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生物选修一 3.2《月季的花药培养》教案设计内容摘要:
2、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利用植物的茎可以经过组织培养得到新植株,但这种方法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繁殖出来的新植株往往无法获得一些新的性状。 本节我们将学习花药离体培养技术,这是一种信的育种技术。 (二)进行新课1基础知识活动 2:阅读“被子植物的花粉发育” ,回答下列问题:1被子植物的花粉是在 中由 经过 分裂形成的。 2结合教材内容填下列示意图:思考 2由此可见,被子植物的花粉的发育要经历 四分体 时期, 单核 期和 双核 期等阶段。 思考 3在正常情况下,一个小孢子母细胞可以产生 4 个精子;在一枚花药中可以产生小孢子母细胞(2n)( )时期(n)单核( )期(n)双核期( )细胞核(n)( )细 4、组织到从芽的过程称为 再分化。 活动 4:阅读“影响花药培养的因素” ,回答下列问题:1影响花粉植株的主要因素: 材料的选择 和 培养基的组成 等。 2材料的选择:从花药来看,应当选择(初花期、盛花期、晚花期)的花药;从花粉来看,应当选择(四分体期、单核期、双核期、萌发期)的花粉;从花蕾来看,应当选择(完全未开放、略微开放、完全盛开)的花蕾。 思考 5除此之外,你认为影响花粉诱导成功率的因素还有哪些。 植物的种类、亲本生长条件、材料的低温处理、接种密度、培养基组成、培养的环境条件等。 思考 6为什么不选择使用单核期之前或之后的花粉。 单核期之前,花药质地幼嫩,容易破碎;单核期之后,花瓣开始松动,消毒困难 5、。 思考 7花瓣松动会给材料消毒带来困难的原因是 外界环境中的微生物容易侵入到花药中。 2实验设计活动 5:阅读“材料的选择” ,回答下列问题:1选择花药时一般通过 镜检 确定花粉发育时期,此时需要对花粉细胞核进行染色,最常用的染色剂是 醋酸洋红溶液 和 焙花青铬钒溶液 ,它们分别可以将细胞核染成 红 色和 蓝黑 色。 2在使用焙花青铬钒溶液时,需要首先将花药用 卡诺氏固定液 处理 20试剂的配制方法是将 无水酒精和冰醋酸 按体积比为 3:1 的比例混合均匀。 活动 6:阅读“材料的消毒” ,填写下列流程图:思考 8月季花蕾的消毒与菊花外植体的消毒相比较,二者有何不同。 在酒精消毒前,花药不需要预先用 6、流水冲洗、洗衣粉洗涤和软刷刷洗。 活动 7:阅读“接种和培养” ,回答下列问题:1剥取花药:消毒后的花蕾,要在 无菌 条件下除去花萼、花瓣。 思考 9剥取花药时,一是注意不要损伤花药,原因是 容易从受伤部位产生愈伤组织 ;二是要彻底除去花丝,原因是 花丝不利于愈伤组织或胚状体的形成。 2接种花药:剥取的花药要立刻接种到 培养基 上。 每个培养瓶接种 710 个花药。 3培养:花药培养利用的培养基是 培养基, ,温度为 25 ,幼苗形成之前(需要、不需要)光照。 思考 10在花药培养基中,用量最高的激素是 ;在诱导丛芽或胚状体培养基中,用量最高的激素是 ;在诱导生根的培养基中,用量最高的激素是。 4培养 8、壁植株。 (三)课堂总结、点评本课题有一定难度,成功率较低。 全部完成课题不仅耗时较长,又有季节限制。 最好课前做好时间规划,以提高工作效率。 建议教师提前做好相关环节的准备,如花蕾的选择、培养基配方等。 同时对于兴趣较高的同学可以安排在课外动手尝试,教师提供相关的技术指导。 (四)实例探究例 1某名贵花卉用种子繁殖会发生性状分离。 为了防止性状分离并快速繁殖,可以利用该植物的一部分器官或组织进行离体培养,发育出完整植株。 进行离体培养时不应采用该植株的( )A茎尖 B子房壁 C叶片 D花粉粒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无性生殖特点。 涉及知识点有:组织培养、体细胞、生殖细胞等。 抓住无性生殖能够保持原物种特性这一特点。 组 9、织培养就是无性生殖的一种方式,它是由体细胞培养而来的,含有原物种的全部基因,而花粉粒是生殖细胞。 该题易陷入思维定势,联想到花粉粒的离体培养。 可见,植物组织培养若取自体细胞则为无性生殖;若取自生殖细胞则为有性生殖。 答案: 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在减数分裂的第一次分裂时,有一对同源染色体不发生分离,所形成的次级精母细胞减数分裂的第二次分裂正常;另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减数分裂的第一次分裂正常,减数第二次分裂时,在两个次级精母细胞中,有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 1 条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没有分开。 以上两个初级精母细胞可产生染色体数目不正常的配子(以下简称不正常的配子)。 上述两个初级精母细胞减数分裂的最终结果应当是A 10、两者产生的配子全部都不正常 B 前者产生一半不正常的配子,后者产生的配子不正常C 两者都产生一半不正常的配子D前者产生全部不正常的配子,后者只产生一半不正常的配子解析:初级精母细胞的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是同源染色体分开,进入两个次级精母细胞。 若此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不发生分离,形成的两个次级精母细胞中,一个多了一条染色体,另一个少了一条染色体。 次级精母细胞进行的减数分裂的第二次分裂,是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平均分配到两个精子细胞中。 