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二轮检测 专题16-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含答案)内容摘要:

3、们大家都对这次改革结果感到满意。 加里曼:您是指最近进行的工业权力下放吗。 柯西金:我们将加强发展国民经济委员会体系,这个体系使工业管理权力下放同国民经济中央计划相协调。 ” 这段对话针对的是( )A新经济政策 B斯大林模式C赫鲁晓夫改革 D戈尔巴乔夫改革5有学者这样描写前苏联一位领导人:“他摆弄这个国家,就像家庭主妇摆弄卷心菜一样。 他以为只要把外面的烂叶子剥掉,就会有里边的好心了,他不停地剥下去,一直到剥光为止。 ”材料所描写的应是 A斯大林 B赫鲁晓夫 C勃列日涅夫 D戈尔巴乔夫 6影响下表中 1921 年数据变化的政策因素是( )1913 年 1921 年 1923 年 1925 年粮食作物耕 4、种面积(万公顷) 9446 6620 7860 8730粮食作物产量 213 3455 4424A第一次世界大战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新经济政策 D农业全盘集体化方针71964 年在苏共中央主席团会议上,即将被赶下台的赫鲁晓夫发表了他的“最后的政治演说”。 他流着泪说:“在座的各位,从来没有公开地、诚实地指出我的任何缺点和错误,总是随声附和,对我的所有的建议都表示支持,你们也缺乏原则性和勇气。 ”赫鲁晓夫的痛悔之泪说明( )A党内教条主义盛行 B党内作风问题严重C改革制约苏联发展 D改革过于追求社会稳定8 全球通史写道:“列宁几乎是孤身一人号召立即进行第二次革命。 然而时间证明他是正确的,因为 6、主义得以挑战资本主义,最大的力量来自于本身的强大C资本主义得以挑战社会主义,最大的力量来自于对手的弱点D社会主义得以挑战资本主义,最大的力量来自于对手的弱点10有 评 论 者 说 “俄 国 的 革 命 来 的 太 迅 速 了。 3 月 份 刚 刚 取 沙 皇 政 府 而 代 之 的 临 时 政 府 , 还没 有 来 得 及 品 尝 胜 利 果 实 就 步 了 沙 皇 政 府 的 后 尘 ,依 然 没 有 战 斗 , 没 有 遇 到 抵 抗。 ”这 说 明 被 推翻 的 临 时 政 府 ( )A与沙皇政府性质一样 B已经失去人民的支持C违背历史发展的潮流 D已转成帝国主义代表11叶利钦在我的 7、自述中回顾斯大林时代:“你在职位的阶梯上爬得越高,归你享受的东 西就越丰富如果你爬到了党的权力金字塔的顶尖,则可享有一切你进入了共产主义共产主义完全可以在一个单独的国家里为那些获取权位的少数人而实现。 ”这说明斯大林时代( )A苏联共产党内争权夺利的斗争非常激烈B指令性计划经济滋生了全面腐败C高度集权体制助长了官员的特权腐败D共产主义在苏联已经发生了质变 12在斯大林的观念中,国家实力(尤其是经济实力所支撑的军事力量)是衡量先进与落后的尺度,至于如何在社会诸层面的现代化及其协调发展等更广义的发展领域赶超先进国家则不在他的视野中。 这一观念影响下苏联实施的核心政策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斯大 9、 俄国十月革命的领导阶级多元化151970 年,苏联著名物理学家萨哈罗夫等发表了一封苏联科学家致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党政领导人的呼吁书 ,其中谈到:“在社会政治范围内,阻碍我们经济的障碍物很多,凡是不能取出这些障碍物的措施都是无效的。 ”据此判断( )A萨哈罗夫不满赫鲁晓夫的改革B萨哈罗夫认为经济改革的前提是进行政治体制改革C萨哈罗夫的这一观点成为戈尔巴乔夫政治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D萨哈罗夫的观点促进了苏联的思想解放16 下表是俄罗斯一咨询机构 年就“十月革命给俄罗斯人民带来了什么”所作四次调查的结果。 这表明俄罗斯人( )A 在淡忘十月革命B 对十月革命的看法长期一致C 依然怀有大国情结最 11、认为这三大运动是苏联历史发展的必然,是苏联国内外环境的要求,是巩固苏共政权、建设苏联社会主义社会的必由之路。 对于这一观点的评价,正确的应是这一观点( )A不可采信 B符合史实 C值得商榷 D表述隐晦191931 年,美国出口的机器设备中,有 50%卖给苏联。 1929 年,英国机器出口总量的 70%销往苏联,而 1932 年竟高达 90%可以毫不夸张地说,20 世纪 30 年代,苏联几乎所有的骨干大型企业都是利用西方的先进技术武装起来的。 例如:苏联的三大钢铁厂都是美国援建的,最大的第聂伯河水电站是引进美国技术设备、雇用美国技术专家于1933 年建成的上述材料表明 ( )A苏联由封闭走向开放 B苏 12、联利用西方危机进行经济建设C美苏之间意识形态领域的矛盾消失D西方各国向苏联转移过剩产能20苏联在实施斯大林经济模式时,实行居民证制度。 只给城镇居民发放居民证,农民没有居民证。 没有居民证和其他相关证明文件,苏联公民是不能异地流动的。 苏联当时实施这一居民管理制度,主要是为了( )A限制农民自由流动 B满足工业化发展的需要C保证农业生产的劳动力 D适应计划经济体制的要求21某年 3 月美国生活杂志刊登了一幅漫画:画中描绘了骑在一头熊背上的自由女神形象,她右手高举象征光明与自由的火炬,左手所执的白纸上写着“1776” 、 “1917”两个意味深长的年份,周边站着一群对之脱帽敬礼的俄国人。 漫画创作的历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