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考前三个月 解题技法6-避免思维定势(含答案)内容摘要:
2、双显性个体和双隐性个体,其 331,其中比例为 3 的两种个体为重组类型,占总数的 3/8。 实际上还有另外一种情况,即为一显一隐和一隐一显两纯合亲本,其 331,但比例中为 9 和 1 的个体为重组类型,占总数的 5/8。 答案株基因型为 植物,取其花药进行离体培养,得到的幼苗基因型是 个体为()A1/64 B1/16C1/8 D0技法导练受思维定势的束缚,套用了教材中单倍体育种的内容,在题干的“取其花药进行离体培养”这句话之后,无中生有的加进了“用秋水仙素加倍”这一条件,易错选 C;但若认真审题,不受思维定势的束缚,弄清了培育出来的全部幼苗,都是有一倍体的花粉发育而成的,根本不可能形成二倍体植 4、示后期着丝点分裂的瞬间,则包含后期和末期(染色体组数为 4 或 2)。 对于减数分裂而言,图 1 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着丝点分裂瞬间。 本题学生答题错误率很高,主要原因是看习惯了图 2,对固有的图形形成了思维定势所致。 2某动物体细胞中有三对染色体,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动物的囊胚期细胞,可以看到细胞正在进行有丝分裂。 已知下图中有两个细胞处于该动物囊胚期的同一分裂时期,因为观察的角度不同,图像有差异,你认为它们是()A BC D答案较为常见,属于有丝分裂中期(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整齐地排列在赤道板上) ,而图大多被认为是有丝分裂前期。 其实这两个图像都可能是有丝分裂中期。 如果将细胞看成一个球,从侧面看到赤道板 6、达的第一步是转录,即 合成。 4给植物全部供给 18O 标记的水,则不久以后发现植物周围出现含 18O 的物质,则这些物质主要来自()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答案答案全面而言 D 最佳,且光合作用中水的光解生成 18吸作用中利用 H O 生成 182致有些学生乐观的对“D”一见钟情,从而未对其他选项仔细考虑而错选,关键是“一见钟情”效应使学生忽略题干中“主要” , “主要”既表明途径不止一条,因而关键点不在于能否产生,而是在于量的比较。 5牛胰岛素基因的编码序列共有 306 个碱基组成(不包含终止密码) ,由该基因控制合成的牛胰岛素有2 条肽链组成,那么该胰岛素中至多 8、细胞。 针对此类试题,为了避免进入“陷阱” ,就应跳出常规思维,注重对特例的归纳总结。 根据染色体行为可知,图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图可能为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也可能为单倍体的有丝分裂中期;图为单倍体的有丝分裂后期或二倍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图中虽然没有同源染色体,但可以是单倍体进行的有丝分裂,而图有同源染色体的联会,一定是减数分裂。 7叶绿体的 指导自身蛋白质在叶绿体内合成,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叶绿体 够转录B叶绿体 遗传物质C叶绿体内存在核糖体D叶绿体功能不受细胞核调控答案糖体是细胞质中一种合成蛋白质的细胞器,受这一思维定势的影响导致错选 C 项。 8玉米花药培养的单倍体幼苗,经秋水 9、仙素处理后形成二倍体植株。 如图是该过程中某时段细胞核量变化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ab 过程中细胞内不会发生基因重组Bc d 过程中细胞内发生了染色体数加倍Ce 点后细胞内各染色体组的基因组成相同Dfg 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染色体数减半答案图涉及的只有有丝分裂过程,量的变化是由于秋水仙素的作用导致的,审题时易将该变化曲线与“先进行减数分裂随后完成受精作用”的过程混淆。 A 项,分析图示可知 ab 过程中 量不变,没有发生有性生殖过程,不会发生基因重组;B 项,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后,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导致染色体数加倍,所以 cd 过程中细胞内发生了最新学习考试资料试卷件及海量高中、初中 11、C 项错误;D 项,所有生物共用一套密码子,一个密码子只决定一种氨基酸,故 D 项错误。 10下列各项叙述与图中曲线基本相符的是()A人体组织细胞中酶的活性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趋势B基因型为 植物个体自交,a 的基因频率随自交代数的变化趋势C抵抗力稳定性随生态系统中动植物种类的变化趋势D酵母菌的呼吸速率随环境中 度的变化趋势答案题易错选 D,受酵母菌的有氧呼吸强度随氧浓度变化曲线思维限制,而忽略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也可进行无氧呼吸。 人体组织中酶的活性需要适宜的温度,高于或低于最适温度时活性都会降低,故 A 错误;基因型为植物个体自交,a 的基因频率不变,故 B 项错误;抵抗力稳定性与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高考生物考前三个月 解题技法6-避免思维定势(含答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