若此过程中姐妹染色单体不分开,形成的两个精子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均不正常。 答案:D综合应用例 3下图是被子植物的受精过程(1) 写出图中数字所代表的结构的名称: (2)草履虫 12、因型为 ,其原因是。 解析:图中给出一个被子植物子房结构示意图,首先要求学生能够正确识图,弄清各数字代表的结构名称。 胚囊中 7 个细胞,从图解中我们可以看出是由一个胚囊母细胞发育而来的,所以这几个细胞的基因型完全相同(卵细胞和极核的基因型完全相同)。 花粉粒落到雌蕊柱头上萌发生出花粉管,花粉管通过珠孔进入胚囊,释放出两个精子,一个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发育成植物的胚;另一个精子与极核结合,形成受精极核,将来发育成胚乳(双子叶植物胚乳发育过程中,胚乳被子叶吸收)。 答案:(1)花粉管 子房壁 珠被 受精极核 受精卵 珠孔 (2)分裂 孢子 出芽 (3)2 母方 12 24 36 卵 13、细胞和极核是由单核胚囊经三次有丝分裂而来(五)巩固练习1 在月季花药培养成单倍体植株的过程中,应选择哪个时期最易成活( )A单核期前的花药 B单核期后的花药 C单核期花药 D双核期2 影响花药培养的主要因素是A材料的选择与培养基的组成 B亲本植株的生理状况 C选择合适的花粉发育时期 D材料的低温处理与接种密度3粗糙脉孢菌的单倍体细胞中具有 7 条染色体。 两 个不同类型的粗糙脉孢菌 A 和 a 融合后成为二倍体,随即发生典型的减数分裂,紧接着又进行一次有丝分裂。 此过程最终形成的子细胞数及每个子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分别为( )A8 个、7 条 B8 个、14 条 C4 个、7 条 D4 个、14 条4 14、某高等植物体细胞内假设有 6 条染色体,它们是 么,一个花粉管中的两个精子中的染色体是( )A B C D 兰花茎尖细胞可快速培养兰花苗,这种生殖方式不能叫 ( )A无性生殖 B组织培养 C植物克隆 D有性生殖6有同源染色体存在,但在光镜下一定看不到同源染色体之间两两配对联会的是( )A初级精母细胞 B次级精母细胞 C精细胞 D根尖分生区细胞7玉米的体细胞含有 20 条染色体。 在正常情况下,它的卵细胞、一个极核、胚细胞、胚乳细胞、珠被细胞和子房壁细胞所含染色体数目依次应为( )A10、10、20、20、20、20 B10、10、30、30、20、20C10、10、20、30、20、20 D10、20、20、30、20、208如果某种植物的基因型为 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去雄后授以 株的花粉,其胚乳可能的基因型是( )A B单。(人教版)生物选修一 3.2《月季的花药培养》教案设计
相关推荐
3、函数D当 x2 时, f(x)取极小值答案C解析由题中图象可知,当 x(4,5)时, f( x)0, f(x)在(4,5)内为增函数6若函数 y f(x)是定义在 f( 0 是 y f(x)的极值点的()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答案B解析如 y y3 y| x0 0,但 x0 不是函数 y 设函数 f(x) ln x,则()2x 为
4、 _my to B. to C. )28. Do _in . B. C. to )29. _It is B. C. )30. Do _. B. C. )31. me a am in f B. C. )32. d _ to B. C. )33. I to B. C. )ow _on 00,000 B. C. )35. re B. C. 完形填空 从 A、B、C、三个选项中
现了生殖健康咨询中鼓励参与的原则和应具有的社会性别视角。 预约随访是生殖健康咨询重要的步骤,李红莲把自己的手机号留在折页上,使服务对象随时能找到自己,表明她对随访的关注。 这次咨询未涉及特别需要保密的敏感问题,因此无需刻意体现保护服务对象隐 私的咨询原则。 案例 【案例背景之一】王二柱,男, 34 岁,输精管结扎后 1 年多。 最近两个月性生活经常失败,夫妻关系有些紧张
2、在大陆互联网社区的一些角落,以及在少数知识分子中间,出现了一种对“中华民国” 的病态缅怀,以至于一些小圈子里甚至形成“ 民国热 ”。 这种思潮下的积极分子对大陆的民国时期不断进行浪漫主义描述,称那是个“民主” 、 “自由”、而且“ 崇尚知识”的时代。 这种论调的基础是当时中国少数高级知识分子的境遇。 他们相对于当时的工农大众挣得很多,大学教授的家庭都用得起多名仆人,铁定属于当时的上流社会。
杂布置,功能区分异不明确 交通拥挤、环境恶化、住房紧张等 大城市的中心空洞化、逆城市化等 几千年前 18世纪中叶 二战结束 现 在 缓慢发展 加速发展 (起步 ) 空前发展 世界城市化的进程(时间变化) ( 12%) ( 13%) ( 41%) 世界城市人口比重的增长 发展中国家的农村人口 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人口 发达国家的城市人口 发达国家的农村人口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 差异
3、可以从热力学的角度快速判断化学反应的方向。 在温度、压强一定的条件下,化学反应的方向的判据为:HTS0 反应能自发进行HTS=0 反应达到平衡状态HTS0 反应不能自发进行反应放热和熵增加都有利于反应自发进行。 该判据指出的是化学反应自发进行的趋势。 象限符号为“、” (S0、H 0)时化学反应的方向 (s)=s) +g)其H(298K)=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