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地理选修6环境问题概述内容摘要:
控制情况:国际,中国。 臭氧空洞 • 臭氧层 —— 离地面 20~ 30km以上的平流层,是地球最好的保护伞,它吸收了来自太阳的大部分紫外线 • 然而近二十年的科学研究和大气观测发现:每年春季南极大气中的臭氧层一直在变薄,事实上在极地大气中存在一个臭氧“洞” • 这种臭氧损耗现象是一种反常现象,通过不断的科学研究,人们发现人类社会活动释放的物质严重破坏了臭氧层,如大量含氟致冷剂的排放 • 当然这种现象还受到这一地区独特的气象状态 (极涡、寒冷的平流层温度、极地平流层云 )的影响 资料 —— 《 蒙特利尔协定书 》 • 许多环境问题是跨国界的,甚至是全球性的,需要世界各国的共同努力才能逐步解决 • 人们在 70年代早期开始认识到氟氯烃可能对环境有害,并且开始寻找代替品。 到了 80年代中期,臭氧层破坏的证据已经日益清楚,采取共同行动的呼声也日益高涨。 到了 1987年,许多国家的代表汇集在加拿大第二大城市蒙特利尔,签署了《 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协定书 》 • 这个协定书是对付世界环境公害的一个开创性的国际协定,目的是控制氟氯烃和其它破坏臭氧层的物质的消费量,保护地球的“外衣”,从而保护人类自己 四、森林面积锐减 世界: 1950年以来全世界的森林已损失过半; 每年的造林面积仅为砍伐面积的 1/10左右。 中国: “九五”期末森林覆盖率 %,世界平均水平为 25%; 人均面积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 1/10。 危害: 水土流失,旱涝灾害增加,气候异常,物种消失,温室效应加剧。 • 天然水的自净作用 五、水体污染 什么是水污染。 • 进入水体的污染物超过了其自身的 环境容量(自净能力 ),造成危害的现象。 国内水体污染图1 震惊世界的水俣病 水体富营养化的危害 • 鱼类死亡 • 水质变坏 • 变成沼泽 阅读案例:太湖的富营养化现象 • 来自太湖流域工业废水、农业污水和城市污水中的氮、磷等植物营养素。 它们使其水体生态系统恶化,水生物种减少,群落日益简单,并影响了周边人民生活用水的质量 六、土地严重荒漠化 世界: 荒漠化面积达 3500万 km2; 现在每分钟就有 1公顷土地荒漠化。 中国:。湘教版地理选修6环境问题概述
相关推荐
1、最新学习考试资料试卷件及海量高中、差数列的前 n 项和(二)自主学习知识梳理1前 n 项和 a n,S n 项和,S n与 等差数列前 n 项和公式 _差数列前 n 项和的最值(1)在等差数列a n中当 ,S n 可由不等式组_确定(2)因为 n,若 d0,则从二次函数的角度看: d0 时,S _值;当 d0,S 求等差数列a n前 n 项的绝对值之和,关键是找到数列 正负项的分界点.
5、判断步骤中晶体表面吸附的硫酸是否洗净,有人向第 3 次洗涤液中滴加硝酸钡溶液和稀硝酸,得到白色沉淀,以此证明该晶体并未洗净。 该结论是否可靠。 为什么_。 解析(1)过滤时,所需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玻璃棒;(2)铜在氧气的作用下生成氧化铜,氧化铜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化学方程式为:2H 2= 2O;(3)因为硫酸铜易= = = = = 溶于水
出作者在散文工巧上的精到。 •在 《 这思考的窑洞 》 中,作者把毛泽东比作武林高手,是个很大胆的比喻,读来却很亲切。 作者是怎样做到这一点的。 • 挖掘红色经典的美,一个重要的方法是把政治思想的理念转换成或者说翻译成一个文学意象,从而获得一种形象的意境的美。 把毛泽东比作武林高手,也是一种反差,因为根据修辞学原理,两个比喻的事物相距愈远,反差愈大,比喻效果就愈强,愈生动。 如作者为建党
头 x 970升/头= 9700升 牧民乙: 20头 x 970升/头= 19400升 牧民丙: 11头 x 970升/头= 10670升 总计: 39 770升。 探究问题 如果三个牧民都增加了奶牛数量后,三个农民的收益有什么变化 ? 为什么每个牧民都可以自由地增加奶牛数量 ? 为什么草场不能保证每个牧民都实现利益最大化 ? 如果三个牧民都增加奶牛数量,三个农民的收益都会减少。 由于大气、水
2、)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具有一般四边形的性质(内角和是 )360角: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邻角互补 边: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 探究归纳 请学生在纸上画两个全等的 连接对角线 G、它们分别交于点 O把这两个平行四边形落在一起,在点 O 处钉一个图钉,将 点 O 旋转 ,观察它还和 合吗。 你能从子180中看出前面所得到的平行四边形的边、角关系吗。 进一步,你还能发现平行四边形的什么性质吗。 结论
候研究计划( WCRP) 国际地球生物圈计划( IGBP) 全球环境变化的人类因素计划( IHDP) (三)实施ISO14000系列标准 目的:最大限度的节约资源、减少环境污染、 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二、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保护环境,我们应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