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选修3-4物理 第11章《机械振动》章末练案(含答案)内容摘要:
2、点,先后以同样的速度通过相距 10 A、 B 两点,历时 0.5 s。 过 B 点后再经过 t0.5 s 质点以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速度再次通过 质点振动的周期是()A0.5 s B1.0 s C2.0 s D4.0 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振动的弹簧振子的平衡位置为 O,把振子拉到 A 点, 后释放振子,经过 0.2 s 振子第 1 次到达 O 点,如果把振子拉到 A点,2 释放振子后,振子第 1 次到达 O 点所需的时间为()A0.2 s B0.4 s C0.1 s D0.3 个弹簧振子做简谐运动,振幅为 A,若在 t 时间内振子通过的路程为 x,则下列关系中不一定正确的是(包括肯定错误的)( 4、在 t 时刻和( t t)时刻振子运动的加速度一定相等D若 t ,则 t 时刻和( t t)时刻弹簧的长度一定相等质点做简谐运动,其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式为 x t,则质点() 4A第 1 s 末与第 3 s 末的位移相同B第 1 s 末与第 3 s 末的速度相同C第 3 s 末至第 5 s 末的位移方向都相同D第 3 s 末至第 5 s 末的速度方向都相同B 带移动的速度)是 2.5 cm/s。 如图 23 所示是用此仪器记录下的某人的心电图(图中每个小格的边长为 0.5 由图可知,此人的心率是_次/分,它的心脏每跳一次所需的时间是_s。 2如图所示,A、B 为两弹簧振子的振动图象,求它们的相位 6、位时间内所包含的周期个数越多,速度方向变化的次数就越多,故B、C 正确;弹簧振子的固有频率与物体通过平衡位置的速度没有关系,它由振动系统的固有量:质量 m 和弹簧的劲度系数 k 决定,故 D 错误。 2. 答案:簧的压缩量即为振子振动过程中偏离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即振幅,故振幅之比为 1 2。 而对同一振动系统,其周期与振幅无关,则周期之比为 1 1。 3. 答案:据题意,由振动的对称性可知: 中点(设为 O)为平衡位置, A、 B 两点对称分布于 O 点两侧。 质点从平衡位置 O 向右运动到 B 的时间应为 0.5 ss。 12质点从 B 向右到达右方极端位置(设为 D)的时间 0.5 ss,所以 8、若 A3 83m, T8 s, s 只是 T 的 ,不可能由负的最大位移处运动到正的最大位移处,所以 B 项43 16错误;若 A0.2 m, T s, s ,振子可以由m 运动到对称位置,4 s s 83 43 3 83s T,振子可以由 0.1 m 返回 0.1 m,所以 C 项正确;若 A0.2 m, T8 s, 43s2 ,而 ) ,即 时间内,振子可以从平衡位置运动到 0.1 m 处;再T 2 s 又恰好能由 0.1 m 处运动到 0.2 m 处后,再返回 0.1 m 处,故 D 项正确。 837. 答案:选项 A,只能说明这两个时刻振子位于同一位置,设为 P,并未说明这两个时刻振子的 10、象如图所 4示,图象的斜率为正表示速度为正,反之为负,由图可以看出第 1 s 末和第 3 s 末的位移相同,但斜率一正一负,故速度方向相反,选项 A 正确、B 错误;第 3 s 末和第 5 s 末的位移方向相反,但两点的斜率均为负,故速度方向相同,选项 C 错误,D 正确。 B 组1. 答案:75图可知每个周期,纸带走 4 格即 2 速度为 2.5 cm/s,故T 0.8 s,所以心率为 f 60 s75 次/分。 2 cm/s 10.8 答案: 2解析:由图象知这两个振动的周期相同,均为 0.4 s,所以它们有确定的相位差。 由图中看出当振子达到最大位移后再过 周期,振子 B 才达到最大位移,所以。(人教版)选修3-4物理 第11章《机械振动》章末练案(含答案)
相关推荐
人、植物、雨、雪 整体感知 —— 发现美 景物: 三五人家、长桥、 远阜、杂木树林、 白雨、乌篷小船、 酒客、月晕 写作特点: 典型事物 由面到点 避实就虚 文本探究 —— 欣赏美 寒村冬霖图 景物: 三五人家、长桥、 远阜、树枝槎桠、 白雨、乌蓬小船、 酒客、月晕 写作特点: 典型事物 避实就虚 由面到点 意境:悠闲洒脱 水墨: 素淡雅致虚实相生 有层次感 文本探究 —— 欣赏美 文本探究
2、许并不显贵,但他们的精神弥足珍贵;他们的工作或许并不 , 但他们的品质足以。 他们身上展现的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生动地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图书馆是精神的寄托,是不可取代 的所在。 电子阅读量大大增加, 有成为主流的趋势, 不可否认的是,网络内容良莠不齐、泥沙俱下,网上阅读门槛较低,对一些缺乏甄别力的青少年来说
2、描写藤野先生为主,表现的却是“我”的某种思想,文章在结尾处点明主题, “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 ”第二,从整篇文章的结构看,是围绕藤野先生这个中心来组织材料的,虽说也贯穿着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但前者是明线,后者是暗线。 写对东京学习环境的厌恶,离开东京到仙台,是写与藤野先生结识的前因,接下来写仙台的学习生活,基本上都与藤野先生有关,而且
通和探亲旅游 ) b. 1981年,叶剑英谈话 《 关于台湾回归 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 》 叶剑英 c. 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 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港澳台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并得到成功运用. 首先针对台湾 问题提出 : 探究 : “一国两制 ” 构想的提出 实行“两制”会不会改变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
2、,并能结合语境使用恰当此题关键是平时的积累,积累生字词的读音书写【解答】 “辞藻”不要写作“辞澡”, “严谨”不要写作“严禁”, “苛求 ”不要写作“渴求” 答案:藻 谨 苛【点评】此题考查学生的拼音拼读能力和重点字词的书写,需要学生平时读课文时,养成细心观察,积累的好习惯2古诗文默写(1)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子罕 )(2)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组织幼儿教师现场观摩,使她们了解测评过程及结果,及时总结教学经验及吸取教训,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 3 月份组织开展了全体幼儿教师“讲师德、讲奉献”的演讲比赛活动。 5 月份组织幼儿参加“庆五一劳动节、卡拉 OK 比赛”、小班幼儿自理能力、中班看图讲述、大班“听、想、画”等竞赛活动。 “六一”国际儿童 节,幼儿园举办了“两争一迎”庆六一文艺专题汇演。 为全体师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