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模拟)2016届中考科学 专题15-物质的分类与分离(含解析)内容摘要:

5、判断步骤中晶体表面吸附的硫酸是否洗净,有人向第 3 次洗涤液中滴加硝酸钡溶液和稀硝酸,得到白色沉淀,以此证明该晶体并未洗净。 该结论是否可靠。 为什么_。 解析(1)过滤时,所需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玻璃棒;(2)铜在氧气的作用下生成氧化铜,氧化铜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化学方程式为:2H 2= 2O;(3)因为硫酸铜易= = = = = 溶于水,洗涤晶体用的水必须少量且低温是减小其溶解量;(4)因为体易溶于水,洗涤液中也有 都和钡离子产生不溶于24稀硝酸的硫酸钡沉淀。 答案(1)漏斗、玻璃棒 (2)2 2 2 = = = = 2= 2O(3) 易溶于水,低温减小 溶解量(4)不可靠,因为 体易溶 6、于水,洗涤液中也有能和钡离子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245(2015浙江宁波慈溪市模拟,33,10 分)测定硫酸铜晶体(的结晶水含量,实验步骤为:研磨称量空坩埚(容器) 和装有试样的坩埚的质量加热冷却称量重复的操作,反复三次,到质量不再变化为止根据所得的实验数据计算硫酸铜结晶水的含量。 请回答下列问题:(1)现有坩埚、坩埚钳、泥三角、三脚架、石棉网、玻璃棒、药匙、干燥器、火柴、酒精灯、硫酸铜晶体样品等实验仪器和药品,进行该实验时,还缺少的实验仪器是_、_。 (2)实验步骤 的目的是_。 (3)如果实验得到以下数据:加热前质量(g) 加热后质量(g)器) 器晶体) 器 无水硫酸铜)写出该样品中结晶水 8、研钵,称量要用到托盘天平,所以还缺少的实验仪器是研钵、托盘天平;(2)实验步骤重复加热、冷却、称量的操作,直到质量不再变化,目的是使样品中的结晶水全部失去,使计算的结果更准确;(3)由表中的数据可知,该样品中结晶水含量(a%)的计算公式是 100%;(4) 加热前称量时坩埚未完全干燥,含有水分,会使结晶 正确;加热时间过长,晶体部分变黑,硫酸铜变成了氧化铜,会使结晶水的含量偏高,B 错误;加热过程中有少量晶体溅出,会使结晶水的质量偏大,C 错误;粉末未完全变白就称量,一部分结晶水未失去,会使结晶水的含量偏低,D 正确;坩埚里有不易分解的杂质,会使结晶水的含量偏低,E 正确;放在空气中冷却称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