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考政治总复习 专题10《认识基本国情,了解我国制度》导学案内容摘要:
2、国之路, 是兴国之要, 是立国之基。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 、 、。 4、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 5、我国的分配制度是。 6、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7、我国的民族制度是。 8、 “一国两制”是:。 (三)我的疑问二、课堂导学与检测(同学们一定要认真思考老师提出的导学问题哦,因为这些问题是理解考点认识的重点和难点,理解了,对我们的中考有很大的帮助。 )考点 49:了解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知道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结论(指导方向)单选多选综合单选分析去年重新加回进考纲,2015 年主观 4、民幸福的必有之路。 温总理的话说明( )A. 必须以改革开放为中心 B. 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C. 经济建设是兴国之要 D. 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2.(2011 多) 12 月 15 日商务部消息,“十一五”时期,我国对外投资实现新突破,5 年累计对外直接投资达到 2200 亿美元,年均增长 30%左右,全球排名由“十五”期末的第十八位跃升至第五位,正逐步迈入对外投资大国行列。 这说明( ) 出去”经不再需要“引进来”2012)2012 年 2 月 3 日至 4 日,温家宝在广东考察时强调,国内经济一些体制上的问题,特别是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需要认真加以解决,面临的挑战和困难不少,解决所 5、有问题的关键依然是改革开放。 上述材料说明改革开放是( )A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国策 B解决我国当前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C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 D推动我国社会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4.(2011)综合探究题(14 分,其中综合评价 1 分。 要求紧扣题意,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探究问题)材料一:下表为 20062010 年全国城镇居民收入变化情况(单位:元)项目 可支配收入 工资性收入 经营性收入 财产性收入 转移性收入2006 年 12000 8800 900 100 30002007 年 14000 10000 980 200 35002008 年 16000 18000 1200 6、230 40002009 年 17000 12500 1600 350 45002010 年 19000 13800 1900 500 5000材料二:“幸福广东”正在成为广东全省上下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热词。 广东省在“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把“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 广东” 作为未来 5 为广东各级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 (3 分)(2)广东省委省政府为什么把建设“幸福广东”作为工作目标。 (6 分)(3)请你诶建设“幸福广东”建言献策。 (4 分)5.(2015)分析说明题(12 分,其中综合评价 1 分。 要求紧扣题意,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结合材料展开分析 8、弘扬丝绸之路友好合作精神,广泛开展文化交流、学术往来、人才互通、媒体合作、志愿者服务等,为深化双边和多边合作夯实了民意基础。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材料一体现了我国怎样的发展理念。 (2 分)(2)结合本题材料,说明我国为什么要积极推动“一带一路”战略。 (5 分)(3)结合材料三,谈谈青少年应如何传承和弘扬丝绸之路友好合作精神。 (4 分)考点 50:知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结论(指导方向)综合 多选 单选 单选 从与时俱进的角度来说,这只有科学发展观了(一)课堂导学1、理论是与时俱进的,邓小平理论现在 9、很少提了,三个代表也很少提了,荣辱观很少提了,那就剩科学发展观了。 我们基本记住两句话就可以了:一、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有利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二、必须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这两句话在考查国情国策的主观题时基本都可以用上。 2、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 ,核心是 ,基本要求是 ,根本方法是。 (二)课堂导练真题链接1.(2010 多)20广东省财政支出部分计划情况支出项目 金额(亿元) 于改善民生、衡区域公共服务水平、于建立应急预警机制、 2011) 2010 年的中国,经受了一次次历史罕见自然灾害的挑战:西南大部旱魃逞凶、多条江河洪浪翻滚、东南沿海台风肆虐、西北高原震情又起、山区 10、峡谷泥石流穿村毁城 2010 年,中国人民经受了各种挑战和考验。 中国人民战胜困难取得胜利的原因,集中到一点,就是坚持 ()A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B走共同富裕的道路C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D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不动摇3 (2014)2014 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后一个时期,着重解决好现有“三个 1 亿人”问题,促进约 1 亿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改造约 1 亿人居住的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引导约 1 亿人在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 解决好“三个 1 亿人”问题( )最新学习考试资料试卷件及海量高中、速实现城镇化 面建成小康社会4.(2009 综合第 2 问) (2)请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说明,广东 11、为什么要把全力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作为当前全省的中心工作?(7 分)考点 51:了解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结论(指导方向)多选 综合 单选 单选 单选 单选 多是考非公有制,今年加了分配制度,注意了。 (一)课堂导学1、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中各种所有制经济的内容、地位、作用和国家政策。 所有制经济内容 地位 作用 国家政策公有制经济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公有制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在多种所有制经济中发挥主体作用。 国有经济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归全体人民共同所有的公有制经济。 国 12、有经济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先进的技术设备,积聚着我国最先进的生产力,控制着国民经济的命脉,担负着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品的生产和流通的重要任务。 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具有关键性作用。 集体经济生产资料归一部分劳动者共同所有的一种公有制经济。 体现着共同富裕的原则。 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体经济可以广泛吸收社会分散资金,缓解就业压力,增加公共财富和国家税收。 毫不动摇的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非公有制经济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非公有制经济对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快。2016年中考政治总复习 专题10《认识基本国情,了解我国制度》导学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