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29)分子动理论、内能(含答案)内容摘要:
2、扩散现象是由物质分子无规则运动产生的D扩散现象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都能发生E液体中的扩散现象是由于液体的对流形成的3(2015广东理综,17)(多选)如图为某实验器材的结构示意图,金属内筒和隔热外筒间封闭了一定体积的空气,内筒中有水,在水加热升温的过程中,被封闭的空气()A内能增大B压强增大C分子间引力和斥力都减小D所有分子运动速率都增大42015山东理综,37(1)(多选)墨滴入水,扩而散之,徐徐混匀。 关于该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A混合均匀主要是由于碳粒受重力作用B混合均匀的过程中,水分子和碳粒都做无规则运动C使用碳粒更小的墨汁,混合均匀的过程进行得更迅速D墨汁的扩散运动是由于碳粒和水分子发 4、物理性质各向同性而晶体的物理性质都是各向异性7(2014北京理综,1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温度降低,其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增大B物体温度升高,其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增大C物体温度降低,其内能一定增大D物体温度不变,其内能一定不变82014新课标全国卷,33(1)(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悬浮在水中的花粉的布朗运动反映了花粉分子的热运动B空中的小雨滴呈球形是水的表面张力作用的结果C彩色液晶显示器利用了液晶的光学性质具有各向异性的特点D高原地区水的沸点较低,这是高原地区温度较低的缘故E干湿泡湿度计的湿泡显示的温度低于干泡显示的温度,这是湿泡外纱布中的水蒸发吸热的结果最新海量高中、初中 6、热量只能由高温物体传递给低温物体3(2015江苏宿迁检测)(多选)下列四幅图的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分子间距离为 子间不存在引力和斥力B水面上的单分子油膜,在测量油膜直径 d 大小时可把它们当成球形处理C食盐晶体中的钠、氯离子按一定规律分布,具有空间上的周期性D猛推木质推杆,密闭的气体温度升高,压强变大,气体对外界做正功4(2015云南名校统考)(多选)关于分子动理论的规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扩散现象说明物质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B压缩气体时气体会表现出抗拒压缩的力是由于气体分子间存在斥力的缘故C两个分子距离减小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都在增大D如果两个系统分别与第三个系统达到热平衡, 8、分子的热运动C利用浅层海水和深层海水之间的温度差制造一种热机,将海水的一部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是可能的D气体分子间距离减小时,分子间斥力增大,引力减小E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在压强不变时,分子每秒对器壁单位面积平均碰撞次数随着温度降低而增加7(2015湖北六校调研)(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显微镜下观察到墨水中的小炭粒在不停的作无规则运动,这反映了液体分子运动的无规则性B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一定先减小后增大C分子势能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可能先减小后增大D在真空、高温条件下,可以利用分子扩散向半导体材料掺入其它元素E当温度升高时,物体内每一个分子热运动的速率一定都增大8(20 9、15云南昆明调研)(多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气体放出热量,其分子的平均动能可能增大B布朗运动不是液体分子的运动,但它可以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C当分子力表现为斥力时,分子力和分子势能总是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D第二类永动机不违反能量守恒定律,但违反了热力学第一定律E某气体的摩尔体积为 V,每个分子的体积为 阿伏加德罗常数可表示为 (2015南京二模)常温水中用氧化钛晶体和铂黑作电极,在太阳光照射下分解水,可以从两电极上分别获得氢气和氧气。 已知分解 1 水可得到 1 气,1 气完全燃烧可以放出 05 J 的能量,阿伏加德罗常数 0 23 ,水的摩尔质量为 02 kg/ 2 g 10、水分解后得到氢气分子总数为_个;2 g 水分解后得到的氢气完全燃烧所放出的能量为_ J。 (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参考答案考点 29分子动理论内能两年高考真题演练1晶体有固定的熔点,并不会因为颗粒的大小而改变,即使敲碎为小颗粒,仍旧是晶体,选项 A 错误;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类,有些晶体在不同方向上光学性质不同,表现为晶体具有各向异性,选项 B 正确;同种元素构成的可能由于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而形成不同的晶体,如金刚石和石墨,选项 C 正确;晶体的分子排列结构如果遭到破坏就可能形成非晶体,反之亦然,选项 D 正确;熔化过程中,晶体要吸热,温度不变,但是内能增大,选项 E 错误。 