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B版必修5)2.1.1数列(2)学案(含答案)内容摘要:
1、最新学习考试资料试卷件及海量高中、列( 二)自主学习知识梳理1数列可以看作是一个定义域为_( 或它的有限子集1,2,3 ,n)的函数,当自变量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依次取值时,对应的一列_2一般地,一个数列a n,如果从_起,每一项都大于它的前一项,即_,那么这个数列叫做递增数列如果从_起,每一项都小于它的前一项,即_,那么这个数列叫做递减数列如果数列a n的各项_,那么这个数列叫做常数列3数列的最大、最小项问题,可以通过研究数列的单调性加以解决,若求最大项an,n 的值可通过不等式组_来确定;若求最小项 an,n 的值可通过解不等式组_来确定自主探究已知数列a n中,a 11,a 22,a n2 4、式12函数与数列的联系与区别一方面,数列是一种特殊的函数,因此在解决数列问题时,要善于利用函数的知识、函数的观点、函数的思想方法来解题,即用共性来解决特殊问题另一方面,还要注意数列的特殊性(离散型) ,由于它的定义域是 N*或它的子集1,2,n,因而它的图象是一系列孤立的点,而不像我们前面所研究过的初等函数一般都是连续的曲线,因此在解决问题时,要充分利用这一特殊性,如研究单调性时,由数列的图象可知,只要这些点每个比它前面相邻的一个高(即 an ),则图象呈上升趋势,即数列递增,即a n递增a n1 n (n N*)都成立类似地,有a n递减a n1 0 的 n 的最小值为32n 11()A10 5、 B11 C12 D135已知数列a n满足 ,67则 10 的值为()A. B. C. 7 37 17二、填空题6已知数列a n满足:a 1a 21,a n2 a n1 a n,(nN *),则使 00 的 n 的最小值是_7设 n 210n11,则数列a n从首项到第 m 项的和最大,则 m 的值是_8已知数列a n满足 ,a n1 a nn,则 09答题9已知函数 f(x)2 x2 x ,数列a n满足 f(2n.(1)求数列a n的通项公式;(2)证明:数列a n是递减数列10在数列a n中,a 1 ,a n1 (n2,nN *)12 11(1)求证:a n3 a n;(2) 求 列( 6、 二)知识梳理1正整数集 N*函数值2第二项a n1 二项a n1 0,即 数列a n为递增数列变式训练 1解若a n为递增数列,则 a n0.即(n1) 3a(n1)n 3 恒成立即 a(n1) 3n 33n 23n1 恒成立,即 a(3n 23n1) nN *,3n 23n1 的最小值为 7. a 的取值范围为 a 解因为 a n n1 (n2) n(n1)(910) (910) n1 n1 ,(910) n 2 109n 1 (910) 8 n7 时, n1 0,(910) 8 n8 时, n1 0,(910) 8 n9 时, n1 ,故数列a n存在最大项,最大项为 a8a 9 解(1。(人教B版必修5)2.1.1数列(2)学案(含答案)
相关推荐
2、问题,从而增强学习的动力,产生积极的情感。 以下是我在快乐数学课堂中的几点体会。 一、精心设计生活中的实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鲁迅先生说过:“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的灵感。 ”学生只有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会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 当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时,学生的心理活动就会处于激活状态,从学生的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求知,厌学情绪转化为乐学欲望。 在玩中学
2、式。 + = + =。 个。 个 = =学 程 设 计 导 航 策 略调正与反思一、揭示课题,认定目标。 (预设 5分钟)= 3 5 5+2= 2+3= 5 5+1= 1+6= 3+1=2.“5+1”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3提示课题。 二、目标驱动,自主学习。 (预设 15分钟)(出示自学提纲)(1)图上有几个小朋友。 (2)男同学有 4人,女同学有几人。 (3)女同学有 2人,男同学有几人
2、情况 的是()A人体感到最舒适的温度约是 10 B中学生 100 m 赛跑的成绩约 8 用电吹风功率约为 500 个苹果的重力约为 5下列估测符合生活实际的是()A两个鸡蛋重约 1 感觉舒适的温度是 40 C人脉搏 1 s 跳动约 70 次D教室的高度约为 1.5 华同学喜欢物理,下列各项是他对生活中的一些物理量的估测,其中最接近实际的是()A一本九年级物理课本的质量约 5 正常呼吸一次
2、话是真实的,为什么要怀疑别人、杞人忧天呢。 D对各种自然灾害不能麻痹大意,必须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3. 对下列病句修改错误的一项是( ) (2 分)A这本小说完美地塑造了一个共产党员光辉的事迹。 修改:把“事迹”改为“形象”。 B通过节能降耗,工厂的生产成本降低一倍。 修改:把“降低”改为“减少”。 C高速发达的宽带网可以智能化、个性化为我们提供网上视频点播。 修改:把“智能化
3、在,有以下结论:(1)ABC ;(2)B ),B)C;(3) ;A 2 2(4) 2 A 2 A 2课时作业一、选择题1在,角 A、B 、C 的对边分别是 a、b、c,若 ABC 123,则abc 等于( )A123 B2 34C345 D1 232在,若 ,则( ) A直角三角形 B等边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 D等腰直角三角形3在,(bc )(ac) (ab)456,则 B 等于()A456
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对抛体运动的考查(本卷共 7 小题,满分 60 分建议时间:30 分钟 )命题专家寄语本部分高考除考查抛体运动的基本规律外,近几年还结合电学知识考查类平抛运动、动能定理等规律的应用,综合性强,抛运动的规律1甲、乙两球位于同一竖直直线上的不同位置,甲比乙高 h,如图 1 所示,将甲、乙两球分别以 计空气阻力,下列条件中有可能使乙球击中甲球的是 ()图 1A同时抛出,且 早抛出,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