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模拟)2016届中考科学 专题18-水(含解析)内容摘要:

2、减小,A 错误;因为有晶体析出,所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一定减小,B 正确;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如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就是稀溶液,所以说饱和溶液的浓度不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浓度大,C 错误;将 5 g 某物质完全溶解于 95 g 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一定是 5%,因为有的物质溶于水会与水反应生成新的物质,使溶质的质量大于 5 g,有的物质与水反应还可以生成沉淀或气体,从而使溶液的质量小于 100 g,D 错误。 答案2015浙江义乌模拟,10,3 分)用氯化钠配制 100 g 溶质质量分数为 20%的氯化钠溶液,现有下列操作:溶解,称取氯化钠;过滤;量取水;计算;蒸发结晶。 针对该实验说法 4、文澜中学模拟,19,3 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一定时,析出硝酸钾晶体后的溶液未必是硝酸钾的饱和溶液Bt 时,在 100 g 水中加入 50 g 食盐,充分搅拌后烧杯中的溶液达到饱和状态,则 t 时食盐的溶解度一定为 50 洗涤剂清洗锅碗瓢盆油污后的混合物一定是溶液Dt 时,向硝酸钠饱和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后,溶质的溶解度不变解析温度一定时,析出硝酸钾晶体后的溶液是饱和溶液,A 错误;t 时,100 g 水中可加入 50 g 食盐,溶液饱和,不知溶液中是否有未溶解的食盐,B 错误;洗涤剂洗油污属于乳化原理,形成的是乳浊液,不是溶液,C 错误;因为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只与温度有关,温度不变时 7、和溶液,所以图和图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B 正确;用恒温蒸发氯化钠溶液模拟海水晒盐的过程,所以在此过程中氯化钠的溶解度保持不变,C 正确;由图到图中溶液的溶质质量没变,但溶液的质量变化了,所以氯化钠溶液的密度也变化了,D 错误。 答案2014浙江杭州西湖二模,25,3 分)向 100 g 水中不断加入固体 A 或改变温度,得到相应的溶液。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25 100 加 入 A 37.2 g 加 入 A 4.2 g 升 温 至 60 加 入 A 9g 降 温 至 50 资料: A 的溶解度温度 () 20 30 40 50 60溶解度 (g) 中 A 的质量分数最大B 中 A 的质量 9、0.4 g A,可判断此时溶液为不饱和溶液;C 错误;根据 20 A 的溶解度为 37.2 g,可判断 25 时 37.2 g A 溶解在 100 g 水中形成不饱和溶液,没有固体存在;综合 A、B、C 项分析,溶液均为不饱和溶液,没有固体存在;而溶液恰好饱和,没有固体存在。 D 正确。 答案空题7(2015浙江杭州江干区一模,23,4 分)水厂生产自来水常用适量的氯气消毒,以杀死有害细菌。 氯气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常温下能溶于水,溶解的氯气部分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次氯酸能杀死水里的病菌,也能使有机色素褪色,请回答以下相关问题:(1)有些不法商贩用自来水冒充纯净水出售,为辨别真伪,可选 10、用的试剂是_。 A酚酞试液 B氯化钡溶液C硝酸银溶液 D硫酸铜溶液(2)某同学用滴管将饱和氯水加入到含有酚酞试液的烧碱溶液中,当滴到最后一滴时,红色突然褪去,红色褪去的两种原因,请写出其中一种原因。 解析(1)检验盐酸使用的是硝酸银溶液;(2) 盐酸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氯化钠的水溶液呈中性,酚酞试液在中性溶液中为无色,次氯酸具有漂白性,能使酚酞试液褪色,所以红色褪去的原因有:烧碱被反应掉,产生的次氯酸使红色褪去。 答案(1)C (2)烧碱被反应掉,产生的次氯酸使红色褪去8(2015浙江绍兴新昌一模,19,4 分)随着条件的改善,许多机关企事业单位已经安装了直饮水机。 其主要生产流程如下:最 12、测。 实验过程如下:(1)取少量污水,仔细观察溶液,呈无色、透明、不沉淀,说明污水中没有_(填离子符号)。 (2)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污水,滴在 纸上,3。 (3)取 2 水,滴入稀硫酸,观察到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污水中含有 ;根据以上实验结果,此工厂排放的污水中一定含有的污染物是_。 解析(1) 为蓝色, 与 生成硫酸钡沉淀,取少量污水,仔24细观察溶液,呈无色、透明、不沉淀,说明污水中没有 、以及、能同时存在;(3)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污水,滴在 纸上,243,说明一定有 ;取 2 水,滴入稀硫酸,观察到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污水中含有 说明没有 不确定是否有。 24答案(1) (3)H) 2。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