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 12、C 得 p 增大,B 正确。 C根据分子动理论的知识可知,混合均匀主要是由于水分子做无规则运动,使得碳粒无规则运动造成的布朗运动,由于布朗运动的剧烈程度与颗粒大小和温度有关,所以使用碳粒更小的墨汁,布朗运动会更明显,则混合均匀的过程进行得更迅速,故选 5若物体是晶体,则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可见 A 正确;烧热的针尖接触涂有蜂蜡薄层的云母片背面,熔化的蜂蜡呈椭圆形是由于云母片在不同方向上导热性能不同造成的,说明云母片是晶体,所以 B 错误;沿晶格的不同方向,原子排列的周期性和疏密程度不尽相同,由此导致晶体在不同方向的物理性质不同,这就是晶体的各向异性。 选项 C 错误,D 正确。 6B当分子间 13、距离 r r 减小,分子势能增大,当 r r 减小,分子势能减小,故 A 错误;温度越高,物体中分子的平均动能越大,分子运动越剧烈,故 B 正确,温度越高,热运动速率大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比例越大,故 C 错误;非晶体和多晶体具有各向同性的特点,单晶体具有各向异性的特点,故 D 错误。 7B温度是物体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温度升高则其分子平均动能增大,反之,则其分子平均动能减小,故 A 错误,B 正确;物体的内能是物体内所有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宏观上取决于物体的温度、体积和质量,故 C、D 错误。 8水中花粉的布朗运动,反映的是水分子的热运动规律,则 A 项错项;正是表面张力使空中雨滴呈球形,。高考物理(29)分子动理论、内能(含答案)
相关推荐
4、墨粉 B、活性炭 C、木炭粉 D、炭黑2、2002 年世界杯足球赛开幕式和揭幕战在汉城兰芝岛上举行,世人瞩目的足球场下面填埋着汗城人 15 年的垃圾,垃圾产生的沼气为足球场提供部分能源。 沼气的主要成分是: (化学式) ,沼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3、物质的某些性质可能对人类有利,也可能不利于人类,请仿照事例填写:物质 有利一面(用途) 不利的一面氧气 供给呼吸、支持燃烧
3、秋月何时了。 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1)“春花秋月 ”本是美好事物,作者为什么希望它结束呢。 (6 分)答:_ _ _(2)“小楼昨夜又东风 ”中的“又”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6 分)答:_ _ _(3)有人认为,“只是朱颜改”中的“改”可以作为全词的“词眼”,你是怎样认为的。 (8
2、减小,A 错误;因为有晶体析出,所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一定减小,B 正确;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如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就是稀溶液,所以说饱和溶液的浓度不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浓度大,C 错误;将 5 g 某物质完全溶解于 95 g 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一定是 5%,因为有的物质溶于水会与水反应生成新的物质,使溶质的质量大于 5 g,有的物质与水反应还可以生成沉淀或气体
3、秋月何时了。 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1)“春花秋月 ”本是美好事物,作者为什么希望它结束呢。 (6 分)答:_ _ _(2)“小楼昨夜又东风 ”中的“又”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6 分)答:_ _ _(3)有人认为,“只是朱颜改”中的“改”可以作为全词的“词眼”,你是怎样认为的。 (8
α. 22cos(α+β)=22(cosαcosβsinαsinβ). cos(α+β)=cosαcosβsinαsinβ. (记为 Cα+β) 师:刚才的整个过程,我们已经证明了公式:cos(α+β)=cosαcosβsinαsinβ,它对任意的 α, β均成立.如果我们把公式中的 β都换成 β又会得到什么。 即: cos(αβ)=cosαcosβ+sinαsinβ. 师
2、残酷,有杀戮,也有热情,有声音。 那个时代礼赞人才,尊重对手。 南朝佛教鼎盛,反佛的声音也能表达。 于是辟佛勇士范缜出现了。 毕生向往佛门、多次舍身出家的梁武帝带头和范缜辩论,亲撰敕答臣下神灭论,不失风度地据理力辩。 梁武帝的敕答,经王公大臣会览,六十余人群起诘难范缜,但范缜毫无退缩。 而之所以这样,也和梁武帝能够守持思想辩论的规则,不以政治权力剿灭异端有关。 诚如钱钟书先生所说:“缜洵大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