:“我不能走。 ”(5)假如有一天哪位导演要摄制邓稼先传,我要 向他建议采用五四时代的一首歌作为背景音乐,那是我儿时 8、从父亲口中学到的:中国男儿 中国男儿要将只手撑天空长江大河 亚洲之东 峨峨昆仑古今多少奇丈夫碎首黄尘 燕然勒功 至今热血犹殷红(6)我父亲诞生于 1896 年,那是中华民族任人宰割的时代,他一生都喜欢这首歌曲。 10.“我不能走”这句话表现了邓稼先怎样的精神品质?(2 分)11.“也不知道稼先在蓬断草枯沙漠中埋葬同事、埋葬下属的时候是什么心情?”请你联系上下文,以第一人称来描写邓稼先当时的心情。 (2 分)(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12。 (16 分)榆钱饭香王卫东(1)春天一到,总会想起“蒸榆钱”。 (2)去年吃过两回,都是在家乡的土菜馆。 菜做得够精致,且是精面粉蒸出的,随上的蘸料也七碟八碗 的 10、自加些辣酱,或在蒸菜时,撒些干辣椒面拌蒸,我是不敢吃的。 (5)作家刘绍棠写有榆钱饭一文,记录了从儿时到中年吃“榆钱饭”的事。 平淡的叙述中,道出了农村生活的变迁,也影射了社会的发展。 文中所言的榆钱饭,是加玉米面蒸制的。 在我待过的那个海岛,农家的条件则差多了。 除特例外,大多以山芋粉蒸食。 黑黢黢的窝窝头,拿在手里黏哒哒的。 手指捏巴捏巴,会拽得老长,吃进嘴里,难以下咽。 (6)上述的吃法,北方叫蒸榆钱,南方叫榆钱饭,制作方法相同,只是蘸料有别,都是时令美味。 就像程琳在采榆钱歌中所唱的:“东家妞,西家娃,采回了榆钱过家家。 一串串,一把把,童年时我也采过它。 那时采回的榆钱,不是看着它玩耍,妈妈要做饭,要我去 11、采它。 榆钱饭,榆钱饭,尝一口永远不忘它”(7)榆钱,又名榆荚。 因其扁圆的外形酷似古时串起来的麻钱而得名,又因与“余钱”谐音,颇讨口彩。 虽榆钱多是农民在青黄不接或荒年时的救命粮,可也是富裕人家应时的尝新菜。 当然,其做法精致了许多。 (8)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早春某日,与友去胶东出差。 中午错过了饭时,餐厅多已打烊。 无奈,随意找了家卖小吃的铺子。 店主告知,有包子稀饭可售,随口问了句什么馅的,答曰:“榆钱三鲜馅。 ”当时愣了下,有些诧异,但想来别无选择,吃了再说吧。 胶东的包子,像山东大汉,个个都魁梧得很。 皮薄,馅多,看着就踏实。 一口咬下,鲜香中透着清爽,汁水润润的,饶有风味。 仔细端详,有鲜虾仁和鸡蛋皮,还有 12、些嫩黄淡绿的,就是榆钱了。 这顿偶遇的午餐,我二人啖尽了八只大包、四碗玉米渣子粥。 两天后上火车前,忍不住又光顾了一次,尽兴而归。 (9)久居城市,榆树难得一觅。 开了春的农贸市场,也少有榆钱可卖。 偶然碰到,定要买些回家。 清水洗罢,简单地拌入盐、麻油和少许的香醋。 搛(音 筷子夹)起一撮入口,刹那间,便仿佛咬住了整个春天。 (选自 2016 年 3 月 14 日徐州日报,有删改)钱饭香”,回忆了与榆钱有关的几件往事。 请你简要概述。 (3 分)第 3 节: 第 4 节: 第 8 节: 体分析下面两个句子是如何描写榆钱的。 (6 分)新出的榆钱,黄绿光鲜,青翠欲滴,一串串一簇簇地缀在枝桠上。 (从词语运用的角度分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