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地理选修5自然灾害概述内容摘要:
__________________。 • (3)试分析沙尘暴路径为西北 —东南走向的成因。 • (4)影响我国华北地区的沙尘暴多发生在春季的原因是什么。 • (5) 治 理 沙 尘 暴 危 害 的 关 键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国面积最大的生态工程 ________, 为减轻京津地区风沙的危害起到了屏障作用。 • 【 解析 】 (1)读图可知,我国沙尘暴多发地区,从干湿地区看,多位于年降水量少于 400 mm的干旱、半干旱地区。 (2)从图中信息可知,我国特大沙尘暴发生次数有逐年增多的趋势,由 20世纪 60年代的 8次,到 90年代的 30多次。 (3)沙尘暴路径与盛行风的吹送方向有关。 在冬半年,我国多吹寒冷干燥的西北风,浮尘随风从半干旱、干旱区的沙源地向东南方向飘移,从而影响我国的北方地区甚至长江流域。 (4)沙尘暴多发生在春季,与春季干旱且多大风有关。 (5)治理沙尘暴应以治本为主,只要恢复沙源地的植被,沙尘暴也就成为 “ 无源之沙 ”了。 • 【 答案 】 (1)半干旱 干旱 • (2)频率加快 , 间隔变短 (或愈来愈频繁 ) • (3)因为我国北方地区处于亚洲高压的东部 ,春季盛行西北季风。 • (4)春季冷暖空气变换剧烈 , 大气层结构不稳定;大地解冻 , 干旱少雨 , 地表干燥松软;植被没有恢复;春季多大风。 • (5)退耕还林还草 , 保护和恢复地表植被 “ 三北 ” 防护林体系 • (3)沙尘暴的防治对策 • 从沙尘暴的自然成因上看 , 人类无法消除沙尘暴。 但从人类自身活动看 , 乱砍滥伐和对土地 、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 而加速沙尘暴发生的负面作用是可以消减的 ,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减沙尘暴发生的频率和强度。 防御沙尘暴的长远对策是从根本上改善生态环境 , 人为改变荒漠和半荒漠地表现状及恶劣的生态环境的具体对策有: • (1)机械沙障。 主要用杂草 、 树枝以及其他材料 , 在流沙上设置阻滞风沙流动和固定沙面的障碍物。 例如草方格沙障是用稻草 、 麦秆和芦苇等柔性材料 , 将。湘教版地理选修5自然灾害概述
相关推荐
段 时 期 生产力水平 主要环境问题 人地关系思想 征服自然 工业文明 发展速度快 全面不协调 ,人地矛盾激化 ,局部地区环境污染演变为公害 人类试图成为环境主宰 二、人类对自然态度的演变 阶 段 时 期 生产力水平 主要环境问题 人地关系思想 谋求人地协调 20世纪 60年代以来
1、最新学习考试资料试卷件及海量高中、差数列的前 n 项和(一)自主学习知识梳理1把 a1a 2a a n的前 n 项和,记做_ 例如 a1a 2a 16 可以记做_;a 1a 2a 3a n1 _ (n 2)2若a n是等差数列,则 末项 n_;若首项为 差为 d,则 n出下列常见等差数列的前 n 项和(1)123n_.(2)135(2n1)_.(3)2462n差数列前 n
况。 阅读时 , 要注意根据图例找出各种自然灾害的主要分布地区 , 并分析其发生的地理环境特点 ,总结出其分布的空间规律。 现总结如下: 灾害类型 多发区 环境特点 热带气旋 北美洲、东亚、南亚、南部非洲 中低纬度大陆、东部沿海地区 洪水 欧洲、北美洲、南美洲、东亚、南亚、东南亚、大洋洲、南部非洲 季风气候区以及受热带气旋影响大的地区等 灾害类型 多发区 环境特点 干旱 南美洲、亚洲、 非洲
1、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对振动和波及光学问题的考查(本卷共 5 小题,满分 60 分建议时间:30 分钟 )命题专家寄语本部分内容,考试中一般通过一道题考查多个概念、规律,经常将机械振动与机械波综合考查,重点是波的图象、振动图象相结合进行命题;在光学的考查中,多以折射率、全反射为考查重点,谐振动的规律1如图 1 甲所示是一列沿 x 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在 t0 时刻的波形,质点 p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 A. 干旱缺水问题只在我国少数地区发生 • B. 干旱缺水问题主要是由于我国水资源空间分配和时间分配不均造成的 • C. 降水的季节变化大是造成我国西北地区缺水的主要原因 • D. 干旱缺水问题主要是我国水资源总量不足造成的 • (2)试分析 2020年我国川渝地区出现严重旱情的原因。 • (3)长江流域的三座城市 ——南京 、 武汉 、 重庆 ,号称我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